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高中生物教学中“三主体”的作用

时间:2022-10-23 07:19:02

如何发挥高中生物教学中“三主体”的作用

摘要: 作者在运用维果茨基的“三主体”课堂教学理论指导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工作时,特别注重发挥“三主体”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学习、交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发挥教学环境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主体作用“三主体”

近几十年,我国中学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我赞同维果茨基的观点,他认为:“教学过程乃是三方面的积极过程,即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以及处于它们两者之间的环境的积极性。”维果茨基的主体教育思想实质是“三主体”,即学生、教师、环境相互为主体。我常运用维果茨基的“三主体”课堂教学理论指导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增强教学效果。我特别注重发挥“三主体”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是学生群体对世界认识的一个团体化成长过程(摘自罗杰斯的团体动力学理论),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探究过程。换句话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把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对知识掌握的需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生物教学“生活化”,提高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生物教学“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要求。因此,教师以教材为依据,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以不断的刺激,为学生提供熟悉的话题,开辟多种渠道,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并积极思考、讨论、融入课堂教学。我的具体做法是:

(1)利用显浅或与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出话题。如在导入新课“细胞生活的环境”时,通过“你现在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你知道你身体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吗”等问题,由简到难,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再结合自身的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在教学过程中,多利用熟悉、贴近生活的问题、事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反映,虽然基础知识已全部记忆,但做生物题时总是力不从心,主要是很多命题者强调学习生物的目的在于用生物和生物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生物学科的特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贴近生活的问题、事例开展教学。如教学蓝藻以细胞群体的形式存在,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时会长出讨厌的水华时,可以课前在水沟中收集一杯有明显水华现象的污水,拿到课堂上给学生观察。

(3)课后作业应生活化,刺激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利用学过的知识,结合生活中的生物,安排相关作业,开发学生的创造智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教学“细胞的基本结构”时,要求学生画一个自身的细胞图;在教学“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结构特点,画出这两个过程的示意图。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感到通过认真学习,能运用学到的生物知识,能解释、解决很多生活的问题,体现了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注重分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循序渐进,在习题的选择上既要反映“双基”知识,又要尽可能地新颖、独特、有代表性,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应主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去关注。在教学设计方面,既要注重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又要考虑男女学生不同的需求。如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既要有形象直观的理解记忆,又要有一定推理和概括。

二、不断学习、交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教学,是指教学主体之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精神客体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摘自加涅等著,陈正昌等译:《教学设计原理》)。教师是教学交往系统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指导和组织,成功的教师就是一个积极互动的成功团体中的辅导者或领导者。所以一个教学活动的成败,与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学习多方面的教育观念,查找自身的不足,追求实现价值观的优化与自我的成长。

当今世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现代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而应拥有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我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首先要正视自我观念在教学中的主体引领作用,也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所以,我在平时经常做一些高考的模拟试题和真题;通过多听课,多参加各种的教研活动,不断检查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与优秀教师的差距,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并督促自己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能力。在课余时间,主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关注学生,发挥教学环境的主体作用

维果茨基说:“教育环境乃是教学过程中的真正杠杆,教师的全部作用在于控制这一杠杆。”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教学环境的主体作用,增强教学效果。

1.关注学生心理,改变不利环境。

教学环境是一个人际关系系统,在一个学生群体中,每一个人在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虽然每个人都标榜自己有个性,但是很多时候,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获得群体认可,所以学生都有“从众”心理。在现实教育中,由于初中学生和家长对生物课不重视,即使高中学生,在社会和家长的影响下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地位和重要性也认识不够,不重视高中生物的学习。在学生存在轻视心理的条件下,要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困难的。所以在刚入高一时,要想办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明确学好生物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生物的目的、意义,消除对生物课的轻视心理。如教师向学生展示资料:“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世纪”、“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生物科学极为重视”;又如教师向学生明确指出,在期末考试、高考中生物科所占的比重与物理科、化学科是相同的等。通过这些真实有说服力的资料、实例,学生明确学好生物的重要性,形成“爱学乐学”、“勤学苦练”、“精学创新”的良好学风。

2.关注个体教育,带动全班同学。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无小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在适当时机,经常肯定、鼓励、夸奖学生,调动其积极因素,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时时刻刻关注着他,从而感受到自己的重要,积极参与学习,并带动周围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创造机会,营造自主、快乐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表演、游戏活动等形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如在讲完新课“人类遗传病”时,请两位学生分别角色扮演遗传咨询师和咨询者进行“遗传病咨询活动”。这些表演、游戏活动,创造了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精神饱满、相互感染,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教师、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设法发挥这三者的作用,让这三者有机统一,有助于高效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国平,魏为焱.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国校长,2007.

[2]罗树华,李洪珍,严寅贤,等.教师能力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0-33.

[3]徐仁静.中学生物创新教法.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8:173-185.

[4]王重阳.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之我见.黔东南日报,2009.

[5]魏金兴.巧用心理效应,提高课堂效益.新课程(中学),2010(08).

[6]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生物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乐缶之音,星火燎原 下一篇:扎实开展生物技术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