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码头计费系统流程优化

时间:2022-10-24 01:28:20

集装箱码头计费系统流程优化

当前,集装箱码头正朝着专业化、大型化方向发展,集装箱码头的计费系统等管理流程必须适应新形势,不断实现流程优化,以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本文以大连港湾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大港集箱)为例,分析集装箱码头计费系统的流程优化,以期为集装箱码头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1计费系统流程优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航运业的不断发展,集装箱码头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得愈加复杂和多样化,码头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这期间,各集装箱码头均把优化管理流程和建设科学高效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作为增强竞争力的重中之重。管理流程优化的具体内容涉及码头操作系统、船舶配载系统、堆场管理系统、设备控制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电子闸(大门摄像)系统、场站管理系统、财务计费系统、网上查询系统等多个方面,其中计费系统的流程优化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集装箱码头的计费流程是财务计费人员将采集到的用户信息通过过滤、分拣、批价、加载、合账、优惠处理、账单生成、收费和销账等一系列程序,最终完成计费业务处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仅依靠手工记账等传统方式或缺乏科学高效的自动化计费流程,将导致财务运行管理过程时间长、成本高以及客户费用增加、经营效益降低等诸多问题,从而影响集装箱码头生产及服务效率的提高。

从国内外运行良好的集装箱码头来看,计费系统流程优化一直是码头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集装箱码头不断更新企业运营理念,改进管理模式和运行方法,以适应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在该形势下,大港集箱迫切需要推进包括计费系统在内的管理流程优化,逐步构建科学高效的集装箱码头流程管理体系。

2计费系统的运行现状

自2004年9月成立以来,大港集箱一直致力于码头计费系统的流程优化,并在探索创新中不断达到实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大港集箱计费系统在计费、汇总、查询、提取、数据等方面的功能得到很大改进,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但随着船方计费方式及结算要求不断更新,大港集箱在计费系统管理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逐步凸显。这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系统功能不完善,计算、统计、查询等基本功能以外的管理功能尚显不足;现有计费数据分散,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制作船方账单时,系统有时无法自动提取相关数据和自动生成账单,导致某些特殊费用需要手工增减,并且在生成账单时存在重复劳动、手工制作等情况。鉴于此,大港集箱迫切需要系统化分析、改善计费业务流程,以适应新的市场竞争。

3计费系统流程优化的实施

3.1流程优化的思路

(1)实现计费系统流程再造。计费系统流程再造是计费流程优化的关键过程。该过程通过分析集装箱码头现有计费系统的弊端,去除程序烦琐、职责交叉、目标不明的流程,将效率低下或可以协同的流程进行整合,化繁为简,提高可靠性,减少随意性,从而实现计费系统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2)引进先进计费信息系统。计费系统流程优化与信息系统技术提升密不可分:一方面,优化的流程需要更快捷、更准确的信息系统来支撑,同时也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提供的技术支持逐次生成各种指令,有序指导计费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先进的信息系统本身就是集装箱码头业务不断扩大的现实需要,信息系统技术提升能不断促进计费流程优化。

(3)强化计费部门全员培训。不管是优化的计费流程,还是先进的信息系统,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业务操作人员来使用和维护,这是打造先进国际集装箱码头的根本保证。

3.2流程优化的具体方案

在码头计费的实际操作中,由于装卸船舶时对某些集装箱的特殊操作或者因装卸方式等的不同,使得这部分集装箱不能按照相应箱型计收装卸费,从而出现手工计费和无法自动生成账单的现象。例如,集装箱特殊费用、固定船舶设定多个协议费率、按特种箱计费的普通箱以及成组框架箱等均不能按照相应箱型进行统一计费,如果能对之加以改进,则可有效提升集装箱计费的效率和准确性。

3.2.1集装箱特殊费用

目前,大港集箱在装卸船舶过程中产生的冷藏箱倒箱的电费和堆存费以及大件货物的装卸费和工时费等均无法在系统中自动生成,在核算时只能将总金额手工录入系统,然后将各项费用明细制成电子账单。此类费用在大港集箱的船舶作业中占很大比重,以2011年1―6月为例,该码头产生倒箱费的船舶有185艘,其中产生冷藏箱倒箱费的船舶占80%。计费人员在核算此类费用时,需要通过查询操作部的集装箱码头控制系统,核算出每个冷藏箱的费用金额,这就需要计费人员先将查询数据录入表格,然后比照船方账单手工制作账单。可见,手工制作账单的方法不仅十分烦琐,而且难以保证账单结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为减轻费收核算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计费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建议借鉴货方计费的应急收费项目解决方式,在计费系统中增加冷藏箱倒箱计费模块。计费人员只要将大件货物的各项装卸费用或冷藏箱倒箱的各项费用增录至此模块中,系统即可自动生成与装卸费账单相同的电子账单,其好处在于:不仅有利于提高船方账单的计费效率和准确性,而且有助于后期费用明细查询、费收项目统计等操作;另外,在核算船方账单的过程中,能有效减少稽核人员的工作流程,降低劳动强度,从而便于码头将费收监控工作的重点放在稽核人员审核账单之后。

3.2.2固定船舶设定多个协议费率

以地中海航运公司的地西线为例,从2011年4月20日起,该航线每月有4个班次靠泊大港集箱,所运集装箱中有大量国际中转箱和内支线转码头出口箱,涉及公路、转码头、国际中转等多种运输方式。不同运输方式下的装卸费率各不相同,但在生成装卸费账单时,系统无法对不同费率进行自动核算,其中转码头箱和国际中转箱的费率均需手工操作,不仅降低账单核算的流畅度,延长计费时间,而且影响系统后期箱量统计的准确性。

为避免手工增减费用产生的问题,可针对特定船舶设定特殊费率,在系统中增加多个协议费率核算功能,其设定前提是结算单位为同一船公司,若系统能针对不同的运输方式核算出相应的费率,便可自动生成对应箱量的装卸费账单。

3.2.3按特种箱计费的普通箱

在原有计费系统中按普通箱计费的集装箱,由于在装卸过程中出现角件变形等情况,码头只能采用开丝作业。在计费时,此类集装箱需按超限箱的费率计收装卸费,但目前在大港集箱的计费系统中不能对箱型进行手工更改,导致在计算装卸费时需要手工增减费用。针对该问题,可在集装箱箱型预约信息模块中增加特种箱操作(开丝作业)标记,以便对箱型进行手工更改。为区别于正常的超限箱,可将采用开丝作业集装箱的箱型设定成特殊标记(如开丝标记)。在计费系统中,开丝箱除装卸费按超限箱费率计收外,其他费用均与普通箱相同,在结算完装卸费之后,便可手工切换到原始箱型继续计费。

3.2.4成组框架箱

计费员在计核进出口空箱装卸费时,常常遇到成组框架箱的情况。在核算成组框架箱的装卸费时,通常需要先清除这部分箱量,然后再按照成组框架箱组数和普通箱费率进行手工核算。例如,假设计费系统中20英尺成组框架箱的数量为36个,4个1组,共计9组,即按9个20英尺普通箱计算,得到36个成组框架箱的装卸费。若能在计费界面中设定每组框架箱捆绑空箱的数量,用空箱数量除以每组框架箱的空箱数量,得出框架箱的组数,然后用组数乘以相应箱型普通箱的装卸费率,即可得出相应成组框架箱的装卸费。

(编辑:曹莉琼收稿日期:2011-09-15)

上一篇:组合式集装箱冷库的应用 下一篇:我国铁路集装箱重载车辆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