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Art在油砂山油田油藏表征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4 07:35:55

DIRECT-Art在油砂山油田油藏表征中的应用

【摘要】油砂山油田于1956年钻浅1井获得成功并投入试采开发,到目前已勘探开发生产50余年,为了进一步挖掘油砂山油田潜力,解决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更精细的油藏地质研究,建立数字化、定量化、多维可视化的数字地质模型,为下步储层建模与数值模拟提供更精准的地质基础。

【关键词】油藏构造表征 多维互动 三维可视化 数据共享

Direct(Digital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Tool)软件是一套地质分析与研究工具的软件,集单井地质解释、地层对比、构造研究、沉积相研究、储层参数研究、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油藏流体分布研究、储量计算、工业制图为一体的数字化油藏表征软件平台。Direct-Art为地质、测井、地震、生产动态数据等多学科的协作架设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多维互动表征保证了数据同步更新、数据共享、数据优化。本次油砂山油田油藏表征是在Direct软件平台上进行的三维可视化研究,通过应用Direct-Art软件,对油藏地层-构造格架、储层结构和参数、流体分布等各种要素均由数字的形式记录和表达,使得本次地质研究过程及成果充分地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及定量化,提高了油藏表征的效率和精度,同时也便于今后的油藏数值模拟与油藏管理。

1 油田地质信息库的建立

本次研究收集整理了油田井位信息,试油数据、测井解释信息、断层和地质分层数据(组、段、油层组、砂层组)等油田基本地质信息。

油砂山油田开发时间历时50余年,测井系列经历了老横向、JD-581与3700三种测井系列,针对新、老测井资料解释标准不同特点,按照“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原则,建立了JD581及3700系列两种层组对比标准剖面,确定5个标准层和8个辅助标准层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准层。在以往分层数据的基础上,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依据,遵循“等时”的原则,将油砂山油田的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地层划分为13油组,21个砂岩组,211个小层。

本次地层对比采用宏观控制、微观调整的原则,首先寻找区域性标准层,明确层段分层界限。依据组合特征,按照“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原则,由大到小,由粗到细,逐级进行划分对比。具体讲就是,首先寻找区域稳定的标准层,明确地层层段的对比,确保地层格架的等时性。然后在这一框架内,按照曲线组合特征,依据旋回对比法则,进行小层对比。

2 基于GIS的数字油藏技术

以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存储、管理、分析、查询、显示)为基础,针对油藏结构三要素(构造、储层、流体),对油砂山项目数据可以实现方便有效的管理。并且建立的所有油藏模型(单井、剖面、平面)均为数值模型,且数据与图形互动。

2.1 多维互动储层表征技术

Direct软件提出并采用了“多维互动表征”思想,用户可从一维(井眼)、二维(剖面和平面)、三维角度对地质体进行表征。

2.2 三维可视化分析

单井模块是整个软件系统的基础模块,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各种基础数据的录入和解释,如井信息数据、井斜数据、测井曲线、录井数据、岩性分析数据、地质分层数据以及砂体解释数据等等。对于录入的数据,可按电子表格和二维、三维视图的方式来查看数据,并能编辑生成各种类型的单井图件,如综合录井图、四性关系分析图、典型曲线图、地层综合柱状图等。

单井模块建好后,可以沿任意方向拉剖面快速形成地层剖面,并且可以在剖面上任意选择井,随时增删井,数据实时更新方便闭合;本次共拉了 6条纵剖面、31条横剖面,组成了该构造密集的井点网络系统;Direct系统可以自动提取地层对比的分层点数据和断点数据应用于构造表征,建立构造模型,同时可以结合单井、多井模块在二维、三维多种模型中分析与验证构造的合理性,对比过程可以在二维和三维视窗中同时进行,这样比常规二维对比更直观、更合理、更准确。 另外,多井对比的过程,会同步更新单井和构造模块的数据,各模块数据共享,功能浮动,完美体现了地质研究的思路和过程。

通过地层三维对比栅状图我们可以直观的分析油砂山油田工区构造形态,方便地验证地层对比闭合情况,避免了手工对比后地层可能不闭合的情况。 地层对比栅状图与构造模型组合显示,可以更加方便准确的验证地层对比的合理性。

2.3 构造表征

构造表征模块,主要是通过综合多种数据,如钻井分层数据、断层数据、虚拟井点数据、等值线数据等等,来进行构造插值。

上一篇:油田测试工作中GRNN类神经网络应用探讨 下一篇:富112区块电测遇阻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