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gada综合征合并电风暴植入ICD的护理

时间:2022-10-24 02:58:26

Brugada综合征合并电风暴植入ICD的护理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电风暴;ICD;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 文 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6_048 0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0.06.37

Brugada综合征是Brugada两兄弟在1991年在NASPE大会描述的一个新的临床现象,即心电图 表现为右心前导联(V1_V3)ST段抬高,不完全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病人可因恶性心律 失常 而发生反复晕厥和心脏性猝死,这一系列表现称为Brugada综合征[1]。电风暴(ele ctrical storm)亦称交感风暴:系指24h内出现≥2次的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 ,通常需要电复律/除颤干预[2]。药物治疗对预防Brugada综合征的室速(VT)/室颤 (VF)发作无效,唯一治疗是植入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3]。现将我科收治8 例Brugada综合征合并室颤、室速患者,并植入ICD救治成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8月至2010年7月,我科共收治Brugada综合征患者8例,男5例,女3 例;年龄52~76(66.5±7.95)岁。其中合并RonT、室颤3例,合并尖端扭转性室速、 室颤2例;合并多形性室速3例。

1.2 治疗方法:入住CCU(重症心脏监护病房),尽快电除颤和电复律,及时静脉应用有效 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心电稳定后择期植入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2 一般护理

2.1 心理护理:患者因电击、阿斯综合征的发作,心理具有较强的濒死、恐惧感,通过与 患者交流、谈心,并请主诊医生为患者讲述本病的相关知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建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其恐惧心理。

2.2 病情观察: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应将患者置CCU,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 严密监测,床边备好除颤仪、人工简易呼吸囊及急救药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本病大多数 在晚上10:00至次晨8:00发病,这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人体心脏右室流出道前壁和间隔部 之间部位传导延缓,其可使迷走神经兴奋加重,不依赖于尖峰―平台形态的存在,心外膜 有意义的传导延缓可以引起J波,而ST段抬高,心外膜动作电位的缩短[4]。因此 ,在这段时间内护士应特别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如胸闷、胸痛及心电图的变化,如发现频 发室早(RonT)、短阵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协助医生给予 治疗及抢救的准备。

2.3 用药的护理:可达龙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目前抗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静脉注射时仅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注射器内不得添加其他任何药品,否则药效不佳 ;浓度超过2mg/ml,应使用中心静脉注射,我科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避免了因外周静脉留置容易发生的静脉炎。

3 ICD植入的护理

3.1 术前护理:(1)充分解释:由于ICD费用昂贵(8万6千元)、患者对ICD的效能缺乏了解,顾虑重重。护士 应耐心予以解释,使患者及家属明白植入ICD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主动配合医生治疗。(2)常规准备:按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前常规准备:①完成必要的检查(包括ECG、UCG、X线胸 片、E4A、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肝炎七项、IiIV、梅毒等化验),尤其注意病人的血小 板及出、凝血功能。②停用阿司匹林及其它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至少5天。③备皮:左侧颈 胸部及腋下。④做好抗生素皮试,术前半小时静脉应用抗生素。⑤更换手术衣。(3)禁食、禁饮4~6小时:因术中需麻醉科异丙酚诱导下麻醉,术前应禁食、禁饮4~6小时 。(4)安置ICD时应备好体外除颤电极片及与之配套的除颤器。通知麻醉科,确定麻醉人员及 药品。

3.2 术中除颤阈值测定的护理:检验ICD植入手术的成败关键在于测试ICD的起搏和感知 阈值以及除颤阈值。除颤阈值是指将室速、室颤转为窦性心律的最小能量[5]。诱 发心室颤动是最危险的程序,必需做好一切急救准备,测定时护理配合尤为重要:(1)备 好物品:测定除颤阈值前常规备用两台体外除颤仪、气管插管、吸痰机、氧气等;药品抽吸 好阿托品1mg、阿拉明1mg、NS 60ml+利多卡因0.1g备用及准备抢救车。(2)密切观察生命 体征的变化:连接好各项生命体征监测仪,分别接除颤仪、程控仪、心电监护仪的导联线, 导联要清晰,电极线用胶布固定,以防除颤时病人瞬间跳动而摆脱导联线影响监护效果。( 3)开通两条静脉输液通道,以保持输液通畅。

3.3 术后护理:(1)严密监护:患者术后回CCU,进行血压监测及床边心电图每日1次,了解起搏效果。注意心 率及心律情况,了解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ICD工作状况、ICD有无误识别或误放电等情 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分析、排除原因,保证患者安全。监护中若发现 VT和/或VF,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2)防止起搏电极脱位:术后患者平卧24小时,术侧肢体制动3天,以防止起搏电极脱位。3 天后可下床活动,术侧上肢只能在45°范围内活动,小能过度上举及外展,术后6周内避免 重物,以利于电极与周围组织紧密粘附。(3)切口扩理:术后切口无菌敷料包扎并定时更换,用0.5kg沙袋压迫止血6h,密切观察伤 口有无渗血、红、肿、痛,以及囊袋皮肤的颜色、张力,囊袋内有无积血;测体温3次/天 ,连测3天,使用抗生素5~7天,防止切口感染。(4)用药指导:术后患者要坚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得自行停药或减药,以减少VT、VF 的发生率及ICD电击次数,减少或消除误放电的诱因:如口服胺碘酮、阿替洛尔或倍他乐克 。向患者耐心解释坚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目的、注意事项,以取得良好配合。(5)心理支持:虽然ICD能迅速有效地转复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但 反复放电,患者可发生明显不适感,胸部有发热、触电甚至濒死感觉,且患者大多数是在清 醒状态下被电击,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和忧郁等异常心理。所以要告知患者ICD产生 的电量非常小,不会对人体有不利影响,多给病人以积极的暗示,向病人介绍成功的病例 ,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手术侧肢体避免过度外展上举,术后6周避免抬举大于2.5kg的重物;避免 电磁干扰(不能接近强电磁场和进行核磁共振等有强电磁干扰的物理检查和治疗);请病人 做好ICD放电记录,以便预测电池寿命;嘱定期随访,常规要求第1年隔月1次,次年每月1次 ,ICD预期寿命临近时,更应缩短随访间歇,并说明随访的重要意义,使患者积极配合随访 。在出现以下情况随时到医院就诊:①ICD每次放电后。②短时间内多次放电。③复律或除 颤无效。④其它异常和不适。此外,应指导患者严格按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并注意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原发性心电疾病,属心源性猝死( SCD)的高危人群,预后严重[6];在治疗方面,唯一能被证明有效预防Brugada综合 症发生猝死的措施是植入ICD。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识别,严密监护, 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工作;做好ICD植入术的术前、术后护理,防止ICD电极脱位、伤口感染 ;并做好出院指导、定期随访,保证ICD的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郭航远.新编心肌病学[M].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89.

[2]方丕华,张澍[M].第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54.

[3]刘文玲,胡大一.Brugada综合症诊断与治疗第二次专家共识报告概要[J].中国心脏 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19(4):254-256.

[4]李晓霞,郑渝娜,张辉.Brudada综合征一例的护理[J].护理杂志,2002,1 9(6):78-79.

[5]颜海莲,苏玉英,温小媚.植入式除颤器术中除颤阈值的测定及护理[J].岭南急诊 医学杂志,2007,12(4):314.

[6]陈翠芹,刘自安,毛秀建.Brugada综合症的急救与护理[J].全科护理,2009,7(7 ):1784.

上一篇: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 下一篇: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研究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