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视角下的牧风诗歌初探

时间:2022-10-23 01:56:19

“真善美”视角下的牧风诗歌初探

摘 要 文学理论中有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理论,本文主要从“真善美”的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和追求对牧风诗歌的诗之真、诗之善、诗之美进行初步探究,以便为牧风诗歌的解读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 真 善 美 牧风诗歌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提出“文学作为认识活动,要义是求‘真’,核心是向‘善’,最终要成形为艺术文本,呈现美的境界。总而言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和追求。”如果把这个论断引入到诗歌领域,那么其依旧是适用的,真、善、美是诗歌的永恒主题, “公交诗人”牧风的诗歌恰恰是从平凡处着手,在信手拈来的生活细节中,展现平凡人生中诗意和这诗意中所蕴含的真、善、美。诗歌中蕴含的诗之真、诗之善、诗之美,使我们不禁感叹于牧风在生活中的是诗意栖息。

1 诗之真

高尔基说“文学是巨大而又重要的事业,它是建立在真实之上的”牧风的诗歌蕴含着真实,是一种触手可及的真实,牧风诗歌中的意象是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距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读牧风诗歌,彷佛坐在诗人驾驶的公交车上,他带我们看生活中诗意的真实,他的真实在诗歌中随处可见,《丁字路口》中“我与妻路过 她说/今年天旱 雨水少 瓜一定很甜”诗里的“甜”并没有让我们感觉到一丝甜,反而是感到了卖瓜人生活的苦涩,这甜与苦把生活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我们的生活并非只是甜,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那淡淡的苦涩。“有一次 她朝我的车走了两步/又停住了/我到下一站停车才发现/我的前车门一直没有关闭”(《相逢不相识》),诗中描述了司机和乘客的“相逢”,但相逢不相识使司机陷入了惆怅,从没有关闭的前车门里,我们不难发现,没有关闭的不仅是前车门,更是作者那扇打开的心门。这种远在别处却又近在眼前的真实让我们感受到了牧风诗歌里的真诚,生活的冰凉与温热在他的诗歌里流淌,这种揭示生活内在和真实的品格,是一切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共同品质。

牧风的诗歌里所蕴含的真实感,来自于真实的生活体验,作为一个公交车司机,诗人牧风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每天驾驶着汽车,经历着乘客们真实的喜怒哀乐,当徜徉在诗意的世界里,牧风依旧真实。

2 诗之善

善,一直是文学作品所要展现的主题,人文关怀则是我们所追求的善的集中体现。人文关怀是一种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牧风诗歌中所蕴含的的善充满了浓浓地人文关怀,看似简单随意的一句,却像一股清泉直达人心,让人热泪盈眶。在短诗《冬至》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在公交车上因偷钱包而被挨打的孩子,诗的最后一句 “今天是冬至”,读来让人心里苦涩,诗人用简短的话语将我们引向深思,我们不禁为孩子感到可惜可怜。牧风诗歌的善不是大张旗鼓的呐喊,而是悲天悯人又润物无声的人文情怀。一个能把善扛在肩上记在心里的诗人必定是生活的善者,在《大娘的死》里“大娘孀居三十年/我有四个堂兄一个堂姐/每一个都很体面/二大娘却这么没面子地疯死了/我想 他们一定觉得很不体面/其实 大娘的这么个死法/让全村的人都很没面子”短短的几句,把时下备受关注的“养儿不防老”现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拥有四儿一女的大娘却彷佛孤寡般地死去,我们不禁在心里痛斥儿女的不孝与村民的冷漠。以人为本,把人文关怀写进诗歌,同时以至善精神出于诗歌,这一进一出把文学作品所应具有的人文关怀的至善展现的淋漓尽致,把我们从“浅阅读”的快餐文化中拉回了那个虽沉重却又担当的文学里,诗人牧风通过他的诗歌向我们诉说了他高度的诗歌使命感,这份发自内心的真诚,是显现于诗歌表里的至善。

3 诗之美

牧风诗歌的美正是在于诗人、诗歌、生活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我们读一首诗,彷佛就是一次与诗人的交谈,诗歌与生活的交织、诗人与读者的对话,把诗歌所追求的美完整的呈现。《在普照寺》里“不要惊慌/它们是寺里的居士/和你我一样安静/并且比你我都懂/钟鼓响起 是一种静谧代替了另一种静谧”把泰山普照寺的无言大美描述的令人赞叹,曲径通幽的普照寺里,几只麻雀似居士般安静淡然,这份自然平静之美不正是我们在尘世中所苦苦寻觅的吗?作为文学的价值追求之一,对美的展现不仅体现在牧风诗歌里的风景里,而更体现在诗人对平凡生活里美的发现,诗歌《生活的温度里》“今天/我只想握住那个人的手/刚翻捡过垃圾/还没来得及在身上蹭蹭的/一只/失望的右手/试试 生活的 温度”诗人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似乎和美无关的人物形象,一个捡垃圾的人,诗歌里没有丑美二字的出现,我们却真实感觉到了诗人所讲述的关于丑和美的故事,生活并不总是穿着美的外衣,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断定生活缺少美的依据。

4 总结

文学理论中所坚持的真、善、美的文学创造原则和价值追求,给了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从这一视角里我们可以一窥牧风诗歌的独特魅力:诗之真,有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心的话语;诗之善,有善良的嘱咐、善意的批判、至善的追求;诗之美,有美的人、美的物、美的心灵。生活给了牧风一眼流淌诗歌的活水,从一个视角看牧风诗歌定是不够的,这眼活水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探究。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牧风.牧风的诗[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3] 曹葆华,渠建明.文学书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 伊格尔顿著.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新形势下生物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探讨提高西药房服务质量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