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媳妇努内的中国幸福生活

时间:2022-10-24 09:51:50

洋媳妇努内的中国幸福生活

1968年出生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市的米里拖扬・努内,是个漂亮的亚美尼亚姑娘,在当地还是个富家女。至今,她嫁到中国已经有14个年头了。

努内的丈夫邓忠刚,1967年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市崖西镇占家庄村,是个朴实的山东汉子。现在,夫妻俩在威海国际海水浴场经营着一家休闲吧,他们有一对正在上初中的漂亮双胞胎女儿,一家人过着充实而幸福的生活。

当年,努内是怎样在缘分的牵引下,与邓忠刚结成连理的?她远嫁中国后,有什么多彩的人生故事?

一吻定情:亚美尼亚女护士看上出国打工的中国农村小伙

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小伙子邓忠刚得到了去亚美尼亚打工的机会。他和努内的千里情缘始于1995年。那一年,在国外无亲无故的邓忠刚生病住进了医院,而负责给他打针的护士正是时年27岁的努内。

善良的努内看到邓忠刚生病却没人照顾,很同情他,于是在给邓忠刚打针之余,对他多了一份关心与照顾。身处异国被病患缠身的邓忠刚,自然对努内的这份关心深感温暖与感激。两个年轻人就这样相识了,相处的时间长了都对对方生出了一份好感。

1995年9月,亚美尼亚的天气已经很凉了。一天,已经出院的邓忠刚要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便邀请努内一起前往,努内爽快地答应了。

当天的温度在零度左右,为了表示对努内的诚意,只穿了一件衬衫的邓忠刚站在朋友家门口等了努内两个多小时。当努内看到只穿了一件衬衫,在寒风中冻得直打哆嗦的邓忠刚后,一种被疼爱包裹的甜蜜立即占满了她的心,她大步地跑到邓忠刚面前,抱着他,深深地亲吻了一下,说:“亲爱的,我嫁给你啦!”这一吻,就定了两个人的情。

邓忠刚和努内热恋了一段时间后,努内的父母知道了女儿正在和一个中国人谈恋爱,他们对此事明确表示反对。因为那时候,在亚美尼亚几乎没有中国人和本国人结婚的先例。他们没有见过邓忠刚,不知道这个来自中国的小伙子会不会对自己的女儿好。

为了寻求父母的同意,努内将邓忠刚带回了家。朴实的邓忠刚第一次到努内家后,跟努内的父母简单聊了几句后,就提着自己买来的菜钻进了厨房,亲手为努内一家做了一顿中国菜。

在亚美尼亚,男人几乎是不进厨房的,会做饭的男人更是少见。邓忠刚的举动,让努内的父母很惊讶,同时也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从未吃过中国饭菜的努内父母,吃过邓忠刚做的猪肉白菜馅饺子和辣椒炒鸡蛋后,对这个中国小伙子竖起了大拇指。

邓忠刚用行动表达了自己对努内的爱意,也征得了努内父母对他们恋情的认可。

嫁夫随夫:努内带着双胞胎女儿随丈夫落户山东农村

1996年,邓忠刚和努内在埃里温市结婚。婚后第二年,他们有了一对漂亮的双胞胎女儿。

1997年,邓忠刚决定回国定居,努内跟随老公,带着两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来到了山东农村。

邓忠刚的父母看到儿子带回来个漂亮的洋媳妇,还有两个漂亮的双胞胎孙女,心里自然乐开了花。但他们同时也很担心这个来自外国大城市的姑娘,不能适应农村的生活,无法长时间留下来好好过日子。

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祖国,从小生活在优越家庭中的努内,跟随老公来到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的中国农村,刚一开始确实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她刚到村里的时候,过去很少见到外国人的村民们,都喜欢围着她转,摸摸她的头发看看是不是真的,看着她白白的皮肤,说她长得像个洋娃娃。

对于村民们的好奇,努内倒不反感,因为她能感受到大家对自己的热情与接纳。让她感到不适应的,还是生活上的一些不便。以前她在家里睡的是床,而来到这里要睡火炕,很硬;大小便要到户外的厕所,还要忍受苍蝇的骚扰;买东西没有超市,只能在赶集的时候购买;出远门没有舒服的私家轿车,只好坐拖拉机。

令努内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刚开始她不会说中国话,私下都是用俄罗斯语跟老公交流。老公不在身边时,她还因语言不通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那是努内和邓忠刚到家的第二天,邓忠刚带着孩子去朋友家串门,努内闲来没事,就想把一家人换下来的脏衣服洗一洗,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洗衣盆。她找来找去,在厨房看到做饭的锅,以为那就是用来烧水洗衣服的。于是,她在锅里添了水,把水烧热,就开始在锅里洗衣服。婆婆进来后看到这一幕,对她说了大半天话,可是她并不懂婆婆在说什么,还是自顾自地洗着衣服。

邓忠刚的母亲看没办法和儿媳交流,就去找回了邓忠刚。当邓忠刚告诉努内,她洗衣服的东西是用来做饭的,努内惊讶地说:“我的天啊,这么大的东西,用来做多少人的饭啊?”

因为两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也让努内这个初来乍到的洋媳妇在村里引起不小的风波。

夫妻俩在公共场合亲吻,这在国外是件很平常的事,但对于夫妻感情不轻易外露的中国人,特别是农村人来说,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一次,努内和邓忠刚在家里接吻的时候,被邓忠刚的母亲看到了,邓母立即捂上眼睛,叫了句:“哎哟,我的妈呀。”让努内觉得很莫名其妙。还有一次,两个人在村里亲吻的时候,被邓忠刚的邻居看见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一会儿的工夫,村里人就都知道了。村民们直呼:“这外国人也太开放了。”弄得努内又好气又好笑。

虽然有种种的不适应,但这毕竟是老公的家,深爱邓忠刚的努内为了爱情,尽力克服着这一切。那时候,邓忠刚家里办了一个养鸡场,养了4000只鸡。平时,努内除了照顾孩子,还帮着邓忠刚管理养鸡场。以前从未养过鸡的努内,后来成了个养鸡能手。

携夫创业:他们的幸福生活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

2004年,努内的母亲因十分想念女儿和外孙女,来到了中国。8年未见的母女俩,见了面后相拥而泣。努内的母亲看到女儿的生活环境后,很不高兴。因为这些年来,努内每次写信,都说自己生活过得非常好。显然,对于努内的母亲来说,艰苦的农村生活,并不是她想象中女儿所说的“好的生活”。

母亲心疼地对努内说:“你为什么一直不告诉我实话?你说实话我并不会阻拦你什么,只要你跟着忠刚觉得幸福就好。”之后,母亲给努内讲了家里人的情况。努内的妹妹也结婚了,嫁给了一个大老板,生活富足而舒适。努内听后,对母亲说:“放心吧,妹妹有的幸福,我也会有。”

为了带母亲玩一玩,来中国这么久还从未去过大城市的努内,带着母亲去威海市转了一圈,又去石岛看了大海。

没想到,这一圈走下来,努内竟在石岛看到了商机。早有进城创业想法的努内,看到石岛有很多俄罗斯人,他们是跟随货船来上货的。她由此产生了在石岛开咖啡馆的想法,潜在顾客群就是这些俄罗斯人。原来,努内和邓忠刚在乡下养鸡,除去各种费用,一年顶多挣个几千块钱。她想,要改善生活,必须从农村走出去,借助于好的经营项目另辟创业途径。

从石岛回家后,努内跟邓忠刚说了自己的想法,却没得到老公的支持。为此,两个人有一段时间经常吵架。最终,执著的努内还是说通了深爱她的老公。

努内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当时在石岛开一家咖啡馆至少需要10万元的投入。家里积蓄不多的努内,向在北京的一个朋友借了5万元,自己又贷款5万元,终于将咖啡馆开了起来。

石岛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大渔港,咖啡馆因常有俄罗斯船员的光顾,加上努内会讲俄语,生意一度红火。

夫妻俩高高兴兴地经营着咖啡馆,其间却因为一件事,两人又闹起了别扭。一次,在咖啡馆里,邓忠刚亲眼看到努内跟一个俄罗斯男人亲吻,而当时他就在旁边。虽然在国外生活了几年,知道这只是民族习惯,但骨子里还很保守的邓忠刚,看到陌生男人亲吻自己老婆,还是感到很不习惯,事后就自己喝闷酒解气。努内知道老公不高兴的缘由,就说他是无事生非。后来,这样的事情多了,慢慢地邓忠刚也就习惯了。

2009年,他们的咖啡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经历了起起伏伏。这两年,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旅游业、服务业的政策,努内借着这股东风将咖啡馆从石岛搬到了威海,并将其打造成了一个休闲吧。休闲吧经营的项目除了咖啡之外,还有酒和西餐。西餐主要由努内来做,邓忠刚会在旁边打下手。

这对跨国夫妻的小日子现在是越过越好了。如今,他们的休闲吧生意兴隆,两个正在读初中的女儿也出落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出息了。

有人问努内,希望女儿将来在哪里发展,努内说:“就在中国,在中国发展比较好。”当别人问她希望女儿今后找什么样的对象时,她更是骄傲地对人说:“跟她们爸爸一样。”语气中难掩对老公的深情。

今天的努内,已经习惯了中国的这方水土。中国带给她的,是中国式的幸福。她像很多中国女人一样,将幸福定义为和深爱的人相扶相伴。无论风雨还是阳光,无论身处何处,只要有爱人相伴,便是最大的幸福!

上一篇:农民“大衣哥”一唱成名 下一篇:姐姐为救治弟弟离婚别女,含辛茹苦打工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