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法论的角度初探写景文的阅读教学(下)

时间:2022-10-24 12:01:18

从方法论的角度初探写景文的阅读教学(下)

二、运用方法找点训练,自主赏析

下面以几处诗文语段为例,找点训练,自主赏析,从检验的层面来看写景文段的指导意义。

1.以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赏析诗中写景的句子。

首先从语言运用美(用词的角度)来赏析景物的特点美:“折”体现了边塞北风的狂暴猛烈,“八月”体现了边塞雪下得早,天气异常寒冷。“千树万树”则体现了天异常寒冷,雪下得大而猛烈。同样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o手法,把雪压枝头的景象比作梨花盛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边塞风光的绮丽壮观,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情怀,符合诗人一贯的边塞诗风,情景交融,令人感动。诗的前两句从正面描写边塞风光,中间的“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则通过写雪花浸湿了帐幕,白天穿着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将军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户的铠甲冷得难穿上,从侧面衬托了边塞天气的寒冷。诗人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出戍边生活的艰苦。

2.以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例,分析小说中景物描写的段落。

虎妞怀孕,一家人全靠祥子拉车挣钱。课文中节选的这一章正是祥子在天气变幻无常的情况下,拉车挣命的情形。课文中第一段的第一句就从正面对景物进行了描写: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

“天热得发了狂”与“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两个短句分别体现了描写的语言运用美:前一个短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天气人的情绪,生动地体现了天气炎热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后一个短句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天气炎热的具体程度,侧面衬托了祥子憋闷的心情。第二段中除了“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是正面描写外,还选取了柳树、枝条、便道上的尘土这些自然景物从侧面衬托天气的干燥、炎热、憋闷的特点。

描写从暴雨将至到暴雨如注的过程时,除了体现景物特点之外,作者还非常鲜明地展现了写景的层次:先写雨星,接着写雨点、雨道,然后写雨瀑,最后写一个水的世界,生动地呈现出暴雨将至到已至的全过程,写出了天气的变幻无常与异常恶劣。这样的烈日与暴雨隐喻了祥子的生活状态――水深火热,从而起到了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

3.以晏殊的《浣溪沙》为例,分析词中的景物描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词的下片抓住了暮春“花落去”的特点,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比惋惜之情;又抓住了暮春“燕归来”的特点,暗示了尽管花的落去让人无限伤感,但又有似曾相识的燕子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香径”抓住了暮春时节花香氤氲的特点,给词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渲染了一种美好而诗意的氛围。

当教师对阅读教学有了全局意识,学生的语言表达基本有了层次之后,教师再根据年级特点和班级的具体学情,结合文段鲜明的特点,具体到每节课中有侧重目标、有系统层次地训练,阅读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赏析能力肯定会相应地提升。

当然,举一反三,景可以这样赏,也可以从这些角度去写。这样从语言的赏析到语言的运用就达到了《课程标准》中最基本也最核心的要求:准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相信初中三年乃至于高中涉及到写景文段的赏析与写景的“哲思类”习作都可以从这些的角度去从容面对,从而收到高效阅读、高效创作的效果。

上一篇: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探讨 下一篇:初中英语合作学习“主体缺位”现象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