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的简要发展及前景

时间:2022-10-24 01:51:58

财政学的简要发展及前景

摘要:社会的运行离不开国家,国家对资源的分配也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所以这就意味着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学科进行探究分析,和所有学科相比,最有比较优势的学科无疑是财政学,与此同时也充满各种挑战和突破。在财政学中,学者过去曾经在财政学中混入了公共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以此来充实财政学,但是这并不能满足现今瞬息万变的时态。所以说要想有突破就必须学会创新,培养创新性人才,不断地从学科的发展历程中学习和吸取经验和阅历,结合本土资源,纵观世界,提升对此问题的探究和重视度。

关键词:财政学;中国财政学;财政史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随着知识时代的不断发展,各学科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革新,中国的财政学也是稳步前进,但是对比其他学科,财政学还是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对财政人才的需求量,基于此,中国的财政学发展必须坚持走创新发展的路线,不断努力学习其他学科的可取之处,发挥自身存在的有利因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研究出有价值的成绩,以便能够更好的应对挑战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财政学科的发展优势与滞后并存

为了创新财政学,促进财政学的发展,必须重新规划财政学的发展方向和财政学人才的培养问题,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财政学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和发展缓慢的问题。对财政学的研究分析一直都是以财政本质作为核心,然后又划分出很多派别,派别之间又因财政的特性和本质是什么、财政的起始、财政和国家之间的关联以及财政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展开了争论。

实际上,这些学派除了在财政本质认识有些许差异外,对国家财政活动认识上分歧很小。将理论研究重点放在财政本质,势必影响对财政学其他重要领域研究资源的配置。近年来,财政学人关心财政本质问题少了,大学财政学教学基本上能够脱离财政本质理论的束缚。但与此同时,财政学的中国特色问题也提出来了。关心财政学向何处去的问题,首先要思考的是这些年财政学人到底做了什么。

财政学人关注现实问题,提出了许许多多有见地的观点主张,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看到财政学人贡献的同时,我们也毋庸讳言,财政学人所取得的成果与社会各界的期盼仍有不小差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思考中国财政学的发展方向问题。

财政学人不必怨天尤人。既然现实社会离不开财政研究,那么扎扎实实研究财政问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有意义的成果才是财政学人的正道。

中国财政学的发展需要解决好研究对象问题。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还需要解决好大学财政学专业的发展问题。一个学科的存在价值取决于社会需求。当一个社会不需要财政学专业人才的时候,也是财政学专业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财政学所面临的问题不是突然爆发的危机。它的问题是不温不火的,如果对当前问题不加以重视,那么有一天中国财政学人将不得不面对极为难堪的局面。

二、中国财政学的前景:人才培养与发展方向

财政学有着广阔的前途。财政问题相当复杂,影响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其中的诸多规律尚待进一步揭示,且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财政学人更深入的研究。

(一)创新人才培养关系财政学发展前景

一个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中国财政学同样如此。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财政学人后继有人,离不开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财政学的繁荣需要在财政学界构筑人才高地。招收财政学本科学生的大学已有八十余所,另外还有不少招收税收(税务)本科专业的大学。由此可见财政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充分。时代背景在发生变化,财政学理论也在持续发展当中。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直接决定着财政学人才培养的质量。财政学专门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市场经济有天壤之别。只有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有理想去处,财政学专业才能吸引到一流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财政学专业需要创新发展。传统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财税部门公务员和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传统就业去向正在发生改变。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应面向所有能用到财税知识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求面的变化,要求专业设置内容的更新。

(二)财政学发展要从学科发展史中汲取经验

财政学专业的发展要从财政学发展的历史学习。早期的财政学研究范围较广,这是财政学兴起的重要条件之一。从学科专业设置来看,一些大学的财政系除了现在所说的财政学专业之外,甚至还包括货币银行学、信贷、会计等专业。从研究方向来看,财政学专业还包括现在财政学界很少涉及的财务管理和投资。

为了使财政学得到更快的发展,必须要借鉴其他学科的长处进行学习,尤其是金融学和会计学,这两大学科之所以可以得到迅速的发展是因为其本身就跟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最主要的是积极主动的拓展和加大专业领域的学习。

1998年,大学本科专业调整,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合并成金融学。从此,金融学进入大发展阶段。金融学在区分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的基础之上,不仅巩固了原有的研究领域,而且大大拓展了研究范围。“公司财务(企业财务管理)”以“公司金融”的名义成为“金融学”的一个分支。财务和投资本来均为财政学的传统研究方向,但是财务和投资由于体制机制的变化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大的独立发展空间,推动了学科的独立发展。因此,学科的交叉性,决定了同一问题各个学科可以对此进行共同研究。

当然,财政学发展空间的现状不是其他学科挤压的结果。目前财政学发展现状的形成理解为财政学界自我放弃的结果。财政学研究对象甚至连财政部门活动都无法全部覆盖。财政学在发展中甚至放弃了财政部门管理的一些领域。而且,现实中财政职能被肢解。海关管理、国有土地、国有资源及国有经济等本来就应该在财政学深入研究的问题,没有在财政学界得到应有的重视。简单地说,只要是与政府收支活动有关,与政府资产负债有关的内容,都应该是财政学研究的对象。

“跑马圈地”是不能解决财政学发展问题的。政府预算本来是财政学的传统核心研究领域。但是,随着公共管理学专业的兴起,政府预算已成为财政学和公共管理学争夺的学科领域。这种学科之争是学科划分所致。学科划分与现实的冲突正在凸显。其中的问题,特别是转型期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个学科就可以应对的。许多问题的研究需要跨学科合作。对于财政学来说,如果学科的主要问题的研究主体已由或正由其他学科替代,那么学科发展势必受到严重影响。财政学人不能不对此加以警惕。能给财政学人以最大支持的莫过于更有特色更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对于未来财政学的发展,既有问题点也有机遇。财政学中发展最快的当属税收,税收的快速发展不仅很好地迎合了现代社会的各方面要求,也很好的创造了市场价值。假如财政学的其他分支派别可以像税收的发展一样可以迎合社会的需求,那么未来财政学的发展将不会存在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税收学的发展没有任何问题。实际上,这些年社会关注税收问题,更多的是与税收实务相关的问题,但仅仅实务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更深的税收理论研究,税收学最终也会误入歧途。

(三)财政学的发展需要整合本土资源、放眼世界,并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未来财政学的发展必须充分的结合现今社会的发展,从财政经济学中吸取经验,结合财政学所存在问题不断创新,同时结合我国财政改革的发展,争取从财政史中得到更大的突破。

近年来,国际财政学界非常重视行为财政学的发展,即将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引入传统财政理论,改变了部分理论发展的轨迹。中国财政学人既要关注传统财政理论,也要关注财政学理论的最新进展。原理总是相通的,制度选择则有不同的约束条件。不忽视不藐视国际财政理论的发展,中国财政学人才有可能做到用人所长,学习和消化先进研究方法,以解决本国财政问题为主要导向,推动财政学一般理论的发展。

过往财政学中过分的着重适应国家和政府的需求,而忽视了财政学在企业和个人方面的发展,想要得到更高效的发展就必须突破在这两点上的极端性。

实际上,政府与市场不是根本对立的。财政活动如不能实现政府、企业、个人利益的相互兼容,也是难以持续的。个人在财政制度的形成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个人是否拥有财政学专业知识,影响显然大不相同。财政学的发展还要面向大众,向大众普及财政学知识。

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现今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财政学应该着重研究一些重大的财政问题,而不应该单纯的去依赖国家政策或以此作为发展方向。

若此,财政学是长不大的。研究重大问题,的确是为了应对现实的挑战。但科学的发展,仅此是远远不够的。政策研究只是给财政学人的科学探索提供营养,为发掘规律形成理论提供必要的素材。财政学人的自信只能来自于研究成果。现实中,关于一些重大财政问题,财政学人或不研究,或研究不深入不透彻,自有人或组织去研究,如地方债、外汇储备、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国家或政府资产负债表、政府会计等问题。这些领域都已吸引了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专业的研究人员,不能不引发财政学人的深思。

综上所述,对于未来财政学的发展必须谦虚的学习和借鉴其他发展成功的学科,努力研究财政史,结合现存的问题,争取找出更好的路径,提高财政学的社会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对于一般的财政理论研究加以推动和鼓励,争取研究出科学适时的成果,推进财政学的快速进步,以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培勇.“一体两翼”:新形势下的财政学科建设方向―兼论财政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的融合.财贸经济,2002(12).

[2]潘贤掌.中国财政学向何处去之我见―兼与杨志勇同志商榷.当代财经,1998(8).

上一篇:奇诗妙吟揽趣 下一篇:浅谈数学课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