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93例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2-10-24 06:30:19

对93例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为提高医院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水平,调查各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 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4~6月出院 945例次中的120份病历,其中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各30份。每月每科10份,对其抗 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93例,使用率 为 77.50%,其中预防用药63例,占67.74%;治疗用药30例,占32.26%。抗菌药单用84例 ,二联 用药36例,三联用药5例。手术治疗61例次中围手术期用药42例次,占68.85%。在3 0例治疗用药中,仅11例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不合理用药占63.33%。结论:医院不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严重,用药水平有待提高,需要加强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联合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7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6-1069-03

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预防、控制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作为抗菌 治疗 的基本原则,虽然一直反复被强调,可是随着新品种的使用、医生的用药习惯、用药水平差 异以及存在药品利益等影响因素,抗菌药物滥用等不合理应用现象也越来越突出,由此导致 细 菌耐药率上升、多药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出现。广西已出台相关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 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下称《管理规范》[1],以指导和规范 抗菌药物 的临床应用。为了解医院各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规范应用管理,本次调查随机抽取2007 年4~6月本校附属医院出院945例次中的120份病历,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各30份,每月每科10份,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校附属医院2007年4~6月出院945例次中的120份病历,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各30 份,每月每科10份。

1.2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回顾性调查方法,填写《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表》,分别统计120份病历 的科别、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住院时间、是否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时间、品 种、数量、目的、围手术期用药使用情况、不合理用药率、联合用药率、病原学诊断及药敏 试验率、不良反应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评价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参照《管理规范》和谢惠民主编的《合理用药》[2]、王睿主 编《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3],评价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本次抽取的120例患者中,男51例,女69例。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各30例。

2.2 使用率前10位抗菌药物

本次调查发现使用抗菌药物共21种,主要有灭滴灵、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 类、三代喹诺酮类、磷霉素类、抗病毒类及青霉素类等171例次。前10位抗菌药使用145例次,占总用药例次(171例次)的84.80%。使用率前十的药物及使用例次见表1。

表1 使用率前10位的抗菌药(n)

药物 使用频次排序灭滴灵注射液 341注射用头孢噻肟苯 262氧氟沙星注射液223庆大霉素注射液194注射用阿奇霉素11 5左氧氟沙星片86利巴韦林注射液77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68环丙沙星注射液 68注射用磷霉素 6 8

2.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3.1 各科抗菌药使用率 抗菌药物使用93例,使用率为77.50%。其中外科使用率最高,为96.70%,各科抗菌药使用率详见表2。

表2 各科抗菌药使用率(n)

科别抽查数使用例数单用二联三联以上使用率(%)内科3019136 0 63.33外科30297 193 96.70妇产科30186 102 60.00五官科3027 26 1090.00

2.3.2 联合用药情况 用药总例次为171例,其中二联用药36例次,占21.1%;三联用药5例次,占2.9% 。联合用药具体情况为:使用12次为头孢噻肟+甲硝唑;使用6次为环丙沙星+甲硝唑;使用4次为庆大霉素+甲硝唑;使用3次为磷霉素+甲硝唑;使用2次为阿奇+诺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哌拉西林+甲硝唑、左 氧氟沙星+阿奇;使用1次为头孢噻肟+阿米卡星+甲硝唑、头孢噻肟+左氧+阿奇、头孢噻肟+阿奇+灭 滴灵、阿奇+甲硝唑、头孢噻肟+利巴韦林、利巴韦林+阿奇、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青霉素钠 +利巴韦林。

2.4 围手术期用药

手术治疗61例次中围手术期用药42例次,而不合理应用高达33例次,占78.57%,围手术期 不合理用药较严重。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调查中发现术后用药最长达22d。

2.5 其他不合理应用情况

调查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30份病历中,11份记录了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仅36.67%。 病程中无抗菌药物使用记录,没有说明用药原因的共13例次。病历医嘱中无滴速注明静滴抗 菌药11例次。本次调查发现1例肝功能异常者应用阿奇霉素,应用时间超过10d,且未同时 做肝功能监测,出院时亦未检查肝功能。

3 讨论

3.1 不合理用药的原因

3.1.1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率不合要求 按《管理规范》要求 ,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率控制在50%以下,而本调查为77.50%;《抗菌药 物 临床应用基本原则》[4]要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 ,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而本调查的病原学检 查及药敏试验率仅为36.67%,检查率比较低。

3.1.2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 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 0.5~2h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超过3h,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 中加用第二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h,总的预 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手术时间较短(

3.1.3 联合用药不合理 三联用药率2.9%(5例次)。联合用药的协同抗菌作用能减少抗 菌药物剂量,减少不良反应,但对于大多数用一种抗菌药物就能控制的感染只需选用一 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须有更明确的指征,如结核病的治疗等[3]。

3.1.4 无指征用药 医生对抗菌药物抗菌谱不了解,抗菌药物常被用做退烧药,试验性治疗 一般是根据医生经验,动辄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三代喹诺酮类。临床选用抗菌药物除了参考 药敏试验结果外,还应根据药动学/药效学 (PK/PD)原则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5] 。

3.1.5 肝功能异常者用药 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和给药方案的制定应参考患者对 抗菌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程度,药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6];严重肝功能不良 者禁用四环素族、大环内脂类、利复霉素等抗菌药[7]。

3.2 对于解决不合理用药的建议

①管理上,医院医务科定期检查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此当指标来抓,同时加强临床医 生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培训。②建议医生尽可能以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作为选择抗菌药物使用的依据,有可能 的还应根据PK/PD原则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考虑是否有联合用药指征,单一用药能控制感 染则无需联用,尽量避免三联用药,保证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临床药学组开展相关工 作,定期订购药学相关资料,开展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咨询,以备医生选择抗菌药物有据 可查。③药学部门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处方、医嘱的把关力度,对不合理的处方、医嘱应退回,对有不合理用药的医生须提醒。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规范(试行)[S].2004.

[2]谢惠民.合理用药[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

[3]王睿.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4-32 2,327.

[4]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S].卫医发,[2004]285号.

[5]陈慧玉,罗军,何加宁,等.我院2006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耐药性分析 [J].中国药房,2008,19(8):591.

[6]许树梧,吴永佩.合理用药问答[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1.

[7]王峰,芳万象.感染病合理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

(收稿日期: 2009-04-23)

上一篇:植入性胎盘几种保守治疗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186例2型糖尿病动态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