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生错别字状况的成因

时间:2022-10-23 10:36:12

也谈小学生错别字状况的成因

摘要: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任务。但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识字写字时难度较大,在平时写字和运用字的过程中错别字现象较为严重,本文深度分析了小学生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小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 错别字 状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204-01

小学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出现错别字现象,是各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汉字本身的原因,有学生方面、还有小学语文教材方面的原因等。

1 汉字本身的原因

汉字本身的原因概括起来说,就是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比较复杂的认知,致使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现象。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结构复杂,是表意文字,一般是由字音、字形、字义三部分组成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分析小学学生错别字现象出现的原因,即汉字本身的原因时,首先从汉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来分析。

1.1汉字字音方面

汉字的字音教学是小学生识字的基础。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是小学识字教学的重点。

因此,汉语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很重要。“学会汉语拼音”是我们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对汉语拼音的总体目标要求。在小学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教师要把教会学生汉语拼音,让学生能读准汉字拼音的声母、韵母、音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还要使小学生能准确地流利的拼读音节,会正确的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掌握大写字母,熟练记忆《汉语拼音字母表》。能通过拼读汉语拼音而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最终达到学会独立的读字、识字。然而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生却不能熟练地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拎着清香的茶水”这里的“拎”字极大部分学生都会读错,读成了“līng”,即使教师在黑板上几番纠正,标注拼音“līn”,仍然有不少小学生还是读错“līng”音。这些都表明了小学生汉语拼音没有学好,和在教学中教师的关注度不够。

汉字中还有很多读音相近的汉字,汉语语法上将其称为音近字。其中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如“王、汪”,有的字形完全不同,如“此、刺”,有的是形近字,如“戊、戍”,等。所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把小学的字音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教会小学生汉语拼音及教会学生认读汉字的正确的字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果,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水平,从而减少小学学生错别字现象的出现,。

1.2汉字字形方面

中国的汉字的数量是非常多的,可以用“万”为单位来计量,并且每个汉字各不相同,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形体。观察收集到的材料分析,小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汉字过程中,经常将汉字的形近字混淆,或是将汉字的部分写错,这也是小学生出现很多错别字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汉语中有很多字的读音和字的意义,完全不同,但是汉字的形体却非常相似,如“已”与“己”,“末”与“未”。还有很多汉字他们的笔画繁多,结构复杂,小学生学习后也很难记住它们的字形,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要切实关注之。

1.3汉字字义方面

汉字的字义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的核心,要想达到减少小学生书写过程中产生的过多错别字,必须教会小学生正确地理解汉字的字义,只有这样,才 能发展小学生自己的语言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运用汉字的读写能力。我们汉字的特色之一,是汉字中有较多形声字(形声字是指由表示字义的和表示字音的两部分偏旁组成的字,从汉字的起源探知,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不断演变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形声字的字义是不同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上极容易出错。例如,形声字“返和反”,“反”的基本字义有翻转、颠倒,“返”的基本字义是回,归,就是往返的意思;“反”还有抗拒、类推、抵制等。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汉字的字义、字形各方面的特点,设计运用有效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小学生去正确领会汉字、词的意义和具体应用方法。教学实践证明了,从汉字的字义方面着手讲解汉字,在教学中会得到良好的识字教学效果。

2 小学生自身认知特点的原因

小学语文教学的识字写字的主体是小学生,所以,从小学生的自身认知特点的角度,探寻小学生的错别字的形成原因,是非常有价值和可行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认识汉字的方式是不同的,视觉型的认知方式是小学生认识汉字的主要方式,教育心理学曾指出:小学生识记汉字字形的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泛化阶段;初步分化阶段;精细分化阶段。小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要学会精细的区分汉字形近字是不容易的,这是由小学生在认知汉字方面的以上三个阶段的特征所造成的。同时,小学生也容易受到所习得知识,学习方式的迁移和同化的影响。如小学生在做作文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将“今天”的“今”错写成“令”,“冷”字错写为“冫+今”,这些出错原因应归咎于迁移方面的负迁移,

并且,遗忘也是小学生不能正确识记汉字的一个重要原因,小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快遗忘得也快,这是由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所影响的,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遗忘指不能认知或错误的回忆已知。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人的记忆中的遗忘规律做了大量研究,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这个规律他用曲线来形象说明,该曲线被人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单通俗地说,就是人类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所以小学生对学过的汉字,教师要经常督促反复复习,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个体差异,设计有效地敦促方式,让小学生能够掌握已学过的汉字,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3 小学语文教材方面的原因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组成,都是由专家精心筛选的文章而编撰的,入选的重要依据是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性,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落花生》,这三篇课文的主题思想是一致的,就是生活的启示,这单元的学习主题就是从生活中得到一些启示。这种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方式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确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对小学生的识字教学的学习就有诸多不利。同时,汉语的汉字特点是很显著的,音、形、义三方面的掌握和理解,教材的内容编写没有考虑周全,像:汉字的一字多意等。

参考文献:

[1]刘济远.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类比的运用 下一篇:实例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