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小方”

时间:2022-10-23 02:21:53

说不上是快还是慢。9月16日,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最新客厅娱乐产品—快播客厅电脑“小方”。而此前,快播科技曾在业内广泛造势,宣称当天会上将向外界介绍一位耳熟能详的“神秘女子”。

“小方”谐音“小芳”,取自1990年代中期一首流行歌曲,刻意避免了“盒子”的称呼,但这一切仍无法掩盖一个事实:由科技公司领衔的智能盒子市场已俨然变成一片“红海”,小米、乐视已珠玉在前,“小方”如何脱颖而出?

其实,快播创始人兼CEO王欣心中一直有一个“盒子”情结。“我们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他对《时间线》说。在“小方”之前,快播早已未雨绸缪。

2005年至2006年间,王欣曾参与了盛大盒子的研发和运营,但因市场环境不成熟,该产品最终流产。据王欣向本刊介绍,快播对盒子产品的积累其实也有三四年时间,做过很多产品方案,还在网络上销售过一些没打上“快播”标签的高清点播机。“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建设硬件团队。”

目前,快播软件与硬件的人才比例大约为2.5:1。得益于深圳的优势地理位置,快播还拥有一个相当国际化的团队:一些做安卓系统技术改造的人才来自法国,一些硬件设计方面的专家则来自中国台湾。

快播对视频类硬件产品的青睐源于王欣对客厅娱乐方式变革的判断。在他看来,互联网时代,从内容和用户需求角度来说,“电视反倒会成为盒子的配角”,而基于多屏互动技术的产品才是未来客厅的绝对娱乐中心。

然而,或许是因为盛大盒子的教训,2012年底,快播首先以一款名叫快播大屏幕的硬件产品“曲线”杀入客厅领域。

这是一款形似U盘的设备,定位于智能手机配件,它可将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上的影片、照片等内容通过Wi-Fi同步到电视上—有点耳熟?没错,这款聚焦多屏互动功能的产品正类似于今年7月谷歌的Chromecast电视棒。

然而,不同于Chromecast在全球掀起的热潮,快播大屏幕在中国市场遇冷。究其原因,王欣认为,它仍然犯了和盛大盒子类似的“错误”。“这个概念在国内可能有些超前了,很多二三线城市,只有一屏,根本谈不上什么多屏互动。”更何况,该产品近1000元的售价并不平易近人。

快播团队最终认为,在改善影视节目收看体验方面,类似机顶盒的产品可能对国内用户来说更为适合。“小方”研发之前,王欣在某机顶盒产品的论坛里看到,针对“最希望放在盒子上的功能”这个问题,百分之六七十的用户都表示要支持快播播放器。

而此时,智能盒子的市场环境也发生巨变。“虽然是红海,但至少证明这个市场正趋向成熟,用户也会越来越理性,会选择更优秀的产品。”王欣说。

同快播大屏幕一样,“小方”的研发也由快播多屏事业部近100人团队负责。在硬件方面,它采用极简设计,外壳由金属底座和工程塑料构成,整个底座用整块压铸纯铝CNC精密加工,豪华版使用纯铜CNC和水电镀工艺。此前,对于快播大屏幕,很多用户反映设备小,让他们很担心散热问题,因此,“小方”的设计特别考虑了散热问题,确保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定程度上,快播大屏幕的用户反馈充当了“小方”的市场调研样本。他们普遍反映希望配备产品遥控器,“小方”的遥控器也相应做出一些创新:不同于通常的11键遥控器,“小方”拥有17个键,多出的按键可以和任何日常应用进行自定义绑定,从而缩短用户的寻找路径。

最为业界瞩目的是,顶配的“小方”采用了四核CPU+四核GPU芯片配置,这使其能流畅地播放3D高清影视,并支持更大的应用程序。

内容上,快播与iCNTV合作,为用户提供超过50万小时的高清正版在线点播节目,同时还移植了所有Flash游戏,未来,还会把那些真正的大型游戏也移植到“小方”上。如此,也为进一步扩大快播用户群,并实现增值服务打下了基础。

在王欣看来,加上同快播大屏幕类似的多屏互动功能,“小方”俨然已超越了盒子的理念,功能更接近于电脑。据说,王欣为“客厅电脑”的名字还曾和快播股东、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争论过,后者倾向于采用“快播盒子”这种更普遍的名字。

此外,区别于之前的快播大屏幕,299元起的“小方”具有一定价格优势。据王欣透露,这个价格低于成本。“确实是因为我们晚了,所以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给用户更多的好处,才能打动他们。但我对这款产品有信心,未来可以靠规模取胜。”

而快播对于硬件的野心还不止如此,预计智能电视产品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推出。快播的核心用户多为在校学生或刚毕业工作的单身男青年,俗称“宅男”。快播团队认为,这个群体大多租房,并不需要买电视,真正需要的产品必须有更低的价格、更大的屏幕及更多的便携性。

尽管对自己的产品不乏信心,但王欣还是保持谨慎:“我们在电视产品方面已有了一些想法,能不能成功不好说,至少我们不会墨守成规,肯定会让大家觉得不一样。”

毕竟,在争夺电视端的这场激烈战役中,留给快播的机会窗能有多长,不好确定。

上一篇:平衡在“大屏”和“好用”之间 下一篇:屋顶上的“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