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苗求师

时间:2022-10-23 07:19:11

一、夏青苗去拜师傅,人家不收他

今个,夏青苗到农业社里拜师傅。在没来之前,他就把师父的根根底底打听的很清楚。

师傅是个牧羊员,叫杜俊峰。因为村里人都尊敬他,不愿提名道姓,大几辈小、几辈的庄亲,都叫他杜大叔。杜大叔今年五十七岁,从七岁起到眼下,没有一天离开过羊群。苦挨了,罪受了,浑身的本事也练出来了。庄里人都说他的肚子是万宝囊。多瘦的羊儿到他手里,过不去一个月,保管让它膘饱肉肥;牲口得了多么难治的病,只要让他守上那么一晌,就能找出病源,设法治好。他这套本事,连县兽医站那个上过大学的医生,都非常佩服,常常跑四十里路来找他请教。

夏青苗老早就听爸爸对他讲过杜大叔的故事,他很佩服杜大叔这个人,更响往他的职业,爸爸一提出要送他到农村参加劳动,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杜大叔,也就决定要干这个职业,拜这个师傅。

还有这么称心如意的事儿吗?他来到农业社跟主任一提此事,主任就满口答应了。

他背着铺盖卷,提着书包,跟在社主任后边,轻快地朝前走着。心里多么高兴啊!今个是他走向生活的第一天,他马上就要从中学毕业生变成牧羊员。从这以后,他要多工作、少休息,老老实实地跟着杜大叔学习,把杜大叔万宝囊里的东西都承受过来,他要用自己的双手,为国家生产大量的鲜 肉、羊毛,他要干一辈子畜牧专家………

夏青苗完全沉浸在欢乐里,抬头一看,社主任正用两只眼看着他。

主任和青苗的爸爸是老战友,青苗的来临,给他带来很大的喜悦。他又一次叮嘱青苗说:“青苗啊,千万要记住你爸爸那句话:事由儿可不像你们年轻人想的那么简单。我们这个社底子簿,干部又没有多大本事,对你照顾也难周到……”

青苗抢着说:“主任,您就放心吧,天大的困难我也不怕,我不会给我爸爸和我们学校丢脸。”

主任听了笑着点点头,又说:“杜大叔这个老人的脾气很倔,乍跟他生活一块儿也许不舒服,混熟了,摸准了他的脾气,谁也会从心眼儿里喜欢他。你跟他要虚心、勤快、听话。他就不待见冒冒失失的轻浮人。”

青苗顺从地点点头。

他们穿过一片森林,走进一座大院落。进了栅栏门是一片空场。靠北墙是一排朝阳的棚子,西边是两间很矮的草房。用秫稽秆扎成的窗子朝外撑着,一缕青烟从里边飘出来,接着便传出一阵大声喧哗。

“杜大叔,别生气嘿!这回你可不简单喽,专员的少爷、高中的毕业生拜在你的门下当徒弟,嘻嘻!”

“你别再胡说好不好?我又不是招待所的服务员,让我找这麻烦去,我不干!”

这时,他们已经走到窗下,主任紧走一步,大声朝里边喊道:“杜大叔,青苗来了。”

里边没人应声,他们就走了进来。

这两间草房明开着,南边是一条贴山炕,地下有个连着炕头的锅台,墙上挂着保险灯、鞭子和水壶。一个三十来岁的人半躺在炕里边;炕一端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儿。他矮个子,背有点儿驼,窄窄的长脸上,让着两只又小又亮的圆眼珠。毛蓝布褂子左大襟,上边缀的黄铜扣子,腰间束一条青色褡布,脚上穿着一双钉满大铁钉子的双脸儿鞋。这种打扮青苗很少见,但他看着很顺眼,觉得很精神。这个老人紧锁眉头,搭拉着脑袋,不高兴地吸着烟,浓浓的烟雾在他的头上缠。不用问,这一定是杜大叔了。青苗心里热呼呼的,忙上前喜笑颜开地喊了一句:“杜大叔!”然后,伸出手去。

主任在一边介绍:“对,这位是杜大叔,这是夏青苗,往后你们就在一块儿搭伙计了。”

杜大叔从嘴里移过烟袋,还是沉着脸儿,朝青苗伸出来的手瞟一眼,说了声:“坐下呆着吧。”又转过脸去对社主任说:“主任,我们这个队的羊,用不开两个人放,还是把这位学生派到别的队吧。”

主任奇怪地问:“您不是老早就嚷忙不过来,要找个帮手吗?怎么又说用不开了呢?”

青苗也凑到杜大叔跟前说:“杜大叔,我是来拜您师傅学本事,我哪队也不去,就跟您一块儿。”

杜大叔勉强朝他笑了一下,说:“唉,小伙子,你们干不了这一行。每天跟着哑叭牲畜风里雨里满山遍野跑,那是份受苦的事儿。农业社是缺不了你们,一定要干,就办公室里当个会计倒对付,干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青苗连忙说:“行,我什么苦都能吃,您叫啥我就干啥。”

主任明白杜大叔的心事,帮着解释说:“就是呀,我保证青苗服从您的领导。您就答应了吧。”

杜大叔说:“谁有我清楚?我说不行就不行。咱们不如来个先小人,免得往后闹不好,对不起夏专员。”

看着问题就这样僵住了。忽然间,窗外边传进一声清亮的叫声:“爸爸,饭熟了。”随声跑进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身穿一身不肥不瘦的洋布裤褂,黑红的圆脸盘,满面笑容儿。进屋来她刚想大声地说句什么,一眼看见青苗,不由得一楞,低声说了旬:“爸爸吃饭吧,”就停在门口。

杜大叔正愁没个事由离开这儿,他立刻跳起身,磕打着烟袋锅子说:“主任,你不要对付了,就把这位学生领到别的队吧,并不是我这个人独,容不得人,我完全为着大伙儿好。”说罢,噔噔噔地就走了。

二、夏青苗决心当农民,可他们为什么对他这样冷淡呢?

夏青苗像一头欢蹦乱跳的小羊羔,冷不防撞在了石壁上,又惊、又疼、又糊涂。满腔子火一般的热情,都被杜大叔这盆冷水泼灭了。他垂头丧气地坐在炕沿上,一声儿也不出。

在生活中,最幸福的人也有他的苦恼。半个月以前,青苗就像今天这样苦恼过一次。

那时,学校里开展参加农业生产的思想教育,青苗是学生会的干部,就跟干部们一块儿向学生宣传农村远景,宣传参加农村社会主又建设的意义。好几个思想不通的同学经他说服动员,都准备下乡参加农业生产,他自然高兴。工作也就有劲。有一天,一个同学竟当面问他:“青苗,你光动员别人,你自已怎么办呀?”这一句话问的他强口结舌,半天才从嘴挤出这么一句话:“我……我当然,我爸爸到省开会去没在家呀!”

说心里话,青苗是喜欢农村的,一来,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出身,这是老根;二来,他自已也是在农村里生的,童年的生活里,农村留给他很深的印象。他原打算中学毕业后考农学院,到农村当个农学家。现在要他放弃住农学院的打算,到农村当个普通农民,心眼里总觉得不上算。但想到自己跟别人讲的大道理,他暗自羞愧起来。过后几天里他变得相当消沉,再也看不见他跟同学谈话了。他苦恼着!

上一篇:克服困难,就是胜利 下一篇:我对农村青年婚姻问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