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23 04:09:00

灯谜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为了考试成绩往往注重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的,历史课也就成了“一言堂”,成了学生眼里“枯燥乏味的课”。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为此,笔者在历史教学引进灯谜活动的教学方式,用和历史知识有关的灯谜来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笔者就来谈谈灯谜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认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人文常识

新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而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灯谜,正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常通过暗示、比喻的手法来描述某种事物,涉及的知识广泛,成为我国人民训练思维和语言的一种巧妙形式,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群众性、趣味性。所以,通过灯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这一富有民族特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文艺样式的认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还可以通过猜灯谜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启迪智慧,让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的人文常识。

例1.心化磁石,每指南方(打一称谓):慈母。

此谜运用离合法,心化磁石,磁字化去石,余兹,加心,得慈字;每指南方,扣每字的下半部,为母,合为“慈母”,扣合简洁明快,干净利落。而谜面化用的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所写的《扬子江》中的两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从中我们似乎能看到文天祥那轩昂的正气,和他那对祖国慈母的一片忠心,从而使学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例2.孟尝君何以过函谷关(打一常熟特产):叫化鸡。

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尝君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尝君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尝君得以逃回齐国。所以,谜面的答案是孟尝君食客装鸡叫,故谜底为“叫化鸡”。通过这条谜,让学生掌握了一个小典故,也加深了对自己家乡特产的印象。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

新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历史课的内容“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使课程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灯谜作为一种智力型的文字游戏,融合各科知识,有很强的趣味性。在猜谜过程中,学生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教师恰到好处的旁敲侧击下,得出与谜面本来意思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谜底,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猜谜的乐趣油然而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灯谜的内容涉及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就决定了猜谜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什么都要了解一些。

例3.芙蓉国里话沧桑(打《红楼梦》里一人名):史湘云。

“芙蓉国”是借指湖南省,其简称为“湘”;话又可称为“云”;沧海变桑田,指年代久远,可以会意为历史的“史”,与谜面扣合为“史湘云”。此谜将语文、地理与历史知识融为一体。学生通过猜谜既可复习巩固所学的各科知识,又激发了求知欲和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大。与此同时,猜谜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愉悦了身心,为课堂教学构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历史,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新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史事,使学生了解具体的历史情节和境况,从而更好地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逐渐生成理性的历史认识,学生通过学习要“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历史的一些专有名词和概念比较抽象,如果把有些内容死记硬背下来,难度大,而且记忆效果也差。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引入猜灯谜,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加深印象。而且灯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如在猜了一则历史名词谜后,可以让学生解释该灯谜是如何猜出来的。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灯谜知识进行有条不紊的分析解说,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例4.诸葛亮六出祁山(秋千格,打唐代一人名):魏征。

学生有条有理地解释道:诸葛亮六出祁山是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说的是诸葛亮出征曹魏的事。秋千格,谜底仅两个字,须逆读后扣谜面。谜底“魏征”逆读后成“征魏”,以扣合谜面。魏征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谏臣,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谏言。丰富而生动的史事、精彩的解析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学生成为了活动的主人,有利于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新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要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生动活泼的灯谜活动,让学生分小组猜谜底,从而调动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夏、商、西周的兴亡》的新课导入环节,我出了一道历史灯谜:屋漏(打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这时,各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在达成共识后又纷纷举手示意要求回答。当学生说出谜底是“家天下”时,其他学生大声欢呼:“我也猜到了,老师再来一题。”像这样的例子在课堂上不胜枚举,学生带着愉悦的心境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学生在围绕历史灯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的时候,特别专注并能积极参与,因为谜底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大家都有机会。所以,在教师适时引导、点拨下,学生纷纷畅所欲言,使得他们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得到了培养。而且,经过一个阶段的灯谜教学,我所教学生的灯谜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还有几位学生的谜作在2012年3月的《智力》杂志“谜苑采珍”栏目发表。如王月柳同学的“新事物要留住(一现代作家名):老舍”,孙凯悦同学的“古貌变化之谜(《水浒传》一人名):田虎”,徐雨洁同学的“笑问客从何处来(一文学体裁名):童话”,等等。这些谜作表现出学生由于广泛阅读而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也体现了在历史教学中引入灯谜教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总之,作为“智力体操”的灯谜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性灵、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我们历史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努力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供一个值得借鉴的全新经验。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关注学生心灵,让学生快乐作文 下一篇:教育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彰显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