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了20年的亚运“京广号”即将进站

时间:2022-10-24 12:13:20

20年前,北京唱响《亚洲雄风》;20年后,中国与亚运会《重逢》

20年的时光,可以改变什么?20年可以让一座城市面目全非,可以让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长大成人……时光倒退到1990年,那一年,因为亚运会的到来,憨态可掬的熊猫“盼盼”、并非主题歌却传唱甚广的《亚洲雄风》、来自雪域高原的圣火、 开幕式上气势宏大的团体操,一一构成亿万国人对那个年份的集体记忆,也让每一个热血沸腾的中国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

如今,亚运会的圣火,又将在广州熊熊燃起。从北京到广州,从1990到2010,从熊猫盼盼到乐羊羊,从振奋人心的《亚洲雄风》到中英文结合的《重逢》,20年的时光里,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年的变迁无法一语道尽。

行驶了20年的亚运“京广号”即将进站,这一次,广州将带给我们怎样的亚运记忆?

大红大紫的明星一只叫“盼盼”的熊猫

1990年6月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方北新村的庞家生了一个女孩,名叫“庞盼盼”,这位此后成为中国著名体操运动员的小丫头当年得名,就是因为那只吉祥物熊猫 “盼盼”实在太火了。

北京亚运会期间,手持金牌作奔跑状的“盼盼”几乎天天出现在全国各家报纸、电视台上,同时也深深地印在了大部分中国人的脑海里。盼盼的原型是一只来自四川的熊猫 “巴斯”。1990年,“巴斯”应亚运会组委会邀请赴北京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相关活动,自此摇身一变成了亚运会的吉祥物,从那时起开始扬名世界。“盼盼”的设计师刘忠仁回忆:当初他决定让熊猫手举金牌,是因为“大家是来参加比赛的,不是来玩的,当然要争金牌了。

一举成名后,这只熊猫的蹿红速度让人咂舌。“盼盼”这个金字招牌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商品之上,从儿童服装到家用电器,从食品饮料到运动装备,几乎无处不在。上世纪90年代,从盼盼身上,可以窥见当时市场经济生命力之旺盛。直到今天,“盼盼”两字仍然活跃在中国市场经济大潮中,“盼盼”安全门和“盼盼”食品依旧成为各自领域内的金牌产品。

2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早已今非昔比,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让全世界认识了中国。亚运会的任务也从推广一个国家的国力转而到了宣传中国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广州亚运的吉祥物有五个,为历届亚运会中数量最多。形象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分别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和“乐羊羊”,合起来就是“祥和如意乐羊羊”,寓意广州人民以积极乐观、昂扬进取的精神面貌,迎接亚运盛会的到来。

忘不了的歌昔日的《亚洲雄风》,现在还会唱吗?

北京亚运会会歌是啥?《亚洲雄风》!30岁以上的绝大部分中国人能够张口就唱。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20年前的北京亚运会,除了熊猫盼盼,最令人难忘的就是这曲振奋人心的《亚洲雄风》。其实,《亚洲雄风》只是该届亚运会的一首宣传曲,真正的北京亚运会主题曲名字叫做《燃烧吧,火炬》。可是因为《亚洲雄风》实在太脍炙人口了,影响太大了,以至于《燃烧吧,火炬》被大家遗忘。

曲作者徐沛东把这首歌走红归结为时代的背景,“经历了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未来究竟向何处走,这首歌唱出了国人心底的呼唤。”

有趣的是,当时徐沛东写歌的酬劳仅有500元稿费和一瓶二两半装的泸州老窖。

对词作者张藜来说,这首歌最让他得意的不是歌词,而是歌名。歌名起初叫《亚洲雄狮》,但领导和专家考虑到,“雄狮”喻指中国,作为主办国,自我色彩过于浓重不太合适,于是要求更改歌名,张藜灵感乍现,将“雄狮”改为“雄风”,获得各方一致好评。

20年后,广州亚运会主题曲将会以何种形式打动亿万观众?目前,亚运会会歌MV《重逢》已经编排好。随着毛阿敏、孙楠深情的歌声响起,这部长3分40秒的MV将广州全新的风貌进行了描绘,令人耳目一新。而在开幕式上,亚运开幕式主题曲《日出东方》将隆重登场。韩国歌星金贤重将受邀登场献唱,届时与其一同演唱的还有3名中国歌星。

有种观点认为:广州亚运可能在诸多方面都超越北京亚运,但在歌曲的影响力上却难以超越《亚洲雄风》。的确,尽管20年后宣传歌曲依然由徐沛东操刀,但超越《亚洲雄风》基本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齐心协力的全民集资1990年,你捐款了吗?

1991年,江苏建湖县湖中小学12岁的女学生颜海霞把家长给的1.6元压岁钱寄给了亚运会组委会,这是亚运会收到的第一份捐款。举办北京亚运会总共需资金25亿元,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开工不久又赶上国家紧缩银根,建筑材料涨价,6亿元的资金缺口需要社会集资。“人人关心亚运,人人为亚运出力”的口号响彻全国。“今天你捐了吗?”一度成为当时的流行语。

据赛后统计,有一亿多人次向亚运会捐献了资金和物资,集资总额达到了7亿元。全国个体劳动者协会捐款2050万元,建造了位于木樨园的“光彩体育馆”。而北京亚运会让北京创造了一个新的地理称谓――― 亚运村。而且,利用举办亚运会的契机,北京城的立体交通就此搭建起来,并拓展了城市的空间。

20年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不需要举全国之力,全民集资办亚运了。广州亚运会总投入1200亿元,可以举办5次南非世界杯,如果跟1990年亚运会27亿元的投入比起来,即使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广东亚运会的投入也与20年前的北京亚运形成天壤之别。

不过,根据广州亚组委方面公布的账目,直接用于亚运会的只有100多亿元,其余超过1000亿元的投入都用于城市建设、服务配套和改善环境等方面。随着亚运会开幕日期的日益临近,一个全新广州形象,正在人们的期待中显山露水:亚运会的53个比赛场馆即将闪亮登场;新城市中轴线上地标“七星拱月”;曾经见缝插针的城中村“握手楼”变身为规划整齐的新住宅楼;夜广州如白昼一样璀璨夺目……“到2010年一大变”的目标在广州实现了。

关于亚运会的那些记忆碎片

20年前当那场让每个中国人无比自豪的亚运会来到中国时,我只是一个6岁的小姑娘,小到远远不懂得亚运会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中国人的意义有多重大。所以,关于北京亚运会的记忆接近空白,如今,广州亚运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在童年记忆中细细搜索,发现还有不少记忆碎片,跟亚运沾上了边。

印象最深的自然是熊猫“盼盼”。那年上海的姑姑去北京玩,给我带回了第一个毛绒玩具,就是那个憨态可掬的“熊猫盼盼”。当我第一次将那个拿着金牌的盼盼抱在怀里时,那份欢喜雀跃的感觉,将我小小的心填得满满当当。这个质量一般的毛绒玩具曾是我童年最喜欢的玩具之一,每次抱着盼盼出现在一群拥有盼盼徽章的小伙伴中时,他们羡慕的表情曾经让我小小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前段时间回家时整理柜子,从角落里翻出一堆小时候的玩具,其中就有那个盼盼。20年的时光对于它而言,是在是太长了,昔日洁白的绒毛掉了,肚子部分还黑了大片。我把它拿给表哥的儿子,试图让他感受我当年的快乐,小家伙看了一眼,大约是嫌它太过陈旧,碰也不碰,就跑到一边玩他的遥控赛车去了。

除了熊猫盼盼,还记得那一年,我刚上学前班。有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号召我们给北京亚运会捐款。那时的我,不懂得亚运会是什么,只知道这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其重要性不低于学雷锋做好事。当我忐忑不安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和奶奶的时候,妈妈二话不说就给了我一元钱――记得那时,跟妈妈要一角钱买话梅吃,都要软磨硬泡很久。奶奶硬是从她卖鸡蛋攒下来的一堆硬币中,凑成1元钱给了我。上学路上,我把那些钱紧紧攥在手里,生怕弄丢了,并在课堂上第一时间交给了老师。

还记得夏天的傍晚,爸爸会搬出电视机和卡拉OK,在院子里办起一个露天的家庭演唱会,《亚洲雄风》是每次必唱的曲目。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首歌跟亚运会的关系,只是觉得它的旋律很好听,每次唱起来都让人心潮澎湃。

一转眼20年过去了,当初不知亚运会为何物的小丫头已经做了3年体育记者,即将启程去广州采访,不知道那座有着温暖气候的南国城市里,有着怎样的激情与惊喜。我想,对于经历了奥运盛况的国人而言,恐怕在亚运会中能找到的,更多的是对于20年前红极一时的亚运元素的怀旧与追忆。不过,在今天见多识广的人们,却更有理由怀念当年的这些质朴、简陋、热情和单纯的珍贵。(夏静虹)

上一篇:前深足老总否认已遭协查 等 下一篇:丁伟:我是军人,服从命令听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