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从1数到100

时间:2022-10-24 05:50:54

一天,儿子和好朋友格格一起出去玩,开心极了。起初两个人在车上有说有笑,接着格格开始数数:“1、2、3、4、5……”儿子也跟着数:“1、2、3、4、5……”结果数到10以后,格格还很流利地数着,儿子却在一旁愣住了,表情显得有些无奈。

开车的先生随口说了一句:“儿子,你也赶紧接着数啊。”直到格格数完100,开心地大叫:“数完喽!”儿子一下子哭了起来。我赶紧把他抱在怀里,轻轻地说:“没关系噢!”没想到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不会从1数到100。”我对他说:“没事,过段时间你就会了。”儿子不高兴地说:“我现在就想会数,我现在就想……”儿子继续哭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

在我的印象中,这是儿子第一次感受到伙伴比他厉害,而且他还出现了强烈的愿望:现在就想学会从1数到100。我觉得这是教育的好时机,一来可以引导他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差别,二来“我要学”不正是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情绪嘛。

我选择静观其变。

又有一天,儿子跟着奶奶去超市买菜,回来时开心地分享他的新发现:“妈妈,你知道吗?我发现我的学号真的很好!”“是嘛!”“你猜猜哪里有我的学号!”“超市?”“不对,是在公交车上,今天我第一次发现了24路公交车。”“真的呀,那真是不错!”“我还发现银行的门口都有‘24’,奶奶说那是24小时营业的取款机。”他边说边手舞足蹈,简直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眼睛里闪耀着光芒。

原来,儿子开始对数字感兴趣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次一有公交车经过身边,儿子都会关注。如果是他知道的就会说:“妈妈,你看,那是82路,是开往植物园的。”如果不知道,就会不停地问:“妈妈,那是几路?”一来二去,他已经对家门口的几路公交车都熟悉了。

大约一周后,他突然要求在家里分碗筷,说是因为在幼儿园里,他作为值日生,也是负责分碗筷的。为了证明他能行,他开始用小手数人数:“1、2、3、4,一共4个人,就要4个碗和4双筷子。噢,不对,我是用勺子的,那3双筷子就够了。”我有些惊讶:“班里有这么多人,你算得过来吗?”儿子淡定地回答:“可以啊,每个小组6个人,每个人三个碗,一共有6个小组,很快就完成了。”哟,还真清清楚楚!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儿子的变化足以让我惊喜。当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不同的孩子在数概念、数感上的发展是不相同的。所以当格格很快数到100的时候,儿子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即使要求他死记硬背,也无济于事。

有一次,我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讲座。我了解到,数学包括数、形、时、空。简单地数数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这也是基于孩子能够领会数字所代表的意义这一点。手口一致点数、顺接数、倒接数、单位数(如2个2个数、5个5个数等)都是孩子学习数概念的路径。

此时,我才明白,等待孩子“数到100”这段时间也需要家长的支持。

我带着儿子去了两元超市,买了很多骰子和游戏棒,再加上一个电话机,开始玩起了“送外卖”的游戏。电话号码本是儿子自己编的,他身兼三职:接线员、配菜员、配送员。我就坐在餐桌边点菜和等待外卖送来。他玩得不亦乐乎,还把送外卖游戏扩展到幼儿园里去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出现了2个2个数的行为,并且在家里拿筷子的时候,目测2秒钟就知道是否拿少了。他还会骄傲一下:“妈妈,我一看就知道少了!”他再也不是那个因为“不会数1到100”而伤心难过的男孩了。

孩子就是这样,在生活中关注到数字,慢慢地建构他自己的数学,再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策略 下一篇:岁月不曾轻薄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