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的艺术

时间:2022-10-23 06:47:56

似是而非的艺术

我一直对中国画有一种很深的喜爱,这大概源自我曾经亲自握起过画笔去描摹,只是因为当时太小,对它的感触仅仅是从它的色彩和绘画材料上的。我当时一直在想,用那么柔软的宣纸和毛笔到底能画出一幅怎样的画。现在我才终于有所领悟――中国画,是要用心来体味的艺术。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三个学生,想要跟一位中国画大师学画。当时,那位大师就说了五个字“深山藏古寺”,然后就让他们扣住这五个字着手去作画。结果,当三个人都按时交上了自己的作品后,这位大师只留下了一位画里连寺庙的影子都没有见着的学生的作品。

也许有点令人疑惑不解了,为何没有寺庙的画却成了佳作?

如若让我们来创作,首先,便很容易想到要在纸上画出山林和寺院。按着由此描画的,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和古色古香的庙宇。再者,便是要用这“藏”字将两者融为一体了:翠绿的山峦之中探出一弯尖尖的房檐,细细地倾听着,便有钟磬之声回荡于山谷中,浮动在峰峦间。

或许在我们看来,这幅画已经称得上无可挑剔了,因为它一字不漏地将老师给的题目展现在画纸上。但是,它在一位真正的中国画大师的眼里,离完美却还有一段距离。

到底是什么样的画,才会让这位大师满意呢?

首先,山林要来得繁茂,欣欣向荣,一派生机,还要用苍劲的笔锋皴出山的气魄。再有,天山之隔要来得缥缥缈缈、虚虚幻幻,几笔勾勒便要有浮游天际之感。还有那通向山顶的幽幽小径,更要来得曲曲折折、蜿蜿蜒蜒,仿佛是上天的云梯。

至此,竟还未看到寺庙的半点影子。细细品味,却又隐隐感觉到,寺就在这云梯的尽头:仿佛听到一位挑水的僧人卸下担子推门的“吱呀”声,仿佛看到墙院上丰盈的爬山虎,不断地伸展着自己的躯体,力图遮盖住那株古松千年的风采。

到此时,才有所顿悟那“藏”字的真意。这幅画所能给我们的感觉应该是王维诗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只要闭上双眼,就能踏着那青青的石板,听着远方空谷传来的鸟鸣声神游其中了。

突然又想起一首很符合这幅画意境的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仿佛自己也像诗人一样置身于这禅院之中了。

原来一幅画、一首诗竟能给人带来这样一番天地。

这不禁让我想到西方的油画。它真实,它那厚重的油彩仿佛是记忆的丝带,如一张彩色的照片将我们带回到过去;它华丽,它那明艳的色泽仿佛是高贵的象征,如一条鲜艳的地毯引领我们走向庄严的殿堂。它时而真实时而夸张,夸张得竟让你无法看出它的真面目。这是与中国画截然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

中国人是含蓄的,是内敛的,因而他们的画亦是如此;而西方人是热烈的,是自由的,所以一幅画所给人的感受也就不同了。我不能说西方画有什么不好,只能说,我更欣赏中国画那种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画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一张纸、一幅画,它所带给我的是一种思想的震撼,是来源于作者与欣赏者的思想沟通。而这片沟通的地方,就是那含而不露的无限的想象。它可以是那茂林中隐隐若现的古寺,也可以是清潭中鱼儿的畅游,还可以是山峰间那片白茫茫的云海……也许我们无法看到所有,但是我们可以感知一切。

这便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

它看似简单的线条,却能在每个欣赏者的脑海中勾画出一番广阔的天空;它看似单一的色泽,却能在每个人的心中泛起五彩的波澜。对于每个人来说,他们所浮想联翩的又是千千万万、万万千千,这千千万万、万万千千,却又成了一幅幅画,它便是从一幅中国画中所能衍生出来的新的灵感、新的思想。而这一切的源头又全都来自于中国画的轮廓中所蕴含的丰实的艺术美感。它所代表的早已不再是画者一个人的思想,而是所有看过这幅画的人所共有的思想和心境。无意之中,这幅画便被赋予了思想,也似乎拥有了生命。

就像齐白石先生说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中国画恰到好处地将景与色描绘在像与不像之间,从而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的空间。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都不会褪色的风采,便是它那汲取来的每一个赏画者的思想。岁月的荏苒下,更显出它独有的韵味与魅力。

中国画――美在虚无中的不断思索着的艺术。

(指导老师/周晓琴)

点评:

开篇即点出“中国画,是要用心来体味的”,而后由浅入深地揭示了中国画“含蓄,内敛,充满想象空间”这一艺术特色。文中引用王维等人的诗句加以佐证,把文字与绘画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说服力、感染力。

上一篇:梅舞先秋 第1期 下一篇:多看一眼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