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矩阵框架下低碳视角的省级间产业结构调整

时间:2022-10-24 10:22:31

波士顿矩阵框架下低碳视角的省级间产业结构调整

【摘要】现在国际社会都关注着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中,推行实行低碳经济显得尤为突出,而经济的调整就势必会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而本文就是以晋鲁的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出两省各产业碳生产率,得出两省具有明显的碳排放的行业差异。这样的差异表明调整它们的结构可以降低两省整体的碳排放量。当然这里也考虑到不同产业对经济的影响,以两个维度,借用波士顿矩阵模型,最终得出哪些产业影响力低、碳排放高需要晋鲁两省进行低碳结构调整。

【关键词】碳生产率 关联系数 波士顿矩阵 低碳经济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能源的消耗也迅猛增长,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碳排放问题成为热点。不管是环境本身,还是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中国进行减碳、低碳经济战略显得尤为迫切。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与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发展范式。在低碳经济中,经济的发展与碳排放尽可能脱钩,脱钩指数越小,碳生产率越高,则越靠近低碳经济的目标。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等差异导致各省产业结构也显著不同。正因为这样的差异,省际将的产业结构可以相互调整。但仅考虑到低碳有关的指数是片面的,需要考虑到产业关联、考虑到产业影响力,盲目调整容易产生多米诺骨效应,甚至对整个经济造成冲击。

本文选取了山东与山西两省作为研究对象,两者经济差距较大,2012年山东GDP达5亿,山西只有1.2亿多,可以代表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本文中各产业经济增长值、能源消耗组成取自山东、山西两省2013年地方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碳排放量则需通过推算得到。

一、晋鲁两省碳生产率对比研究

(一)碳生产率概念

碳生产率是指单位二氧化碳所产生出的GDP,体现出二氧化碳红利程度,即排放单位二氧化碳能产生多少经济增长红利。本文中各产业经济增长值、能源消耗组成取自山东、山西两省2013年地方年鉴,碳排放量则需通过推算得到。

(二)各产业碳排放量计算

以往将能源一次划分,导致误差较大,本文中将根据能源统计年鉴,将能源消耗分为8大类:煤炭、焦炭、原油、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天然气。我国暂时还没有统一的碳排放系数,所以本文采用IPCC(2006)提供的数据方法测算。计算出燃料碳排放系数后,就可根据各个产业投入的燃料比例计算出碳排放量。

(三)晋鲁两省碳生产率差异对比分析

本文根据两省的统计年鉴中的行业分类及相似同类原则将主要产业分为21个。主要产业与碳生产率见表1。由表1可见,两省各个产业的碳生产率都有较大差距。山东:农林牧渔业的碳生产率最高为5.63万元/吨;最低的是金属冶炼延压加工及制品业,单位碳产生的经济红利为0.14万元;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几个产业的碳生产率都比较低:相对而言,建筑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等几个产业比较高:像纺织及服饰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则处于中间水平。山西:仪器仪表制造业、建筑业的碳生产率最高有5-6万元/吨;碳生产率低的有金属冶炼延压加工及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这些碳生产率很低,低至0.04万元/吨,产值极低。对于山西这个煤矿大省来说,这样的数据很值得重视,这些数据表明在山西像燃料加工、炼焦、金属冶炼这样需要大量煤矿的产业,可能由于煤矿的利用率极低,资源浪费、技术低下比较严重等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对比两省整体情况,山东的碳生产率要高于山西。为了更加明显反应,本文这里取碳生产率的倒数,即单位GDP需要多少吨二氧化碳,得到省平均值:山东行业平均2.76吨/万元;山西行业平均5.99吨/万元,可见山东的生产率远高于山西。表2中,在具体产业中可以看出山西的农林牧渔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化工医药塑胶业等等产业较山东要低很多,而山东的仪器仪表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产业比山西较低,其他产业两者近似,但都是山东略高于山西。在有这样差异的两省,实行产业结构相互调整,尤其是山西煤矿大省来说,极有必要。

二、产业关联系数和碳生产率关联系数分析

在低碳经济中,注重的不仅是一直强调的低碳,同时也注重经济持续增长。若单单考虑碳排放来调整经济结构,那么山东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等;山西就要调整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等。

但经济整体错综复杂,有很多影响因素,一个产业的变动会引起其他产业联动,打破经济稳态,造成冲击。因此,将产业关联性等因素与碳生产率结合才能做到低碳与经济兼顾。本文中,则结合产业关联系数以及碳生产率关联系数来进行分析。

(一)产业关联系数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关联分析也称投入产出分析,由里昂惕夫提出。在这里本文只考虑按各产业的经济增长值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为了更加合理,这里用增加值加权的方法。

(二)产业碳生产率关联系数

产业碳排放关联是指变动一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对碳排放量的波动程度。暂时没有现成的、规定的计算方法,本文参考徐大丰(2012)里对碳排放影响力的研究,他认为可以借鉴产业影响力系数的计算方法,本文按照他的思路进行计算结果如下,表2。

(三)两大系数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在山东: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产业关联系数较高,即变化单位增加值对整体经济具有较强的波动;建筑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关联系数较高,即变化单位碳排放量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变动。在山西: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的产业关联系数较高;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建筑业,水、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产业的碳生产率关联系数较高。

为了更加清楚,本文引鉴管理学中的波士顿矩阵。

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四象限分析法、产品系列结构管理法等,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布鲁斯・亨德森于1970年首创的一种用来分析和规划企业产品组合的方法(图1)。BCG矩阵认为明星产品可能成为现金牛,需大力支持;而瘦狗产品这应该被清算、淘汰;问题业务视情况而定;现金牛业务则是成熟产品,发展不当也会成为瘦狗。

本文结合表2中得到的数据,为了将较为集中的数据表示清楚,在引入BCG矩阵时,剔除了几个偏离数据,得到图2,图3。

图2,图3上的横坐标x是产业关联系数,纵坐标y是碳生产率关联系数。并且标记:

式(1)。

本文认为明星产业指产业关联和碳生产率关联系数都超过1的产业,这些产业大力发展既能促进经济发展,也能提高碳生产率;现金牛产业是指产业关联系数较大,但碳生产率较低的产业,这类产业如若大力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的碳排放,属于经济与环境矛盾的产业;问题产业这是碳生产率较高,但产业关联较小,说明发的经济发展潜力较小,需要多角度衡量;瘦狗产业则是两方面都比较小的,很少有发展潜力。

在图2及剔除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山西有很多瘦狗产业,比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交通设备制造业,纺织及服饰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印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都是瘦狗产业,如若大力发展,不仅经济增长有限,还会有更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环境污染。明星产业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这些产业就需要大力发展,不仅大大促进经济,同时降低整体碳排放。现金牛类产业有农林牧渔业,采矿业,这些产业现阶段是山西经济的中流砥柱,大力发展有利于经济快速提升,但是却会产生较严重的碳排放问题,尤其是山西的煤矿丰富,其采矿业产业关联系数极高,碳生产率系数却较低,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急需提高碳生产率。

在图3中及剔除的数据可以看出有近一半是瘦狗产业,说明当地政府还没有重视低碳规划。瘦狗产业有水、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及家具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等较多产业。山东的明星产业有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这些产业也需要大力发展以促进经济的同时降低总体碳排放量。山东还有部分问题产业,比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这些说明这三个产业按目前来讲,就算大力发展,但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有限的需要提高其经济效益,经济技术水平。化工医药塑胶业,金属冶炼延压加工及制品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就属于现金牛类。

三、结论

本文将晋鲁两省的碳生产率、产业关联系数、碳生产率系数作了比较,发现晋鲁差异较大。

在碳生产率上,山西的建筑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水、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山东的农林牧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建筑业等产业比较高,这些产业在单位碳排放量里产生更多的经济增长值。

从经济稳定性和低碳两个角度看,山西应该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山东则是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明星产业。对于瘦狗产业要么大幅度整改,要那么舍弃,其实从图标表看出在两省的的瘦狗产业中有很多都接近问题产业或现金牛产业:山东的金属冶炼延压加工及制品业,纺织及服饰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都是可以发展到现金牛或问题产业的,因此这些产业也应该引起重视,比如提高技术,提高碳利用率、经济效益等等。

同理,各省都可以采用此方式来探讨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到各行业,在争取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量。

参考文献:

[1]仲云云,仲伟周.我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脱钩和三层完全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2).

[2]潘家华,张丽峰.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5).

[3]徐大丰.碳生产率的差异与低碳经济结构调整[J].上海经济研究,2012(11).

[4]徐大丰.碳生产率、产业关联与低碳经济结构调整――基于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1(3).

上一篇:浅析石油销售企业依托专业服务筑好安全管理堤... 下一篇:转型中的鹤城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