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

时间:2022-10-24 11:08:51

小议小学语文的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坚持以课内为主,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但课堂教学并非唯一的教学形式,课外活动也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外活动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促进个性的发展。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开展这些活动,要做许多细致的工作。

一、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方法

语文课外写作、听说活动指导的方法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一般指导的方法如下:

1.认真制订计划。应写明每项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时间和负责人等。有些活动可列入班级工作计划中。

2.建立组织。首先应调动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组织活动。其次要选拔有特长有能力的学生成为骨干,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3.深入进行临场指导。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具体、个别的临场指导,如范读、范写、范讲、范演等。

4.做好总结评比工作。每次大的活动和每学期结束,要做好总结评比工作,及时表彰,积累经验,展示成果,表彰先进,鼓励后进。

二、具体活动内容和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充实了学生的头脑,这无疑会对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开发、身心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开展课外活动,不断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

(一)以指导写作为主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1.观察日记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材料、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写观察日记要确定观察的重点,全面了解事物在不同阶段或时段中变化发展的情况,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观察,做到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逐步养成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的良好习惯。

2.课外练笔课外练笔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观点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思维幼稚,尚未成熟,认识生活欠全面。在鼓励学生大胆练笔的同时,应积极引导教育学生正确分析评价各种生活现象。练笔内容主要是“写日记”“写一般书信”“做读书笔记”等。指导练笔的方法为可通过优秀练笔进行正面诱导。每学期或每周规定篇数和字数,并作为作文教学的部分成绩计入成绩表。

3.写作竞赛写作竞赛包括书法竞赛和写作竞赛。开展这两项活动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写作水平,可以使其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发现和培养语文尖子。参赛者往往面广人多,兴趣盎然,效果良好。各级语文教研机构,语文报刊等组织的竞赛活动,语文教师有责任积极组织学生认真参加。

指导写作竞赛,要在抓好平时训练基础上进行,并在竞赛活动的推动下促进平时的写作训练,要及时表彰优胜者,展览他们的作品,可以汇编成册,并将最佳作品推荐发表,以资鼓励。

(二)以听说为主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1.朗诵会朗诵是将作者静态的书面文字转变为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朗诵内容可以从书刊上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撰写。所以,举办朗诵会能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和表演才能。朗诵形式有独诵、对诵、集体诵,还有配乐朗诵、化装朗诵等。

2.演说会演说是就某一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或阐述某一事理的语言艺术边沿形式。演说活动能发展智力,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发动群众的社会活动能力。演说会的形式有专题演说,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即兴演说,如当场出题或看图象再演说等。指导演说时,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发表欲,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讲,要学会停顿,随时与听众交流思想,做到边说、边交流、边调整。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能力水平,应降低要求,激发兴趣。

3.故事会故事会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尤其是小学生。它可以训练口头叙述、描写、抒情的多种方式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受到人物思想的熏陶,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故事内容要具有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可以选讲古今中外的故事,要重视选讲富于时代气息的现代故事。可以层层选拔,举行“故事大王”等竞赛,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此外,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声音、形象、色彩等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保障课堂教学纪律,这就为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证。多媒体教学在内容上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这就促进了课外活动质量的提高。比如电影、电视、录像和目前的电脑课件,通过声、光、色、形的谐和,把人、事、物、景等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听得清楚,看得明白,知识和道理易于被接受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把这些电教媒体应用于课外活动,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欣赏、鉴别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道德、纪律等教育,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英语课堂情绪调动三部曲 下一篇:体育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作用和引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