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培育路径

时间:2022-10-24 06:29:03

蓝田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培育路径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大绿工程及城市绿化美化工程,为蓝田花木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目前全县栽培面积近0.96万hm2,产值达3.8亿元。在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蓝田如何在新的起点上,积极发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花木业优化升级,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值得深思和探究。

1 蓝田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苗木花卉产业是蓝田县继蔬菜、果业生产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的园艺产业。由于该事业后期产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近年来群众种植热情高涨,不惜重金加大投资建立苗木花卉基地。截止2012年底,县内苗木花卉生产企业发展到20余家,全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约0.96万hm2,产值达3.8亿元。尤其是观赏价值较高的白皮松,在蓝田各镇几乎均有分布,苗木远销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河南等大中城市,经济及生态效益十分可观,对县域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显著。

2 蓝田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从业者素质不高

目前,县域内从事苗木花卉生产的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妇女或中老年人,他们对苗木花卉生产技术似懂非懂,生产上多是想当然,凭经验进行。还有部分花农认为,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自己积累了一定经验,已经够用,不能积极接受、应用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蓝田苗木花卉产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致使花木产量、质量和效益增长缓慢。

2.2 生产模式粗放简单

目前,蓝田花木生产主要是由分散的单个家庭或苗木花卉种植经销企业进行,在日常管理中,有相当一部分花农依靠道听途说和个人感觉进行生产和销售,没有统一组织,没有统一标准,从生产到销售都是孤立进行的,由于缺乏指导,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无章可循,导致生产模式粗放简单,精品少。

2.3 营销方式滞后

蓝田花木销售仍停留在最原始的销售层面,花木销售企业没有形成抱团销售,加之出外闯市场的发展意识不强,导致销售信息不畅,常造成销售价格完全由客商控制的被动局面。另外,部分花农及营销经纪人诚信意识不强,有反悔合同,以次充好等坑商现象,从而影响着蓝田苗木花卉营销市场的健康稳步发展。

2.4 产品附加值不高

蓝田苗木花卉品种结构过于单调,除了白皮松,其它观赏树种、花卉品种屈指可数。尤其是园林绿化工程中用量较大的彩叶观赏苗木、灌木、亚乔木以及地被植物少之又少。苗木花卉生产经销企业,业务扩展能力较弱,没有形成集生态绿化、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施工、供苗、养护为一体的‘一条龙’发展模式。小规格苗木较多,大规格苗木匮乏,导致花卉苗木附加值不高,综合效益彰显不出来。

2.5 绿化苗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蓝田县从事绿化苗木种植的主体多是农户家庭作坊和民营企业为主,且较为分散,受土地流转规模、资金实力与技术储备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采取科学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经营方式少,品种结构调整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趋同性。绿化苗木种植总面积达到0.961万hm2,其中0.96万hm2为白皮松,现存大小白皮松树苗432万株。品种单一,结构失衡造成了生产过剩,市场前景堪忧。

3 产业发展对策及培育路径

3.1 突出标准化生产,提升产业水平

要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高度创建地方特色优势苗木花卉品牌,全面提升苗木花卉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推进蓝田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由普通产品向优质产品转变,充分挖掘花木产品文化内涵,不断增加苗木花卉产品的附加值,全面提升蓝田苗木花卉产业化水平。

3.2 确保质量,不断提高蓝田花木市场竞争力

3.2.1 在苗木种类上坚持全面发展。不搞单打一,繁育种苗既要有工程造林苗木,也要有园林绿花苗木;既要有常规苗木,也要有大量珍稀苗木;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破解“一树难求”的尴尬局面,尽量满足客商的多元化需求。

3.2.2 以乡土苗木花卉为主。积极引进木本花卉、阔叶常绿乔木骨干树种、彩叶绿化苗木、经济苗木、珍稀苗木、花卉盆景、草坪及地被植物等新优品种,改善蓝田苗木花卉品种结构单一的现状。

3.2.3 在生产管理上积极引进新技术。推广大棚温室育苗、营养钵育苗等实用技术,并切实加强育苗地田间管理,真正做到“种树如种菜,养花如绣花”,从而在不断增加苗木花卉科技含量的基础上保证质量,用花农的“苦心”蠃得客商的“放心”。

3.2.4 在苗木规格上注意扩大留床面积。不搞“瓜地的土地——揭料料”,努力培育大规格苗木,逐步形成花卉苗木生产上的“循环经济”。

3.3 强化宣传促销,培育著名品牌

3.3.1 借助杨凌农高会、苗交会等宣传推介平台,积极宣传推介蓝田苗木花卉,不断提高蓝田苗木花卉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3.3.2 积极培养壮大经纪人队伍,进一步加大蓝田苗木花卉品牌创建力度,通过苗木花卉生产者的内引外销,全面改善重生产,轻促销的经营状况,彻底打通苗木花卉通往终端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瓶颈制约,进一步提升蓝田优质苗木花卉对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 发展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4.1 产业布局建议

应充分发挥都市近郊区位优势,整合资源,优化设计,合理布局,打造蓝田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带,可布局于312国道、环山路沿线各镇,将观赏农业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实现通过“一产”的发展拉动“三产”,从而撬动“二产”的良性发展态势,实现互动多赢。

4.2 发展产业具体对策

4.2.1 大户带动。抓能人、抓大户,规模推进。加强对大户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为大户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实现大户对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产生聚集效应、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使周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

4.2.2 龙头牵动。走“公司+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坚持“建大市场、搞大流通、兴大产业”的指导思想,以苗木花卉公司为龙头,以花农自产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推动蓝田苗木花卉产业的壮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2.3 协会拉动。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市场价格谈判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建设力度,使其切实为苗木花卉产业建设搞好服务。

4.2.4 项目带动。按照“组合项目”的原则,实行投入跟着产业走,资金跟着产业走,项目跟着产业走,确保有一部分项目资金用于苗木花卉基地建设。

4.2.5 行政推动。要使蓝田苗木花卉产业成规模、上档次,县委、县政府要指导引领苗农,整合现有资源,规范经营,充分发挥各专业协会、中介组织、花木经纪人、骨干苗圃和绿化工程公司销售主渠道作用,积极组织参加花卉苗木产业展会,加强花木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交流及技术培训,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因此,建议县上加强对苗木花卉产业的宏观管理和统筹规划,并采取出让土地、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引进更多花木企业入驻蓝田,发动更多的农户参与产业发展,使蓝田苗木花卉产业长盛不衰。(收稿:2013-05-30)

上一篇:工作压力对职场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工作意义的... 下一篇:美国8号苹果引种表现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