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分析

时间:2022-10-23 11:46:06

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分析

摘 要: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综合自动化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电力调度智能化得以实现,实践证明,其在提高电网安全性、经济性及稳定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 A

一、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充分的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遥测、遥信、遥调、遥控、遥视的五大功能。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电网中,采取电网存取数据的越来越多,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向智能化发展,面对我国幅员辽阔的现状,电网的覆盖面积也相当的大,电网的规模也由此很大,所以,面对如此巨大的电力调度系统,必须采取一个有效的控制方法,才能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常的运行。

二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内容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由调度总站、通信设备和厂站端三个部分组成的,厂站端又可以分为电厂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另一方面来说,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又是最核心、最主要的调度总站系统。它的任务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地运行,保障电力能量的质量,进而保证电网经济稳定运行。

三、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框架

现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大多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的体系架构。它的特点:提供系统开发运行一体化的运行环境;提供分布式系统的运行接口,扩大运行系统的范围;按照需求自动分配功能任务;多样化的功能任务;多元性和选择性的系统配置;统一透明的操作系统平台;配置的灵活性,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伸缩性;开发接口统一提供,支持二次开发和跨系统平台,缩短系统的开发进度。

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探究

(一)自动化平台存在着差异

我国当前的电力自动化的系统平台存在着差异,我们在进行电力调度的时候,所建立起来的调度平台主要是基于计算机的平台之上。有很多的用户为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实现其稳定以及高效,我们采用RISC的结构进行电力的调度,但是有时我们为了整个方便需要运用CISC的架构。我们在进行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问题,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扩容和升级以及更换。

(二)电网模型的多变问题探究

在电网的电力调度系统中,不断增加变电站或对变电站进行改造,在构建整个自动化的系统中,我们需要对整个电力调度系统进行建模和数据处理,这些将会造成整个调度系统的维护性容易出错,所以为了整个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问题以及经济性,我们要对电网模型的多变问题进行探究。电力调度是进行电网监视功能,实现其系统的自动化,就需要对电网的模型进行改造以及补充,我们在开始建立整个模型的时候,首先要完成单元的画图,并且在数据库中进行记录,将单元间进行连接,以及图形设备和数据库的关联。在整个电力调度系统中,对于变电站的扩容,在扩容的过程中要对整个自动化的系统进行一次性的绘图、建模等,其工作量非常大,需要进行电网的监控,所以我们在整个自动化系统的日常维护的时候,要解决安全的隐患就要实现监控。

(三)电力调度集中控制功能的高要求

对于电力系统的调整过程在要对集中控制功能提供非常高的要求,我们要在电网系统中实现电力调度的调整要满足整个数据库和电网模拟的一致性,由于当前的电力调度系统的所有功能的实现,都是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之上的,在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系统中,实现数据库和电力调度的一致性是不可能的。由于其电力调度的模型存在着多变性,所以我们在对电力调度的系统的控制功能的要求要不断的提高。

五、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一)平台的一体化

电力调度的平台是建立在计算机平台上的,所以,由于计算机操作系统上存在很多的选择,所以,电力调度也存在很多的选择,并且攒在很多的差异,数据平台存在于电力调度系统的平台中,在众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要求我们选择不同的系统,这对于我们平台的一体化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实现平台的一体化,我们通过中间件耦合的方式来实现信息的交换,采用最多的中间件是OMG和CORBA的中间的对象,这些中间件能够很好的解决跨平台的问题,能够起到良好的通信能力,并且对信息具有很大的可扩展性,对于降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差异性,我们要采用一个标准的数据接口来满足电力调度的系统平台的要求,从而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平台一体化。

(二)电力调度图模的一体化

随着我国电网的不断改革和进步,电网在我国的规模不断加大,覆盖面积逐渐推广,这就要求我们对电网的电力调度有很好的数据控制系统和网络模型库的系统,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电力调度,在电力调度系统中,建立一个比较常用的图库模型可以效地提高电力调度系统的工作效率。在整个电力调度系统中,通过图库模型系统的一体化功能实现模型的建立,从而为电力调度的一体化提供有效的支持,建立图库模型的一体化是电力调动自动化中实现电力调动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下图是图库模型一体化的模式图:

(三)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功能的一体化

在二十一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力调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要实现电力调度的一体化和功能的发展,就必须达到对数据库和图形以及其他资源的共享,才能真正的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功能的一体化,实现功能一体化需要一些中间件的参与,我们可以通过安装节点机等,灵活的配置在整个电网中的应用模块,而中间件是整个电力调度系统中应用模块的前提基础,从而实现功能的一体化。

(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接口一体化

对于各平台的差异,我们要实现一体化可以采用标准的数据接口,以便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传送,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电力系统都是通过接口进行对数据的访问和资源服务的查询的,所以为了更好地为电力系统各平台提供读访服务,通过访问的过程中,对接口服务进行筛选并记录,通过技术的层面得出偏离报告,并通过纠正和实验报告和采购的方法提供可靠的报告,并且利用保证归档技术确保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的安全性,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五)电网能量管理及调度员培训仿真一体化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网商业化运营的深入开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调度和控制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提高电网安全、稳定、优质和经济运行水平,能量管理系统(EMS)和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TS)作为电网调度中心中两套重要的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已经在实际的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其中,EMS系统主要用于电网监控和调度辅助决策,可以使电网调度由经验型上升至科学的分析型。而DTS则主要用于调度员培训、运行方式研究和反事故演习等。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以往的EMS系统和DTS系统是两个科研课题,分别独立进行研制开发。用户使用时,需要掌握和维护两套系统,人机界面风格不一致,分析计算结果不尽相同,不同数据库之间通过数据接口相联,使用维护十分不便,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实用性。近年来,随着EMS和DTS系统应用的普及,人们逐渐认识到两者应是一体化的,迫切需要研制出电网能量管理及调度员培训仿真一体化系统,该系统集EMS和DTS应用于一体,不但数据库和图形一体化,而且计算程序一体化,无冗余,实现了真正的一体化设计和一体化编程,用户只需维护一套系统,所有应用就可以正常进行。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对电力供应的需求量,我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越来越关注电力系统的建立与完善问题,并就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及资金支持,从而为电力系统输电、发电、配电等环节的优化及改革提供了可能,也为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如振,朱瑞杰,田志磊,等.一体化IP调度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2,32(7):71-75.

[2]张旭,李晨曦,张帆,等.电网调度一体化运行维护平台的开发与实现[J].电力系统通信,2011,32(12):15-18.

上一篇: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供热系统动力设备节能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