略论中国大片的时代精神

时间:2022-10-24 11:32:59

略论中国大片的时代精神

[摘要]近年来,中国大片接二连三,其声势颇为壮观。各大片不但未取得预期效果,甚至还惨遭戏谑。究其原由,事实上导演们忽略了两个很基本的问题:其一,这些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失去了其核心“精神”,徒有外表的艳丽,缺乏心灵的感受和震撼;其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电影应该体现出一种“民族的精神”,在开放的中国,这种“精神”应是最能体现现如今中华民族面貌的“时代精神”,而这正是影片所缺乏的。

[关键词]大片;精神;时代精神;大众文化;文化艺术

2002年以来,一些中国的大导演们怀抱着冲击奥斯卡的梦想纷纷进入了大片时代。他们以超强的明星阵容(大明星)、动则上亿元的投资(大投资)、强烈的视觉效果(大场面)亮相国内外影坛,冠之以“大片”之称。这些大片皆为同一类型即古装武侠片。大概导演们一致认为只有如此才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不是有句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吗?然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大片”公映后并未获得预期效果,不仅没有实现梦想还受到国人的大量指责,甚至出现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类的戏说。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

事实上,导演们忽略了两个很基本的问题:其一,电影在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之前首先它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即使是大众文化它也不能脱离文化艺术的规律――应该具有一种内核即“精神”。一种文化艺术如果失去了其核心“精神”,即使外表如何艳丽也只能给人一种视觉冲击,而缺乏心灵的感受和震撼;其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真正内涵除了“民族的形式”之外更深层次所指应是一种“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先进、伟大、崇高的,是使人思考、给人启发、推进全人类进步的精神。综观历届奥斯卡获奖电影《乱世佳人》、《宾虚》、《与狼共舞》、《勇敢的心》、《阿甘正传》、《指环王3》等等,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都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核,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在开放的中国,这种“精神”应是最能体现现如今中华民族面貌的“时代精神”。

一般认为,大众文化的消费主题基本上是在漠视时代精神的情况下过分追求时尚型的文化感官刺激和轰动一时的文化廉价崇拜,因此一些影视作品为了迎合消费心理主动疏离了“时代精神”。殊不知“漠视”并不代表不认同,不受其影响。这些人没有了解“时代精神”的真正内涵。黑格尔认为,“时代精神”是“绝对精神”在每一个历史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它体现了时展的潮流和方向,是激励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动力。“时代精神”是为社会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它本身就具有“大众性”和“时尚性”。因此“时代精神”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是一种积极的因素。那么,现今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是什么?是包涵了传统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并在此基础上的改革创新,以人为本,表现为竞争意识与效率追求、开放意识与世界理念、自主意识与民族觉悟、法制意识与和谐精神。

我们再来看一看所谓的“大片”。主要以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两部国产片为例,兼谈《霍元甲》、《墨攻》两部港片。

《满城尽带黄金甲》为观众展现了古代皇家的豪华。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雷雨》的翻版。满眼的,金碧辉煌的宫殿,繁复而单调的宫廷礼节和生活,一切都显得富丽堂皇。除此感官刺激之外就是老套的篡位、、复仇,最后以皇帝的至高无上、不可反抗结束。影片结尾场面宏大,杀声震天,血流成河,按说应该特感染人,然而却让人心无丝毫感触,一片茫然。反而是皇帝与元杰在台上的一番话让人记忆犹新:“高台是圆的,桌子是方的,这是什么,这叫天圆地方。取法天地,乃成规矩。君臣父子,忠效礼仪,规矩不能乱。”如果说《雷雨》是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和批判的话,那么《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意义又何在呢?不会是对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批判吧!如果是,那么也太不时尚了!况且影片给人的启示是“权威(皇权)的不可违抗”,这与“时代精神”相差甚远。

《夜宴》在为观众展示一个古代中国的“哈姆雷特”的故事。同样是豪华的宫廷,阴谋与篡位,与复仇。甚至更荒唐:一个自幼深居宫中的皇后居然会绝世神功;一个弑兄篡位的皇帝居然会因为爱而甘愿饮毒酒自杀;更莫名其妙的是太子的复仇行为,哈姆雷特是因为人生的哲学问题所惑而犹豫不决,太子却不知为何?难道是为了艺术?影片以众人的死亡而终,却毫无悲剧的力量,更无“时代精神”可言!

以上两部大片从形式上都很民族,如古装、武侠、皇帝、皇后、宫廷、礼仪等等。然而这些只是“民族的形式”而非“民族的精神”。虽然《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涉及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规矩、秩序”但却是落后的而非先进的,更谈不上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

相比以上两部国产影片而言,港片《霍元甲》、《墨攻》略胜一筹。《霍元甲》以国人皆知的故事重塑霍元甲的英雄形象(由个人英雄主义成长为一个爱国主义大侠),他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气节令人敬佩,尤以与日本人比武一场让人悲痛并自豪。但该片依旧没有超越传统而实现突破。《墨攻》讲述了战国时期一个墨者用自己所学解救了梁国人,之后归隐的故事。除了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墨家思想的影子,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君王的丑陋和百姓的无知。不过至少它还有那么点儿实质的民族的东西,墨者运用智慧的策略、科学的方法击退敌人并且为了信仰不顾一切着实带有些许“时代精神”。

综上所述,2006年我们所谓的大片确实缺乏一种“时代精神”,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社会心理趋势、群众情绪以及国人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并不知道征服世界仅有形式是不够的,本质应是“精神”的征服。正因如此,所以他们在奥斯卡的征途中屡屡受挫,在国内公映反响不如人意。

诚然,电影是一种娱乐形式,但同时它也是一门文化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电影理所当然应承担起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英格尔斯说:“现代化的人产生现代化的国家。”何谓现代化的人?首先他应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人。中国正处在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电影作为最受欢迎的大众文化形式之一应发挥其优势积极反映时代精神,加快中国迈向现代化的步伐。中华民族向来以“大”为美,这个“大”是包涵了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两个层面的。真心希望中国的大片不再只是大明星、大投资、大场面的“形式”之大,其更兼具“精神”之大,惟此才不枉“大片”之称。

[参考文献]

[1] 艾斐.时代精神和文学的价值导向[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2] 包心鉴.时代精神与当今人类文明[J].江汉论坛,2007,(8).

[3]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刘艳,女,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系讲师,从事《文学写作》教学工作。

上一篇:图像时代的电影:文学的终结与再生 下一篇:小剧场戏剧的“意味空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