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旱地糜子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24 04:46:51

靖边县旱地糜子高产栽培技术

[摘 要] 小杂粮产业是靖边县农业的特色产业,因其在生产中表现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种植方式灵活多样,并且所含营养丰富等诸多特点。历年来在我县南部山区大面积种植。近年因“合理膳食、粮油搭配、均衡营养”的饮食新观念被广大群众推广和接受。因此小杂粮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糜子做为靖边县的传统小杂粮作物,更加在餐饮、酿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 糜子 栽培 管理

[中图分类号] S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148-01

下面就旱地糜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地块选择

选择黄土丘陵山区的塬地、梯田地和小于15°的缓坡地。土壤为绵沙土、黄绵土、黑垆土均可,土壤熟化层度达30cm以上,肥力中上等。高产示范田宜选马铃薯或豆类作物茬口,避免糜子连茬或迎茬。

二、精细整地

耕翻应早进行。耕翻深度20~25cm耕后及时耙耱,碎除地表土块,防止水分蒸发。

三、科学施肥

1.基肥

翻地时亩撒施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顺犁沟溜施碳铵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或磷酸二铵10公斤)。

2.种肥

播种时每亩随籽溜施尿素5公斤。

3.追肥

糜子生长中后期,可选择阴雨天追施尿素7.5~10kg/亩。

四、种子处理

1.品种

就我县而言粳性宜选榆糜3号,糯性宜选榆糜1号为主栽品种,或可选择当地高产优质良种作为生产用种。

2.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晒种2~3天,既可增强种子活力和发芽势,还能借助阳光的紫外线杀死一部分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细菌,减轻某些病害的发生。将30%的糜子种子用开水煮10分钟,捞出晒干,掺入正常糜子种子中并搅拌均匀。

3.药剂拌种

播前用种子重量0.3%的“拌种双”拌(闷)种,防治糜子黑穗病。也可以用0.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五、播种

1.播种时间

就我县白于山区适宜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因气候差异适当调节。

2.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法,行距30~33cm。一般情况下播深以4~6cm为宜。墒情好宜浅播,深4cm左右,轻镇压或不镇压;墒情差时应适当深播,播深6cm左右,播后镇压。

3.播种量

播种量可以控制在每亩0.6kg左右,为了保证全苗,可适当增加播种量,但每亩不超过0.8kg。

4.种植密度

一般留苗密度以4~6万株/亩为宜。

六、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

糜子要及时进行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

2.间、定苗

当幼苗长到2片叶时进行间苗,苗距4~5cm,4~5叶时进行定苗,苗距5cm为宜。

3.中耕锄草培土

糜子生育期间一般中耕2~3次。第一次结合间苗进行,彻底清除杂草。第二次在拔节期进行,中耕深度5~6cm,清除杂草并进行培土,以防后期倒伏。第三次要在抽穗前进行,这次中耕可根据田间杂草和土壤情况灵活掌握。

七、病虫害防治

糜子主要虫害有蝼蛄、蛴螬,一般采用药剂拌种毒饵诱杀和药剂处理土壤等办法防治。糜子出苗后,如遭蝼蛄为害,可用麦麸,秕谷、玉米渣、油渣等做饵料诱杀。

八、适时收获

一般在穗基部籽粒用指甲刚好划破时收获为宜。人工收割最好在早晨进行,以减少落粒。收割后稍加晾晒,晒干明水后即可进行脱粒,糜子脱粒宜趁湿进行,过分干燥,外颖壳难易脱尽。

上一篇:辽细辛林间生产模式 下一篇:中路乡玉米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