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2-10-24 06:59:34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原因分析

摘 要: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打下了一片江山,同时还积极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这些企业的崛起引来了众多的目光。探析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的原因,认为这并不能归功于汽车产业政策,而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利益的博弈、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中低档汽车的需求、企业领导者的企业家精神。

关键词:汽车;自主品牌;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055-02

0 前言

2006年9月,法兰克福车展上首次出现了中国汽车的身影,鲜艳的五星红旗也飘扬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空。担当升旗手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同年,11月18日举办的中央电视台2007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现场,奇瑞汽车频频出手,连连中得多个标的物,中标总额达到1.232亿,成为汽车行业中标额最高的企业。2007年7月4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奇瑞董事长尹同耀与汤姆•莱索达的手握在了一起,由此,奇瑞和克莱斯勒正式开始他们长达25年的联姻。在这个被称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棋式里,奇瑞为克莱斯勒进行贴牌生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薛旭认为,奇瑞在央视的中标可以看作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

1 自主品牌汽车的现状

以奇瑞、吉利、哈飞、华晨等为主要标志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起步和发展,再到本世纪的全面爆发,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打下了一片江山,同时还积极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已经成为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2006年是自主品牌汽车厚积薄发的一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该年,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98.2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5.67%,与2004年市场占有率21.54%相比,增幅提高4.13个百分点,而与2001年的5%相比,提高了5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1-10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自主品牌轿车依次为:QQ、夏利、福美来、旗云、F3、骏捷、自由舰、A520、奔奔和吉利金刚。1-10月,上述10个品牌共销售75.32万辆,占自主品牌轿车销售总量的73%,由此可以推算,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在110万辆左右,约占整个轿车销量的三分之一,销量排前10位的自主品牌汽车是奇瑞、华晨、哈飞和吉利。

在出口方面,奇瑞公司在近几年中,出口量占整个中国轿车出口量的70%以上,2006年出口5.2万辆汽车,出口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目前,奇瑞已经在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埃及等5个国家建立了6家散件组装工厂。2007年奇瑞向欧美市场的“进军计划”更是成为国内第一吃螃蟹的人。吉利集团截至2006年底,在海外已有26家商和128个销售服务网点,累计出口近3万辆,出口国家达到40多个。2007年,吉利汽车出口目标为33000辆,到2015年,吉利汽车出口量将达到200万辆,占到产量的2/3。

2 产业政策并非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原因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能否归功于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呢?这就要从汽车产业政策本身入手来分析, 2004年以前的汽车产业政策的主导思想一直是“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以市场换技术”,对于轿车的生产明确提出“三大三小”战略,即国家只支持一汽、二汽和上汽三个轿车生产基地(三大)和北京、天津、广州三个轿车生产点(三小),而不再批准任何其他的生产点。

可见,这无疑对轿车的生产设置了极强的制度性进入壁垒。当时民营资本进入汽车行业有很高的难度。吉利不得不收购了四川德阳一个濒临破产的国有汽车企业,原因很简单,这个企业的产品列入了国家生产目录,从而吉利获得了生产权。奇瑞虽是国有企业,但起步时也遇到了问题,在1995年得知英国福特的一条发动机生产线要出售,于是抓住这个机会把项目干起来,上了汽车项目。由于国家政策对轿车项目的限制,只能秘密进行,这个项目启动时取内部代号为“951秘密工程”(即国家九五期间安徽头号工程),公开则称为“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筹备处)”,对外始终保持低调。奇瑞和吉利正是撑起国内自主品牌汽车这面大旗的两位不可或缺的旗手。不难看出,2004年前的汽车产业政策不仅没有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相反还设置了制度性的进入壁垒,保护在位者限制进入者。事实上,2004年前的汽车产业政策的目标也不是发展自主品牌的汽车,而是想通过与国外汽车巨头的合资将国内的一些在位的、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所以我们很难将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崛起归功于汽车产业政策。

3 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原因

以奇瑞、吉利为首的自主品牌汽车一直以来都在国有三大汽车集团(一汽、二汽、东风)和这三大汽车集团所主导的汽车产业政策的夹缝中生存,本文认为促使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崛起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利益的博弈、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中低档汽车的需求、企业领导者的企业家精神。

3.1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利益博弈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行政性分权以及财政包干改革以来在经济利益上的博弈已经是屡见不鲜,市场经济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双向: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实行对本地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地方政府本地区的非政府主体,执行中央的决定,争取中央的支持,以实现本地区经济利益最大化。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其实质不是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利益冲突,不是中央与地方争利,而是中央政府要从全社会利益考虑,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地方政府则是为了获取自己的独立利益要摆脱中央政府对自身经济增长的束缚。从这点看,地方政府更象是一个企业,而不是一个政府。这种利益的博弈在奇瑞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从“951秘密工程”(即国家九五期间安徽头号工程)这个神秘的代号上可以看出,安徽省方面其实对这个项目肯定暗中给予了支持。1997年3月18日在芜湖经济开发区8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破土动工;由安徽省政府和芜湖市政府下属的5家公司共同投资的、注册资本为17.52亿人民币的“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正式成立。试想,如果没有芜湖市当地政府的“顶风而行”,就没有今天的奇瑞。而吉利在1998年生产汽车才100多辆,并且几乎都没卖出去,1999年,宁波开发区的一个日资企业破产,腾出300亩地,时任宁波市委书记是从台州调去的(吉利集团是从台州起家的),便邀请李氏兄弟到宁波搞汽车,一年后吉利的汽车销售量一跃升至10008辆,2001年,吉利再接再厉,卖了2.4万辆汽车。虽然,其中的细节我们现在无法得知,但当时吉利汽车肯定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而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作为国内唯一民资自主品牌的吉利汽车很可能早就死在襁褓之中了。

3.2 中低档汽车市场的需求

市场决定一切,对中低档汽车的需求是自主品牌汽车能够迅速崛起的客观因素。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大多都是通过中低档汽车来打开市场和树立品牌形象的。过去几年间,我国自主汽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其突破点正是入门级轿车。在奇瑞、吉利从低端市场崛起的时候,华晨曾高起点推出中华轿车,销售业绩平平,最终还是8万多元的骏捷让它翻身。以奇瑞旗下的几款汽车为例,S系列是微型车系列,代表车型:QQ,其售价在5万元左右;A系列是经济型轿车系列,代表车型:风云(A-11),旗云(A-15),当年,奇瑞“风云”确实可以说是“震撼上市”。其与桑塔纳、捷达和富康“老三样”属同一档次,但价格却低三分之一,定价8.8万元,在市场一亮相就反响热烈。在历经高档车尝试的失败后,李书福决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先走低档路线,“为中国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

奇瑞和吉利是两个在海外淘金的汽车企业的代表,2005年的出口量分别为1.8万辆和6000万辆,而出口的汽车都是中低档汽车。吉利的豪情在马来西亚售价折合人民币为10万,自由舰折合人民币14-15万元。奇瑞曾宣布,其出口美国市场的汽车的售价将比同类产品低30%左右。由于跨国公司生产成本较高,在中低档次的产品中,已经无法达到奇瑞产品的性价比。奇瑞的信心就在于向全世界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2006年8月,奇瑞被商务部、发改委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3.3 企业领导者的企业家精神

如果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和市场对中低档汽车的需求归结为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外部的、宏观的因素,那么企业家精神则是内部的、微观的因素。企业家精神和品牌密切相关,很多世界级大型汽车制造公司都是出身草根,如:福特、丰田等,经大浪淘沙、身经百战后逐步发展壮大,它们的世界级品牌是坚忍不拔的企业家精神和品牌文化不断锤炼、积淀的结果。反观国内的那些与国外跨国公司合资的大型汽车企业,为什么不能创造出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企业家精神的缺失。

企业家精神不仅仅包括企业家的才能,还有企业家的冒险精神、效率精神、执著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等。这种企业家的精神在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耀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吉利集团当初从摩托车行业进军汽车行业,被很多人认为是自杀;李书福在使用包括高层公关、媒体放炮的各种手段游说国家有关部门让其进入汽车行业时,最后因为表现太执著而居然被人家称为“李疯子”;奇瑞集团当初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英国福特公司的发动机产品技术和一条生产线。起初,英方派来20多个人协助安装,但这些人整天懒洋洋地不干活,晚上还喝酒滋事。尹同耀顶着巨大的压力干脆让英国人卷铺盖回国,同时以他们并未按协议完成任务为由扣下400万美元的货款。这些正体现了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执著精神。广纳人才体现了李书福和尹同耀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也是吉利集团从一个家族式企业向管理型企业的转变,吉利集团最高管理层除李书福以外的其他4人都是从2002年以来加盟吉利的职业经理人;而奇瑞更是从二汽挖来了十几个技术中心的研发工程师组成了一支研发团队,这支团队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开发出了我们熟知的QQ和东方之子。

可以这么说,没有企业家的精神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自主品牌。在其他外部条件都成熟时,企业家的精神成了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J].科学决策月刊,2006.

[2]杨东进.汽车自主品牌和企业家精神[J].北方经济,2006,(3).

上一篇:论转制科研院所企业形象建设 下一篇:基于BLOG的企业默会知识共享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