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于“热核大战”的史前古都

时间:2022-10-24 08:29:30

无数证据证明:在遥远古代的地球上,曾燃起过漫无边际的“原子之火”。位于印度河流域的摩享佐达罗古城的废墟,以种种暗示告诉人们,这正是一座曾被“原子之火”摧毁的城寨一在遥远的古代,这里曾发生过一场令人惊异的热核大战!

最神秘的古代文明都市

被称为“死者之丘”的摩享佐达罗,是位于印度河流域的一处古遗址,被诸多学者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为神秘的古代文明都市”。

据推测,摩享佐达罗大约兴建于5000年前,但与同时代的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它的文明程度远远超过它们,达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其规划之严谨和完善,甚至可以和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现代都市相媲美。

城市的中心方圆约5000平方米,位于中心的市区可安置3万以上居民。古城中的每户人家都有完善的下水道设施。二楼冲洗式厕所的水,可经壁中的土管排入下水道。有的人家甚至还设置了经高楼投掷的垃圾桶。上述设施令许多亲眼目睹的专家叹为观止,就连当今的“现代化大都市”,其下水道系统也未必如此完善。

摩享佐达罗遗址共由7层都市组合而成。但令人惊奇的是:摩享佐达罗迥异于其他文明遗址,没有宫殿或神殿踪迹,却有着坚固的城寨和十分考究的公共浴场。城寨虽已遭到严重侵蚀,但仍可辨认出一些服务于特殊目的和需要的设施:一扇大门。环绕城寨的嘹望塔和碉堡。此外,面临印度河的地方,竟有一座与它相通的港口。山岗上坚固的仓库里可以存放足够的粮食,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可以满足居民的生活必需,紧挨它的门,修建了一圈坚固的建筑物。可想而知,在这里,人们需要的首先是安全,所有设施都是为实用而建造。

建造这座古城的技术异常高超,但建造者并非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抵御令其难以忍受的不安和恐瞑。那么,这座古城究竟是谁建造的呢?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古代,有什么威胁而追使人们建造如此大规模的避难场所呢?死态怪异的骸骨

最令考古学家们费解的是遗迹上层发掘出来的一具具骸骨。摩享佐达罗的人骨都没有被葬于墓中,他们似乎是一场大规模猝死之后无人料理的遗体。在第五号房舍第74室中发现的14具遗骸,专家慷呼:“他们的死态实在是太奇怪了!”

死者当中夹杂着一些儿童遗骨,令人惨不忍睹。他们有的脸朝下,有的横躺着重叠在其他骨骸之上,有的徒劳地用双手盖住脸做出要保护自己的样子,还有的则痛苦地扭曲着自己的身躯。

发掘者巴拉克・胡赛因说:“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些人都是在顷刻间死于某种突发事件。”

同样的情景在居民区内随处可见,但这丝毫不能减轻人们对于此事的疑惑。考古学家纷纷提出了诸如流行病、大屠杀、集体自杀之类的假设。但全部被否定了。因为,并没有足以在顷刻间一举夺去全体居民生命的流行病存在,骸骨上也找不到任何杀伤所造成的痕迹。若是集体自杀。一具在井边洗涤物品的遗骸明确告诉人似这也说不过去。

几年前,印度考古学家卡哈博土说出惊人之语:“我在9具白骨中,发现有几具留有高温加热的证据。”按常理判断,惟一的可能就是火山爆发,但印度河流域的古今地质却并无火山存在。

那么,是何种力量能用异常的高温使摩享佐达罗的居民全部“猝死”呢?历史上的“惊人之战”

不少学者认定:在遥远的古代,人类曾爆发过热核战争。其依据是:残存于世界各地的神话与传说中,都不约而同地有描述古代“惊人之战”的内容,故可初步断定,所谓“惊人之战”正是古代热核大战。

公元前3000年前巴拉达族战争的叙事长诗《马哈巴拉德》就是其中之一。诗中描绘了英雄亚斯瓦达曼向敌人发射的一种“连神都难以抵抗的亚格里亚武器”:“箭雨发射空中。整捆的箭像耀眼的流星,化成光包围敌人。突然,黑夜笼罩住巴达瓦大军。因此,敌人丧失了方向感。凛冽的风吹起,战象的恐怖,令小鸟也惊惧不已。天空布满乌云。搅乱了一切,太阳异动,天空烧成焦黑,散发出异常热气……”这就是对5000年前一场战争的描述。

在一般情况下,提起那个年代人类所使用的武器,人们大都只会联想到剑、枪、弓箭、石制投掷器等,能称得上火器的。大概也只有很久以后才出现的火箭了。但在印度的古叙事诗中,竟赫然记载着如此令人毛骨悚然的战况,并且流传至今。这种惨痛的记忆,足以与1945年8月的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相提并论。

在印度的古代文献中,还有一篇记载着英雄拉玛王一生的叙事诗《拉马亚那》。其中一段也是叙述凄绝惨烈的“古代热核战争”。诗中描绘了一种由“大地所有的元素”形成“本身就散发出火焰”的巨枪,“那绽放出令人畏惧亮光的巨枪一发射,30万军人一瞬间便完全消灭殆尽。”

值得注意的是,在《拉马亚那》中,拉玛王与魔王拉瓦那进行决战的场所是一个被称为“兰卡”的都市。与现在的地图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似乎就在印度河流域的某个地方。

的确如此,因为这儿出现了摩亨佐达罗的遗迹。而且,“摩享佐达罗”是以一名挖掘者的名字命名的,而当地至今仍称之为“兰卡”!

曾发表《的战争日期》一文的古代叙事诗研究者、印度德里年代学研究所所长罗伊指出:“我们也可以用推测日期的方法来推测场所。譬如《拉马亚那》中的兰卡,就是磨享佐达罗。”

根据罗伊所言,战争发生的年代是在公元前2030年~公元前1930年之间。经与碳14的分析结果相对照,也证实如此。

科学家找到的热核战争证据

既然古代文献记录是热核战争,那么,摩享佐达罗中就应该留有古代热核战争的遗迹。

英国和意大利的两位考古研究者于1978年前往该地做了调查。他们从当地的管理员口中得知,在距遗迹中心不远,有一个被当地人HU做“化成玻璃的市镇”。

两位考古专家终于发现了摩享佐达罗就是古代热核战场的证据之一:广场附近到处都铺着发出墨绿色光泽的“黑石”,可以明显地看出那就是所谓的“托立尼提物质”。因为当美国第一颗原子弹“托立尼提号”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中爆炸时,沙漠中的沙粒就因核爆炸产生的高温而熔化,继而凝固成玻璃状物质,因此,这种新物质便被命名为“托立尼提”。在因高热而熔化、最终又凝固成的“托立尼提”世界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扭曲成玻璃状的陶片。因异常的高温气体而紧附着在砖块上的碎物及被镀成黑色的陶制残片。

两位专家还把“化成玻璃的市镇”带回的材料和标本,拿到罗马科技大学火山研究室进行分析。结果得知:“第一标本――陶片,曾受到从外侧向内侧的高温加热然后又急剧冷却下来,这就意味着它曾被最低也有950℃~1000℃的高温加热,随后又受到急速的冷却。”

“第二件标本――黑石,由于石英、长石及玻璃质形成的这种矿物,熔点大约在1400℃~1500℃之间。可从形成了空洞小孔的外观看,可以判定这应该是在极短时间内由极度的高温造成的。”

因此,达威勃特说:“我们所以要坚持认为这是核子爆炸的结果,是因为在我们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条件下,我们所能知道的惟一能够在瞬间内产生热波和冲击波的爆炸物只有核武器。”两位专家推测,在遥远的古代,摩享佐达罗的上空,曾有比广岛原子弹更为小型的、核当量约为数千吨TNT的热核武器爆炸。悬而未决之谜

不过,这座已成为废墟的文明古城,至今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解之谜。

比如发动古代核战争的是谁?他们为什么非要发动核大战?而古代人又是如何拥有和掌握原子核裂变这一高超技术的?那么疑为史前热核战争遗址的古迹有哪些呢?

1 印度恒河上游发现了众多的已成焦土的废墟。在德肯原始森林里,人们也发现了更多的焦土废墟。废墟的城墙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

2 除了印度,以色列、伊拉克、古巴比伦、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滩上都发现了因高热而玻璃化的地层。

3 在土耳其的卡巴德奇亚遗迹、阿尔及利亚的塔亚里遗迹,都发现了因高热破坏而形成的奇石群。

4 据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弗朗索瓦・贝兰博士的报告,在西非的欧库罗矿山中,甚至有“发生颇具规模的核子分裂连锁反应”的痕迹。

5 在非洲加蓬共稆国奥克洛铀矿,有一个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它由6个区域约500吨铀矿石构成,输出功率估计为100千瓦。这个反应堆保存完整,结构合理,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之久。

(作者声明:版权授予刊载者,拒绝转载与网摘)

上一篇:百家姓之 第1期 下一篇:幽默大师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