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型锉配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时间:2022-10-24 02:36:11

对称型锉配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摘 要:锉配是钳工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技能,能体现出操作者对钳工各项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如何又快又好地加工好锉配件,关键是加工工艺的制订,在拟订加工工艺前必须对锉配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介绍对称型锉配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关键词:对称型锉配件 对称度 加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G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0-086-02

锉配是指通过锉削加工,将两个或几个零件配合在一起,并使配合松紧程度符合要求。锉配件(指通过锉配加工出来的工件)的制作水平,能体现出操作者对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如划线、锯削、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和测量等掌握和熟练程度,并有利于提高操作者分析、判断、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各个级别的钳工职业资格鉴定、各级各类钳工职业技能竞赛中,锉配件的制作是主要的考核内容;在工厂实际生产中,锉配件的制作技能在样板、刀具、量具、模具制作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锉配件的形状是否存在对称中心平面,可分为对称型锉配件和不对称型锉配件两种,本文介绍对称型锉配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对称型锉配件的配合要求:在检查配合间隙时,要求能正反翻边调换配合方向,有互换配合间隙要求,且在调换配合方向后,尺寸和形位公差均应符合要求。要满足配合要求,就必须保证对称平面两边的尺寸和形状一致,即满足对称度要求。

1 对称度误差及其测量

1.1 对称度误差与对称度公差带

对称度误差是指被测表面的对称平面与基准表面的对称平面间的最大偏移距离 ,如图1所示。

对称度公差带是指相对基准中心平面对称与置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两平行面间的距离即为其公差值t,如图2所示。

1.2 对称度误差的测量

2 对称度误差对工件翻边互换后配合精度的影响

当配合件存在对称度误差时,在工件翻边互换配合方向后,会出现侧面产生台阶、局部配合间隙增大、工件歪斜、甚至出现不能配合的现象。

2.1 侧面产生台阶

如图4(a)所示,如果凹件和凸件都存在有0.05mm的对称度误差时,当在同方向位置上达到配合间隙要求(理论上可以达到零间隙),且两侧面是平齐的;而当凹件作180的蜂合时g停浚)所示,就会产生两基准面偏位误差和侧面产生台阶,其值均为 0.10mm。

2.2 局部配合间隙增大

如图5(a)所示,如果凹件和凸件两边都存在有0.04mm的高度差(即两边不等高)时,当在同方向位置上达到配合间隙要求(理论上可以达到零间隙),且两侧面是平齐的;而当凹件作180的蜂合时g停浚)所示,就会使有关配合面的配合间隙增大,图中Ⅰ、Ⅱ两处的间隙,从理论上来说,是在原有的间隙的基础上要增大 0.08mm,但在实际上有可能增大,也有可能缩小,这主要是因为形位公差的影响。

2.3 工件歪斜

如图6a所示,如果凹件和凸件的配合部分相对基准面A存在垂直度误差时,当在同方向位置上达到配合间隙要求(理论上可以达到零间隙);且两侧面是平齐的,而当凹件作180的蜂合时g停所示,凹件就会产生歪斜、且有关配合面的配合间隙增大、外形尺寸和形位公差达不到要求。

2.4 不能配合

如图7所示,如果凹件和凸件都存在有对称度误差时,当在同方向位置上达到配合间隙要求(理论上可以达到零间隙),且两侧面是平齐的;而当凹件作180的蜂合时r会出现 对称型锉配件的加工方法

在加工对称型锉配件时,为了减少对称度误差值,保证配合要求,可按下面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

(1)先加工形成对称中心平面的两个外形基准面,做为划线和测量的基准。

(2)先加工基准件(基准件是根据尺寸标注和方便测量来选择,基准件可以是凸件,也可以是凹件)以对称中心平面为界的一半形状,再以加工好的一半为基准,加工另一半的形状。

(3)先加工与测量基准面平行的面,后加工与基准面成角度的面,最后加工曲面。

(4)在加工配锉件时,应根据基准件的实际尺寸和配合间隙要求,来确定配锉件的加工尺寸。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加工对称型锉配件时,为了满足配合要求,应从保证对称度上下功夫,只有把对称度误差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才能保证工件能正反翻边互换,达到规定的配合间隙、外形尺寸和形位公差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汉蓉,张兆平.钳工生产实习[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

[2] 范崇洛,朱文明.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初级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上一篇:基于UG圆弧轴类零件建模与数控仿真加工应用 下一篇:继电保护隐形故障及改进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