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的加拿大人

时间:2022-10-23 06:13:39

为加强北美市场的销售,总部派我和一名年轻同事在蒙特利尔开设办事处。安顿好后,我们频繁穿梭于美加市场,通过参加展会、网络、电话和登门拜访,结识了不少的新客户。其中蒙特利尔的迈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活在此地,我们感叹,老外真的不如中国人这般勤奋!

加拿大节假日多,似乎他们总在玩。春季骑马、夏日冲浪、秋天爬山、冬季滑雪,享受成了他们生活的重心,工作反倒像是成了陪衬。

办事处的第一笔生意就是和迈克做的。我们驱车100多公里拜访了他的公司后,才知道是家夫妻店。看了公司的网址和报价单,迈克兴奋地点这要那,一口气订了两个大柜。

签完约的第二天,迈克提前打来一半的货款。我们把订货单传回国内积极备货,订好舱位。当我把提货单用邮件传给他催付余款时,连着几日都没有音信。我们担忧:货已在途中,万一到港,没人提货,岂不是要多交压港费?打办公室的电话被设置成了自动语音录音,迈克的手机更是关机。难道还有预付半数货款而不要货的“大马虎”?

就在我们得到船公司的电话,说货已抵达温哥华,并且即将用火车转运至蒙特利尔的那天,迈克夫妻俩才从欧洲度假回来。迈克翻了业务记录,才想起还有笔尾款未付。他亲自拿着现金支票驱车赶到办事处,当面换出提货单。看我们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迈克不停地拍着脑门,对他工作上的“懈怠”表示歉意,并表示不要由此产生不信任就好。此后,我们再与他做生意时,对关键的时间段都会用邮件发送“善意的备忘”。从迈克身上,反映出加拿大人遇事不急的从容性情。由于部分加拿大人是法国后裔,因此他们传承了慢节奏的处事风格,有时做事不是那么“精准”和“靠谱”。

在加拿大,我们还从未遇到过十万火急的事情。即使偶遇恐怖事件、地震或海啸,也鲜有那种惊恐不安的情景,电视里的播音员语调还是那么淡定和平缓。加拿大人笃信,一切都是由上帝安排好的,该来的躲不掉。而且他们也相信,出事后有警察局管,有政府出面协调或组织人力救助。航班延误,没有人会去脸红脖子粗地探寻原因,只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他们就会耐心地等着换下一个航班。因为要保持“私密空间”,所以加拿大人在市面上排队的时候,人与人的间距隔得很大,稀稀拉拉,队伍显得特别长,但没有人脸上显出不耐烦的。就连在游乐场坐滑板,小孩子也是从小被教育要排队,要等前面的小伙伴玩尽兴了,才能换上去玩。时间一久,我们也受其感染,说话变得慢条斯理,行走从容不迫,遇事也降低了对效率的预期,生意做得既慢又稳。

后来,总部又把我调回国内。临走时,我向迈克等几个加拿大朋友作别,心里很是不舍。他们不急,有一种生活的自信。整个社会不疾不驰,在制度设计上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也构建起一道公众利益的保障屏。社会安稳富足,人们心态闲适安逸,这也许就是他们幸福指数很高的原因之一吧!

上一篇:外贸十年痛与乐(三) 下一篇:中印走向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