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8的诱惑

时间:2022-10-24 04:43:40

试用腾龙SP AF 17-50mm1∶2.8 XR DiⅡ LD Aspherical [IF]

随着APS画幅传感器数码单反相机的迅速普及,各大相机及镜头生产商,在不断改进与完善原有定焦和变焦镜头的同时,更加大力度丰富着小像场的数码镜头群,而恒定F2.8大光圈的标准变焦头领域必将成为各厂商争夺的新焦点。腾龙AF 17-50mm1∶2.8无疑是加入其中的一支新生力量,俗话说,“革命”不分先后,伴随着数码单反相机在摄影领域中的革命,它能给广大的摄影爱好者带来什么样惊喜呢?

品质上乘

这是一只专门为APS尺寸规格影像传感器设计的数码标准变焦镜头,体积小巧轻便,却拥有专业级的恒定大光圈。将镜头拿在手上,并没有传统意义上F2.8恒定大光圈变焦头的压迫感,厂家标称的重量为440克左右,与350D甚至20D,30D机身搭配起来挺合适,整体重量虽然比想象中的轻,但用料应属考究,做工也丝毫不含糊,秉承腾龙统一的外型设计风格的同时兼具专业镜头精益求精的高水准,不愧为SP(Super Performance)系列中重要的一员,从镜头前端望进去,碧绿碧绿的像一汪清水透亮洁净,而宽大的变焦环转动起来手感良好,阻尼适中。镜头结构采用13组16片式,其中包含1枚LD低色散镜片,1枚XR高折射率镜片,以及2枚非球面镜片,滤镜口径67mm,原厂标准配备小巧的花瓣状遮光罩。

成像优异

将腾龙AF 17-50mm1∶2.8镜头装在350D机身上用17mm(相当于实际焦距的27.2mm)广角端拍摄红漆大门及排列成行的黄色门钉,最大光圈F/2.8时中央成像有着优良的表现,反差不错,而边缘成像与反差稍逊但亦属良好,令人欣喜的是没有发现任何暗角,实拍时深刻地体会到,当光圈收至F/4时边缘成像与反差便有了显著的提高,与中央成像相差无几,整体像质优秀,色彩还原准确,而逆光拍摄时,抗眩光能力强。但正如图中所示的那样,桶形畸变较为明显。当用长端50mm(相当与实际焦距的80mm)拍摄同样场景时,桶形畸变完全消失,基本没有什么枕形畸变,笔者认真比对过,无论中央还是边缘,两图在成像方面不分伯仲,这说明腾龙AF 17-50mm1∶2.8这只镜头在任何焦距段上有着较为均衡的表现。

恒定大光圈

如图所示,欲将精美的藻井或壁画记录下来时,由于当时的光线条件比较差,设定好F2.8的最大光圈并提高ISO参数,使得手持拍摄能够轻松完成。而7叶片圆形大光圈在突出主体的同时还能够很好地控制景深从而达到背景虚化平滑自然的梦幻效果,50mm端拍人像或静物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外加上它0.27米的最近对焦距离,亲近花花草草也会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只大孔径变焦镜头虽然没有超远距离的拍摄能力,但是却拥有最为实用的焦距段,无论是报道摄影还是人像风光都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任务。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镜头,它在突出便携性的同时也有些许不足之处。首先,在自动对焦时它的对焦环会跟着一起转动,并拌有“滋滋”的马达转动声,但欣慰的是合焦速度还是令人满意的。其次镜头由广角变为中焦的过程中,镜头前端会连同遮光罩一同向前伸出约2厘米,这使得镜头的防尘防水性能大打折扣。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比起优异的成像质量以及不到原厂同类型镜头一半的价格来,这两点小小的不足自然是微不足道了。

上一篇:从理光10到GR DIGITAL 下一篇:影像社区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