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作文指导的“生命线”

时间:2022-10-24 09:40:50

较真,作文指导的“生命线”

江苏省原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曾坦言,高考中出现的满分作文无不体现“真实”二字,都是学生作为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揣摩与精心考量的智慧结晶。写文章如同做人,保持本真方能成就不一样的自我。教师要想指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自己首先要有“较真”的精神,鼓励学生从真实生活、真实事例、真实感悟中与自己较真,提炼富有智慧的思想,使得文章“大不一样”,展现出炫丽光彩。

一、活用教材,提炼真材实料

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依据,更是他们表达运用的着力点。特别是教材中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思维情感等特色技巧,更是学生学习运用不可缺少的载体。学生需要从学习参照中找出值得观摩与学习运用的素材,找出更多的真材实料。低估教材作用,必然会陷入空想的泥淖。

有位学生在《村头的那棵洋槐树》中写道:“村东头的洋槐树是村民集合的地方,凡是张家长李家短的消息都是从那出来的,也记不清是何年何月的事了,听老祖宗说,那年我们村发洪水,全村的比那洋槐树还要粗壮的大树都被连根刨起,唯独这颗老槐树幸存了下来,因此被村民们称之为‘神树’,无论哪家娶妻生子都会全家出动,到老槐树下拜一拜。”看似随笔式的描述,其实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而所有的素材都与村里的“老槐树”相关,这也是学生从真实的素材中提炼形成的。借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从作者的表达构思出发,挖掘其中富有一定表达意向的资源材料,能使得他们在主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悟。教师要关注教材中多样化表达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总结交流、归纳反思,让他们在有效发现闪光点的基础上主动调整策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洞察时事,理性思考生活

生活中的真实是最有趣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为太熟悉了而不知道怎么去描述,以致产生了一种“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茫然困惑之感。这此中的道理恐怕与我们缺少理性思考相关,缺少与生活的主动对话,缺少链接生活后的洞察,缺少刨根问底的探究精神与严谨态度。洞察时事,就会发现“风声雨声,声声不同;家事琐事,事事不一”。

有位考生在写《老爹》时,说老爹是做杠秤的,与蒋叔叔同是一户姓胡人家的徒弟。自打各开店铺后,老爹店铺起初也是红红火火,可好景不长却是“日薄西山”。老爹看不下如此冷清的,便关了门,信步走到蒋叔的店铺。进店一看,可谓人气兴旺啊!崭新而又鲜亮的招牌,更是让老爹心里一揪,既疑惑又羡慕……(老爹对此是先疑惑,也为其老实本分埋下了伏笔;羡慕是也想跟蒋叔叔学上一番。)晚上喝酒时,蒋叔叔透露了“秘籍”:顾客是上帝,上帝叫你给他的秤少一两,你不能给他多一钱。你听他的,照做便是了……(得知此中的奥妙后,老爹没有丢下“诚信”二字,毅然绝然拒绝。)直到有一天,听说蒋叔的店被人掀了,他才跑过去看看,听说需要四十杆秤补救,老爹更是回去一连几日黑白不分地赶,总算帮蒋叔还清了。后来蒋叔关门了,老爹的店却日渐红火了。(诚信缺失,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人们就敬重地这个“实”字。(诚实,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并非易事。)

作者以老爹的诚实为切入口,通过对比、白描等手法,展现了一个老实巴交、心地善良的生意人特征。特别是老爹宁可饿肚子也不缺斤少傻淖龇ǎ就连蒋叔叔也认为同出师门的师兄是“榆木脑袋,不开窍”。这就是作者的洞察之果,而这种洞察往往源于真实的生活和理性的思考,来源于平时的积累。

三、事无巨细,彰显真情实感

从细节中放大本质特征,能使学生在精心铺设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感人之处,在自觉优化细说中找到精彩。

越是细小的细节,越能折射出不一般的“精彩”。如有位考生在写《深巷的面香》时说道老人家在小巷街面上是人见人知,人见人熟。“一头白发,精瘦。当他悠闲地坐在门前台阶上抽烟时,透过那飘缈烟雾,我分明从他浑浊却深邃的眼中,看到了人世沧桑。”通过对外貌的描写来感受老人不一般的坎坷沧桑,给人以更加顺畅自然之感。老人在忙着小店的事儿时“时时溢出三分韵律,七分诗意”。这样的细节描述,一方面让人感受到老人淳朴、厚道,面香是人们尝到的,而蕴藏其中的诚实更是人们用心去体味的;另一方面,表达了街坊领居对老人的关心,感受到浓浓的“远亲不如近邻”情怀。

从细节描写中发现精彩点,教师应多让学生主动感悟生活,帮助他们从中摘录出更多的有价值信息,增强理解感知。多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开挖,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感受主人翁的精神世界,捕捉蛛丝马迹,聆听最强心声。

综上所述,缺少真情实感与真实体验的文章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必将化为乌有。没有端正态度和严谨精神的指导,任何文章都难以传递作者所知、所想、所感。多还原生活真实,挖掘内心深处封存已久的心声,让他们在“口出狂言”与“奇思妙想”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必将展现不一般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第一中学(225600)

上一篇: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应用研究 下一篇:SQ3R阅读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