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税”切勿操之过急

时间:2022-10-24 04:50:35

因为价格战而焦头烂额的电商界,钱包或将再一次遭受“黑手”。

在全国“两会”期间,苏宁董事长张近东提出,电子商务交易应依法纳税,税收部门应研究电子商务的征税方式。建议对电商交易纳税的还有湖南商超连锁企业步步高董事长王填,其在“两会”上同样提出规范电子商业缴税行为。

两位代表谏言之时,国家税务总局“凑巧”于3月7日公布了《网络发票管理办法》,按此办法,从今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网络发票。此办法迅速地被业界解读为为“对电商征税”做准备。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电商税”的争议一时间沸沸扬扬,而网络购物的“漏税”行为,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有调查显示,网络购物开票金额仅30%,70%未缴纳任何税费,仅阿里巴巴网络平台经营的商铺2012年漏缴税、费就超过了350亿元,全国平台型电商漏税超过1000亿元。

从法律的层面来看,只要是经营活动产生收入的企业和个人都应该依法纳税,这是作为公民和企业应尽的职责,因此“电商税”的产生无可厚非。但现实情况是:如何核实电商平台上商家真实的销售额,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如果真的对广大的中小卖家开征“苛捐杂税”,很可能对整个网络零售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以淘宝为例,其卖家真实的营业额的核实,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一方面,许多交易并不是通过支付宝来完成的,另一方面,经营者银行往来资金亦存在“水分”,众所周知,淘宝卖家为了提高“信用”自己掏钱“刷”销量的做法,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站在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商的角度,“电商税”可谓算得上是“飞来横祸”。原因在于大量销售额庞大的大卖家,仍然以C2C的形式在平台进行交易,并贡献了不菲的广告收入。一旦对这些卖家进行甄别和征税,将打破这一生态模式,触动他们的利益。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卖家的利益受损,平台商的日子自然也会难过。

而广大的网民,将很可能会是“电商税”最终的买单者。一旦商家因为“电商税”导致经营成本的上升,最终势必会将这些增加的成本转嫁至消费者头上。

清科研究中心预测,如果“电商税”在今年落实,网上零售类电商经营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上涨,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将受到影响,今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增速将减缓至40%~50%。

笔者以为,在国内电商行业整体水平发展较低的背景之下,不该过早对电商交易征税。

上一篇:登峰造极的彩瓷 下一篇:煤矿瓦斯爆炸的防范及其治理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