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自主性的促进研究

时间:2022-10-23 09:08:30

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自主性的促进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当今我国高校体育课堂依然存在教学方式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性差,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阻碍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行和实施的因素。只有不断探究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才能更好的巩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课 自主学习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推行的障碍,体育课堂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贯彻始终。本研究旨在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提高体育课学习的自主性。

一、大学生体育课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读、听、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1]。由此可以定义体育课中的“自主学习”是指:在体育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定学习目标、练习内容和方法,通过自我监控练习过程和及时评价练习结果等方式,最终实现学习目标的体育学习[2]。

(二)大学生体育课中自主学习的价值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探究式学习更是得到了大力的提倡和普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最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学习不仅可以加强创新意识,强调亲身实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科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发展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在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进程中完美结合。

(三)自主学习的特点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灵活运用个人知识的学习方式,与一般意义上的学相径庭。其基本特征是主体性、主动性、有效性。把学生作为“自我教育活动和发展”的主体,能够让学生从内心树立“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的理念,从而更好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发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实践

(一)以学生为主的课内教学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将课堂还给学生。体育课更是如此,运用探究式合作性学习法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学生的需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仍然需要给予示范讲解和纠正动作。教师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指导作用,应该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3]。

(二)以任务为中心的课外教学

随着网络的发达,学习信息的来源已经越来越多元化,网络上近来火热的“微课”、“慕课”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打开网页搜索就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课下作业的形式,以不同任务下发给不同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再次上课时,学生展示,教师检查。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学习,从中不仅得到知识和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想要让学生成为知识研究的主体,要从“填鸭式教学模式”向“自主研究学习”转变[3]。体育课堂想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的思维过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性教学不容易组织,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安全方面有一定的隐患。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教学中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和运用。同时让学生们学会进行思维锻炼,多运用专业术语。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我国大学生体育教育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师的辛勤指导下已经初见成果。研究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已经在教学模式上推陈出新,运用自己所学让学生更好的发挥个人主动性,在探究式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发挥和展示自己。提高大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的自主性,首先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设备和信息网络组织教学。在课堂展示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动作,并进行教学评价,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

(二)建议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合理定位,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主动扮演助手、参谋、顾问的角色,为学生解答疑惑,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传授的更主要的是方法和技能。同时,教师应考虑全面,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多的空间,不要“喧宾夺主”,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发挥空间,发挥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

[2] 吴本连.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5:1-17.

[3] 范占江.大学生体育课堂探究式学习探讨[J].科技世界.2013.29:27-29.

[4] 国良.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45-246.

[5] 王静琼,张卫,朱祖德.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培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29(01):196-198.

上一篇:技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深化素质教育 下一篇:给毕业班孩子家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