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变”的日本人

时间:2022-10-24 04:49:09

曾经从风光无限的经济高峰摔下来的这个国家,已经学会了更加谨慎,以不变应万变,坚持再坚持,活下来的就成了传奇,成了匠人精神,而死了的企业,就死了呗。

前不久,国内又来了一个考察团,领队之一是我多年的好哥们儿。有天陪他们和日本公司开会,我建议他们比会议时间提前三个小时到涉谷,打算先带大家去购物。结果呢,我哥们儿戴着墨镜、脚步虚浮、气若游丝地出现了――宿醉,严重宿醉。

看他这样子,虽然我感动于他挣扎着按时来和我碰头,但我觉得三个小时后他也无法好好开会,这对日本公司来说太失礼了。哥们儿说,找个按摩的地方再睡会儿就好了,可是,日本好一点的按摩地方基本都要预约,而且就他这么酒气熏天的状态,日本按摩店完全可以婉拒。

他又说,那就开个钟点房好了。拜托,东京酒店一房难求,何况日本酒店根本就没有钟点房这一说!我们差点把他扔进出租车送回酒店休息,但扣除来回路上的时间,他在酒店也休息不了多久。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去咖啡馆?空间太小,没法睡。去美甲店?去发廊?终于,我说了一句让大家顿时安静的话:你,愿意去love hotel吗?

片刻安静之后,大家沸腾了,love hotel哎,爱情旅馆啊,AV之国的日本的love hotel哎!我那半昏迷状态的哥们儿都来了精神,猛点头。但是,日本love hotel有一个规矩,只接受一男一女入住,所以我得陪他去办入住。

虽然说我和他多年好友吧,但男未婚女未嫁去love hotel,万一传出什么小道消息,总是不好的,于是我问,还有没有人要和我们一起去。于是我带着两个女生,加上好友,四个人很快找到了一家love hotel――毕竟在涉谷,也是个灯红酒绿的富贵温柔乡嘛。

进门之后我心里也很忐忑,毕竟是第一次走进来。和传说的一样,为了保障入住者的隐私,love hotel的大堂会有层层隔断或者屏风,任何人进了门,几乎是看不到其他人的。沿着隔断拦出来的弯曲路径,我们找到了前台,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窗口还挂着大半个布帘,连酒店工作人员也看不到入住者的脸――当然,更不需要任何身份证明了。

酒店小哥隔着布帘很快地办好了入住手续,只入住两个小时是ok的。拿到钥匙,我挥挥手,两个来看热闹的女生迅速跟上,结果我们刚走到电梯口,布帘后的小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蹿到了我们面前,严肃地说:“只有两个人可以去房间!”他都没有使用敬语,以表示这件事毫无商量余地。

事发突然,我也想不出什么借口,当时脑子里的念头就是挂个布帘有什么用啊,你还不是偷偷从监控探头里看着我们!我一走神,另外三人又不会日语,小哥见我们无言以对,越发用古怪的眼神看着我哥们儿,我们才意识到一男三女企图溜到love hotel的房间里还被酒店小哥在电梯前拦住是多么尴尬……

另外两个女生马上打退堂鼓,说不去房间了,可我在乎名誉啊,只能恳求她们务必在酒店外等我。等我充满紧张地陪哥们儿进了房间,抓紧时间拿手机咔咔拍照,然后就冲了出来。偏偏在电梯一出来又遇见了那位小哥。他看到我也是一脸惊讶,下意识地瞄了一眼墙上的挂钟,脱口说了句:“真快啊……”因为一个人占用love hotel的房间也是不可以的,我只好配合地给了小哥一张羞涩的脸,然后落荒而逃。

两小时后,哥们儿神清气爽地出现了,也不知退房的时候小哥是怎么看他的,睡饱了的哥们儿恢复了商业头脑,拉着我问:既然东京酒店这么难定,咱们给中国游客定love hotel吧,房间很宽敞,设备齐全,和普通酒店房间没有什么差别。

可是,love hotel就是不开放给游客。他们依然坚持着苛刻的入住和退房时间,坚持不接受连续入住,两个晚上都不可以,甚至坚持必须一男一女才能入住――对love hotel的主题如此坚持也是难得啊。

即使现在日本的love hotel普遍生意大不如以前,即使面向游客的普通酒店一房难求,love hotel依然高傲地坚守着只为一男一女做的事情提供房间,至于两个男人或者两个女人能不能入住,你们自己去试试吧,我怎么会知道呢,哼。

大概是这次love hotel的经历给哥们儿留下了太深刻美好的体验,他反复问我,有没有办法打开渠道,我只好帮他联系了一家日本地产公司的负责人,他认识很多love hotel的业主。答复是一样的,love hotel不会为了游客们变更经营方向。

理由呢,非常简单:谁知道中国游客什么时候又变了呢?虽然猜到了答案,但这个理由还是略出乎意料,但细想又觉得完全符合日本整体对中国游客的态度,总结下来三个字:看不懂。

首先,日本人至今还会问我,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要来日本啊?为什么他们来日本要买这么多东西啊?日本的东西真的很好吗?日本的东西比中国便宜吗?问得我都烦了。尽管日本媒体一直在用“爆买”这个词形容中国游客,甚至现在直接用“爆买的人”来取代中国游客,可是日本人至今还是弄不懂为什么突然间来了这么多中国游客。

其实,普通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有点两极分化,既觉得中国是日本的“老师”,中国人不用这么喜欢日本的东西,又觉得中国人应该还在辛苦生活,怎么突然就比日本人还有钱来买东西了呢,为什么韩国游客美国游客一直来日本,但是中国人最爱花钱呢?这个现象,广大日本人想不通啊。

其次呢,日本人无法理解中国人来日本热衷购买的东西。奢侈品,难道中国没有奢侈品吗?至于买电饭煲,买酵素,这是广大日本群众最难以理解的。我听过好多日本人跟我说,在中国游客爆买之前,他们都不知道日本有这么高级这么贵的电饭煲。至于酵素,好几个日本人都问我,中国人买了干吗,因为在日本,酵素传统是用来洗碗的,并不是吃的……

还有像买奶粉买麦片买药,这简直就匪夷所思。日本人可挑剔了,他们对本国的商品都是各种挑剔,我昨天刚参加一个聚会,所有日本人对东京的空气怨声载道,我真想送他们到北京体验一下。他们不明白自己觉得稀松平常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日本这个民族的危机意识在媒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和国内想象得不一样,日本媒体并没有集中贬低中国游客或者各种不文明行为,最多的负面声音是“中国股价跌了,中国游客不会再买了”“已经爆买一年了,这个假期中国游客还会再来买吗”“人民币大跌,中国游客购买力将大幅下降”。

我曾经碰到过日本金融界的资深前辈,非常认真地问我,股市跌了会不会影响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也有动漫公司的女生说,听说中国游客都不买东西了,改去日本农场摘草莓了,这是为什么呢?

综合起来,就是日本的任何行业,不打算为中国游客做任何改变,因为他们搞不懂中国游客的需求,而满足好日本的国内市场,服务好老主顾永远是最安全的。又或者说,曾经从风光无限的经济高峰摔下来的这个国家,已经学会了必须更加谨慎,以不变应万变,坚持再坚持,活下来的就成了传奇,成了匠人精神,而死了的企业,就死了呗。

但中国人,中国企业,确实很“善变”,比如卖房子的变成卖墓地的,中国人大多觉得很正常啊,但是放到日本,这几乎无法接受。再举个例子,乌冬面、荞麦面、拉面是日本三大面,荞麦面店只卖荞麦面,或者大多同时卖荞麦面和乌冬面,乌冬面的店有时候卖荞麦面,但大部分只卖乌冬面,而拉面店,绝不会卖荞麦面和乌冬面,乌冬面和荞麦面店也绝不会卖拉面――就是这么有原则。

这么说起来,love hotel不接受游客也是可以理解的啦。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又变了呢?

上一篇:超越比特币的重大变革 下一篇:古代的撩妹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