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外汉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时间:2022-10-23 02:42:06

浅论对外汉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作者简介:陈泓妃,学校:四川大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2012级

摘 要:师生互动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要获得很好的师生互动效果并不容易,需要对外汉语教师从多方面进行准备和教学。本文主要从师生互动的前提和内容,并结合相关的实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顾名思义,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互动活动。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气氛,对于师生双方都是有益的。师生互动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主要需要从前提和过程两个方面进行仔细探讨。

一、师生互动的前提

1.教师需要有充足的中国文化知识储备

有人会问,师生互动不就是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吗,只要老师有热情并且充满爱心就可以了,为什么还需要丰富的知识呢?不可否认,教给学生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虽然是教学的主要部分,但是对外汉语老师不仅仅是汉语本体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文化和友谊的交流使者。

与其他课程不同,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用来进行师生互动的常常是教师绘声绘色教授的中国文化。这就向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对中国的文学、历史、地理、音乐、传统艺术有一定的了解,有的甚至需要精通。这一点可以从对外汉语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上看出,课程设置中常常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西方文学、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书法、传统器乐等等。

在这里举一个我自己的教学例子,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营造更好的课堂气氛,我会在进行小组游戏之后给学生一些小奖品,例如中国结或者剪纸之类的。有一次我给获胜的第四小组组员每人一个小小的中国结,就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这个是什么意思?当时心里一阵窃喜,因为自己以前学做中国结的时候曾经在书上看到过。我就用简单的语言简要的告诉学生:很早的时候,中国人缝衣服(配上手势)用绳子(拿出一条绳子)打结(手势),后来变成了一种装饰品,戴在身上或者放在家里很好看。

2.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

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普通的语文教学。它的特别之处首先在于学习对象的不同。国内的语文课学习对象全是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而对外汉语班的学生常常会组成一个所谓的“联合国”班,他们来自各个大洲,有各种不同的肤色,有迥异的民族传统和思维习惯。如何让这些学生和谐、友好、愉快的在一起学习,是对外汉语老师的一个挑战。

我的一个好朋友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的班上有来自美国、韩国、泰国、日本的学生,在班里,那个泰国学生是成绩最好的,每当他提出一个问题,泰国学生都会将答案脱口而出,他也习惯性的在提出问题以后就望着那个泰国学生。这样看起来是课堂上总是有人回答问题,好像反馈和互动也不错,可是一周以后,其他学生就对他和那个学生有意见了,一个韩国的学生就对他说:老师一点也不关注其他学生,他们都不想学习了。他这才恍然大悟,因为经验不足,以前也没碰到过这种情况,所以忽视了其他学生的想法。

类似的情况相信也发生在其他对外汉语老师的身上。这种情况虽然可以事后补救,但是这样无论是在学生还是老师的心里都会留下一点阴影,所以,还是在知道自己要教学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之后就做好功课比较好。比如说,欧美的学生通常表现欲比较强,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时可以多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和游戏。

二、如何进行教师互动

1.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曾经听过一个对外汉语老师的口语课,他的课堂设计十分丰富,但是整节课下来就只有几个学生在回答他提出的问题。他曾经想用抽问的方法调动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每当叫到他们的时候,总是回答不出来,久而久之,他也不叫他们回答了,在课堂上采取一种自愿回答的方式,课堂就变成现在这样的情况了。

对外汉语课堂的学生不像我们国内的中小学生,国内的中小学生虽然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上有差别,但总体来说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而每一个留学生可能都是有差异的,他们有的已经在自己的国家学习过汉语,有的可能完全就是零基础,虽然也按照水平划分了高、中、初级,但是学习上的差异还是无法消除的。所以在课堂上,好的学生可以主动自愿的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把大家看成是一样的,对不那么好的学生提出超过他们水平的问题,不但会使他们在同学面前丢脸,而且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给程度好的学生提难一点的问题,给程度不好的学生提简单一点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有一个良好的互动了。

2.用最大的热情与学生进行互动

老师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上课,学生就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反馈。

我的学生跟我说他很喜欢以前教过他的一个老师,虽然这个老师教他的时间不长,但确是他觉得最好的对外汉语老师。我就很好奇的问他原因,他说是因为那个老师每天上课都很开心,很有热情。

对外汉语老师们会经常觉得学生上课懒洋洋的没有活力,有一种既然对汉语没有热情为什么还要学习的疑问。这种情况有时候可能确实是因为学生的原因,有的时候也跟老师有关系。当老师觉得学生坐在下面只是面无表情地盯着你,没有跟你有太多互动的话,也可能是因为老师上课本身太严肃了,学生只能拘谨的听,不敢活跃起来。如果老师今天遇到什么事情不开心了,带着这种不良情绪给学生上课,就会使学生也感受到压抑。况且留学生都是从自己的祖国来到中国,本来就会有背井离乡的孤独感,如果自己的汉语老师还不多关心自己,不热情对待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每天都以一种崭新的热情的状态上课,也是一种很好的互动,一种情绪上的心灵上的课堂互动。

3.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具进行互动

语言课的学习相对于其他课程是枯燥的,再加上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十分困难,所以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畏难情绪。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互动教学,而形式多样的教具便是其中一种效果好、见效也快的方法。

互动教具1:卡片

卡片可以说是教具中非常直观的一种。常用的卡片形式有:生词卡片、图画卡片和句子卡片。

在我的教学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生词卡片,特别是在零基础的汉语学习班上。用途一:我会用没有标注拼音的生词卡片检验学生是否已经认识这些汉字,在卡片的背面注上相应的拼音,在学生实在答不出来的情况下,才将背面展示出来让他们拼读这个词语,顺便检查拼音还有没有问题。在他们刚预习了生词以后,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测验预习情况,看看哪些词语是学生记忆的难点。用途二:把课文中的句子拆分成一个一个的词语,让学生用卡片连词成句,考查学生的简单连句能力。用途三:在做一些互动游戏比如“看谁找得又快又好”时,可以拿出卡片贴在黑板上,每一组请一位同学站在黑板前,老师说出一个词语,看谁最快摘下那个词语。这样的小游戏对于增加课堂互动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卡片的好处在于实用和制作简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把卡片当做常用教具,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单纯看着书本读课文和生词要好得多。

互动教具二:有声挂图

有声挂图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具。虽然说有声挂图没有根本上改变一人领读其他人跟读的方式,但是它给带读增加了新的形式。有声挂图的图画都非常精美和形象,再配上标准的汉语发音,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尤其是在讲课老师不断的重复带读后,新的方法便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读起来也更加认真。我询问的几个对外汉语老师对此也深有感触。

互动教具三:多媒体

多媒体是一个十分强大的互动工具。很多老师不能用卡片和有声挂图呈现的东西都可以借助多媒体。一堂课如果配上一个精美实用的课件(包括中国传统音乐、介绍传统文化的视频),那上课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有的老师的课件做得非常绚丽,但是没有实际内容,这样的课件只可以在开始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有的老师的课件就是简单明了,而且其中设计的练习得当,还在课件里加入了像“擦词”一样的小游戏,令整个课堂轻松愉快。

互动教具四:板书

对于一些没有多媒体的教室,板书就成为了重要的互动教具。也许很多人会说:板书不是再平常不过的吗,不能算作是互动教具。可是,板书的设计却常常影响着课堂的效果。

曾经看到一节示范课视频,视频里的教师是在菲律宾做汉语志愿者的。他讲的那一课是颐和园,板书就是根据课文中颐和园内的景观位置设计的,“园的北部是万寿山,南部是昆明湖”。课堂上,他就将写有“昆明湖”三个字的卡片和昆明湖的图画一块儿贴在黑板的下半部,将写有“万寿山”三个字的卡片和万寿山的图画一块儿贴在黑板的上半部。“山上有……”就将那些景物的汉字和图片放上去,再用一些文字和线条将它们串联起来,这样就成了一块既能认读生词,又能串讲课文的黑板。那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如果板书只是简单罗列生词,学生可能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了。

互动教具五:简笔画

简笔画可以说是教师的基本功。在遇到一些比较难用语言描述的事物时,教师可以用简单的几笔描画出该事物的大致模样,这样既省去了大量的花费在语言解释上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因为听不懂而产生畏难情绪,还可以增加教学的多样性,可谓一举多得。

4.注意课堂互动的语言

与学生的互动语言最好是简洁明了。这里重点谈谈课堂互动的主要语言是使用用目的语还是使用学生的母语的问题。在我对中外一些对外汉语老师的询问中得出的结论是:尽量使用目的语教学,在初级班或遇到难以用目的语解释的词语和句子时可以适当使用学生的母语。虽然留学生在中国有很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但如果课堂上老师过多的使用学生的母语或者是中介语,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依赖,跟老师交流的时候就会习惯性的用母语或中介语来说,这对学生的学习是没有好处的。也正因为如此,在国外的一些对外汉语课堂上,学校要求中国去的汉语老师不用学生的母语进行教学,完全使用目的语,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语言环境,如果老师讲课还夹杂着学生的目的语,就更加减少了学生听和说的机会。但是这样一来,就对教师的课堂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例如问答的互动里,就要使用最简单的语言。

当然,肢体语言是很重要的互动语言。在一个事物无法表述或者为了更好的表达时,对外汉语老师常常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进行教学的辅助。

师生互动对于课堂教学至关重要,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但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教学,更可以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架起愉快的信任的桥梁。当然,对外汉语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用于任何一个课堂,真正实用的方法需要每一位老师在各自的教学中慢慢发掘。(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询.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冬梅.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J].文学教育,2007(7).

[3] 傅海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刍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6).

[4] 张芷铭.浅谈对外汉语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J].安徽文学,2011(12).

[5] 管俐欣.浅谈对外汉语互动式课堂教学的设计[J].安徽文学,2011(7).

[6] 闫新艳.零起点留学生汉语课师生互动策略[J].科教文汇,2012(11).

[7] 张海涛.对外汉语课堂中师生互动语言的篇章分析[J].语言与翻译,2012(1).

上一篇:元代江西民间信仰研究综述 下一篇:软雕塑艺术在纺织品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