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质疑,照亮学生心灵深处的阅读

时间:2022-10-24 09:58:15

巧妙质疑,照亮学生心灵深处的阅读

一、在预设中质疑,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的课堂中师生是互相尊重的关系。我们应该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蹲下身子去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给他们一些微笑;“蹲下来看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见解,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蹲下来看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欣赏差异,鼓励差异,平等对待,因材施教。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学中提出了“三不”“三欢迎”和“三允许”的观点。所谓“三不”,一是不迷信古人,二是不迷信名家,三是不迷信老师。所谓“三欢迎”,一是欢迎质疑,二是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三是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所谓“三允许”,一是允许说错做错,二是允许改变观点,三是允许保留意见。

教学中,我们应该给生成让道,为学生铺路搭桥,在学生困难时,压抑时,给予充分的鼓励,使其敢想敢说,乐于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适时点拨,帮助他们拨开思维障碍,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快乐。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中《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中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老师出示文本框:你们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有的回答:“我知道了,那些有成就的人靠的是滴水穿石的精神。”有的说:“我懂得了,无论是谁,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靠自己不断的努力。”老师总结:“是啊,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就是最好的典范。对这句话你们还有什么思考或疑问吗?”学生经过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滴水穿石”是什么意思?这种精神指什么精神呢?”也有的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什么叫“顽石”?他们前进道路中的“顽石”又是指些什么呢……”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先行预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深入探读文本。这个教学过程,是以质疑为主线,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发现。

二、在生成中质疑,培养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

学贵有疑。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首先,小学生对身边的一切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我们要小心呵护学生好问的习惯。哪怕提出的是错误的见解,教师也不要直接否定,而要先表扬学生能善于发现,敢于怀疑的勇气,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个性在鼓励中得到了培养。其二,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时间和空白,引导探讨,形成争论,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个性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发展。其三,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如从题目中质疑,从词句、内容上质疑,从标点符号质疑,甚至对教材或老师质疑等,要不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三年级《小摄影师》一课的教学中,在讨论“小男孩为什么哭”这个问题时,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有个问题想提出来。我觉得小男孩的哭不只是因为没有带胶卷。”老师说:“哦,那么你认为小男孩是为什么哭呢?请你说说看。”学生说:“因为高尔基的时间非常宝贵,而小男孩觉得自己耽误了高尔基的时间,又没照成相,所以他就哭啦。”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老师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顺应学生的思维,老师对学生的新发现充满了期待,这一“突发事件”会打乱课堂教学的既定程序,也许会占用一些时间,但这些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学生的回答是对文本人文的解读,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直接效果。这哭中的内涵确是极其丰富的。老师顺水推舟,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你真是一个既爱读书又会思考的孩子,令大家佩服!同学们,小男孩的哭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请同学们再次回读课文,想一想,议一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再次活跃起来,同学们在读中悟,在读中议,与文本,与作者,与师生互动对话,思维的火花不断闪光。片刻后,有的学生说:“小男孩认为自己好不容易才见到让他一直尊敬和爱戴的高尔基,却未能拍照,心里很失望,所以他哭了!”有的说:“小男孩认为高尔基那么和蔼可亲,待人也很宽厚,见到了却又未能拍照,很惭愧,所以哭啦!”……

三、在留白处质疑,引导学生充分地研读感悟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留白处。我们要善于挖掘,进行智慧的运用,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进行智慧的补白,发展学生想象力。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放飞思绪,闪现智慧的火花,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六年级课文《孔子游春》中第二小节,“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可以引导学生对这里的省略号进行大胆质疑,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像这位母亲的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平时的所见来回答。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只要学生能想象到春天大自然的事物,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就说明学生读出了文本的美。在质疑中,学生解读了文本,又锻炼了想象和说话的能力。再如孔子论水那节内容后面的省略号,水除了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外,还有什么优秀的品德呢?这一疑问促使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很快就能说出水有持之以恒的滴水穿石的精神;水还有一直向前从不退缩的顽强精神;水有汇聚一起奔向大海团结一致的精神等。从而体会水真是真君子的高尚品德。教学六年级课文《爱之链》的结尾时,许多老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此处质疑:“第二天,当乔依醒来……”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思考、想象的问题。当然,还是以《爱之链》为主题,学生们立刻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迫不及待地描述起乔依的新生活,有的同学续写道:“第二天,天气很好,虽然还是很冷,但阳光明媚,乔依醒来时看到他的妻子正深情地望着他,乔依很不好意思,抱歉自己没有找到工作,妻子一点也没有责备他,并向他描述了昨天晚上老妇人帮助自己的事,她还安慰乔依不要着急,工作可以慢慢找,乔依看到妻子温馨的微笑,心里暖融融的,于是开始了新的一天……”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对文本进行再次创造和拓展,既学习了文本的内容,又适度进行挖掘。利用文本资源锻炼了学生的想象,提高了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让阅读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上一篇:晨读,最美的开始 下一篇:数学走进生活,生活体现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