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豁免保护

时间:2022-10-23 01:29:21

论《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豁免保护

【案件事实】

被告美国在线有限公司(AOL)的商业互式计算机服务提供了大量交换信息的途径,包括私人通讯(例如电子邮件)和公众交流。AOL“电子公告板”(bbs)是AOL的一种公众交流方式,可以让AOL的用户向AOL的其他用户信息。1995年4月25日下午2:54,一个ID为“Ken ZZ03"的匿名者在AOL的公告板上了一条名为“俄克拉荷马下流T恤”的信息,这条信息是为了推销一些“美化”俄克拉荷马市爆炸案1的T恤,而且这些T恤上还印有下流的并带有攻击性的标语。匿名者还在这条信息上留下了原告的电话号码和原告(Kenneth M. ZERAN)的名字Ken作为联系人。之后,匿名者又了一系列类似信息。原告事前对这一信息毫不知情,也没有授权任何人这一信息,另外,原告从来没有参与这些T恤的销售这是毫无争议的。而且事实上,原告Zeran从来没有订购过AOL公司的互联网服务。这一系列信息的导致无数愤怒的抗议者打电话恐吓和骚扰原告,甚至包括死亡威胁。更糟糕的是,俄克拉荷马KRXO广播台的播音员Shannon注意到了AOL电子公告板上的这些信息,并在1995年5月1日的电台节目中播报了T恤上的标语并号召听众按照信息上所留的原告的电话号码给“Ken”打电话表达他们的不满和愤怒。大量骚扰和死亡威胁的出现,导致原告不得不寻求警方的保护。尽管俄克拉荷马一家报社披露了AOL上的“俄克拉荷马下流T恤”的信息是一场虚构的骗局,KRXO电台之后也作出了公开道歉,稍稍缓解了原告的困境,但直至1995年5月15日,原告每天仍然接到超过15个骚扰和威胁的电话。

【诉讼经过】

美国在线公司电子公告板上的这系列不但给原告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还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名誉。因此,1996年4月,原告Zeran在通知要求被告删除上述信息却没得到回应的情况下向俄克拉荷马市西区法院(Western District of Oklahoma)提起过失之诉。后该案移送至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地区法院审理。依据美国联邦民事程序规则第12条C款,被告AOL以原告诉讼不存在实质性争议而提出不受理原告的动议(threshold dismissal motion)2,其主要的理由是被告受《通信规范法1996》(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of 1996)第230条C款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豁免条款的保护不承担侵权责任3。Ellis法官认为该案的一个争议在于《通信规范法》是否优先于州法中所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过失散布侵犯他人名誉而承担过失侵权责任之规定;另一个争议点在于《通信规范法1996》是否可以适用于侵权事实发生于该法生效之前但在该法生效之后提讼的侵权案件。最终,法庭支持了被告方的动议,法庭认为:(1)《通信规范法》完全没有反映国会立法意图所有优先于所有针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基于州法的侵权诉讼之理由;(2)原告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电子公告板过失散布侵犯名誉权的信息的普通法之诉与《通信规范法》禁止将网络服务提供者视作出版人或发言人的规定相冲突,因此《通信规范法》优先于原告的诉讼请求 (3) 原告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普通法之诉与《通信规范法》的目的和宗旨相冲突,因此《通信规范法》优先于原告的诉讼请求。(4)虽然原告的法律事实发生在《通信规范法》生效之前,但他在该法生效后2个月才提讼,因此因此《通信规范法》优先于原告的诉讼请求。基于上述原因,法院支持了被告的动议。原告不服向第四巡回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法院维持了地区法院的裁判。上诉法院认为(1)《通信规范法》禁止原告的诉讼请求(2)无论引讼的行为何时发生,《通信规范法》对其生效后提讼的案件均可适用。最终第四巡回法院驳回了原告的上诉,维持了地区法院的判决。4

【案例分析】

一、《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豁免保护

1、立法历史与目的

在1995年的Stratton Oakmont, Inc. v.Prodigy Services Co.案中,法庭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运营商)对其用户提供的信息内容进行了编辑就构成“出版人”的条件,因此对其用户的名誉侵权和其他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5这一案例导致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对来自于用户的信息内容进行编辑(包括审核或删除),就要承担“出版人”的侵权责任,从而导致网络服务者不敢轻易的审核或删除任何用户信息,即使这些信息是违法的、侵权的、猥琐或色情的。

美国国会众议院为了修改Stratton Oakmont案造成的困局,避免猥亵的,威胁青少年健康的暴力或色情内容在网络不加节制的传播,以及给网络服务提供者造成过重的负担,制定了《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虽然这一条中备受争议的反猥亵条款已经因为违宪被废止,但第C款对网络服务者的豁免条款仍然有效。该条款规定,交互式计算机服务的提供者或用户不应当被视作任何由第三人提供的信息的出版人或发言人。

在Zeran v. America Online, Inc.案中,法庭指出“国会制定第230条是为了消除Stratton Oakmont案对网络服务商自我监管的消极影响。在Stratton Oakmont判决中,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其服务中所存在的攻击性内容的传播进行管理,那么他将让他自己面临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因为这样的管理会使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从传播者变为出版人,然而二者的责任追究机制是完全不同的。6Zeran案是《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在司法审判中的首次标志性运用,它改变了普通法传统侵权过错理论从内容提供者或内容传播者角度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区别对待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出版人”自己出版了第三人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内容就应当承担名誉侵权责任,一般是指那些像报纸杂志那类对传播内容进行编辑性控制或判断的实体。而“传播者”是像书店、报刊亭那类只有在明知或有理由知道侵权性内容的情况下才承担责任的实体,对所传播的内容并没有实质的、编辑性的控制权。7而在Zeran案中,法院认为根据《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只要侵权内容来自于第三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就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无论提供者是否对侵权内容进行审查、编辑处理与控制,也无论其是否明知内容的“攻击性”。所以,也就有人认为这一判例将国会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出版人”责任的豁免解释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所有侵权责任的豁免,而不仅仅是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出版人”责任的豁免。

2、Zeran v. America Online, Inc.案之后相关判例的发展

在ZEREN案之后,法院在分析是否可以适用这一豁免条款的时候,一般要求备好必须符合三方面的条件才能获得豁免权。首先,被告必须是交互式计算机服务(互联网服务)的提供者或用户;其次,原告声称的诉讼理由中必须将被告视作案件所争议的有害信息(侵权信息)的“出版人或发言人”。第三,上述信息必须是由另一个信息提供者提供的,被告本身不能使上述有害信息的提供者。

在Zeran案之后的Blumenthal v. Drudge案、Carafano v.省略案、Carafano v.省略案和 Green v. AOL案等案件中8,美国法院都坚持了Zeran案的判决。而这些案件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豁免不仅仅局限于名誉侵权案件,还包括错误信息侵权、向未成年人传播色情内容的案件、歧视性住房广告案件。在Blumenthal v. Drudge案中,法院认为即使被告和信息提供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被告可以删除或修改信息内容,被告也不构成“信息的提供者”,因为信息是由独立的信息提供者创造的,即使被告积极的参与了信息的形成过程。在Delfino v. Agilent Technologies案中,法院认为公司员工利用公司的电子邮件系统传播威胁他人的邮件,用人公司也可作为“交互式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受到《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的豁免保护。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什么情况下构成信息提供者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9在MCW, Inc. v.省略案中,法院认为,被告在其所提供的报告中添加了侵犯原告名誉的标题,并编写了侵犯原告名誉的评论性文字,这一事实足以证明被告构成“信息提供者”而不受《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的豁免保护。10在随后的Hy Cite Corp. v.省略案中,法院也坚持了MCW, Inc. v.省略案的判决理由。11

二、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豁免保护之完善

1、对《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豁免保护的质疑

美国第四巡回法院在Zeran案中确立了《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豁免保护,大大的降低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因第三人所提供的信息而承担的法律风险,互联网信息量飞速增加,而web2.0更是推动了这一发展趋势。不可否认,给予互联网提供者这一豁免的特权对推动互联网的发展和言论自由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即使当初国会在制定《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时并非出于这一目的。但是,随着Google,Face Book,Twitter这些大型互联网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反对者认为,《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在发挥其最初的立法目的时已失去作用,并且无情的剥夺了无辜的受害人寻求救济的权利。最近一次,一对纽约的夫妇因为不满Face Book的用户在其网站上上传了一幅载有他们的女儿的尸体的照片,而对Face Book提讼。他们并未向Face Book提出金钱赔偿的请求,而是要求Face Book删除照片并向他们提供照片下载者的名单。但是律师认为,Face Book受《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的保护,原告很难胜诉。12这一案件再次引发了大量由来已久的争论。豁免条款的抗议者认为,国会可以在侵权法领域基于先例通过细微的调整来确立一个联邦标准,而非大刀阔斧毫无限制的向那些侵权者提供豁免。其次,《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对于那些相较于网络服务提供者而言明显处于弱势的受害者而言过于残酷无情。另外,由于网络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和隐蔽性,信息受害者若想通过信息最初的提供者来寻求救济,将会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且往往难以成功。所以,修改《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的呼声日益高涨。

2、《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C款的主要修改意见

《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的豁免条款明确的排除了对知识产权侵权和刑事犯罪的适用。所以下述讨论主要集中在名誉侵权的领域。

有学者指出,应该借鉴传统侵权法对“传播者”的归责原则,以“明知”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标准,只要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有理由知道信息的侵权性,就应当承担责任。但是反对者认为,线上传播者和线下传播者(书店、报刊亭等)有所不同,线下传播者诸如书店之内的实体不可能浏览它出售的每一本书的内容,而一些诸如谷歌、百度等大型搜索引擎网站运用现有的网络技术有能力扫描所有连接网页,即使他们并非为了判定是否按照扫面结果来显示该页面。未来,随着诸如语义分析、概念绘图和自然语言搜索等先进技术的发展,这些网络服务提供者将更不可能声称他们对自己提供连接的信息缺乏“明知”。因此,网站将竭尽所能的避免这种由“明知”造成的责任风险。不难想象,为了避免这一风险,一些搜索引擎网站将会放弃指引任何可能造成侵权的未知内容,或者要求网络用户向网站提供免责声明和具体个人信息。这将对网络和言论自由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打击。

1998年10月的《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中新增的512节主要是关于网络服务商的版权侵权责任。有学者认为,可以借鉴《数字千年版权法》所规定的“提示―删除安全港”这一形式化的规则来解决“明知”这一责任标准的不足之处,这一观点已经在美国学界获得了许多学者的支持并且已经有法院作出支持这一观点的司法判决。实际上,提示规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规则,13大多数欧盟国家都采用了这一规则,中国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也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支持者还认为,运用这一形式主义的规则可以向受害者提供请求删除侵权内容的途径。但是反对者认为即使如此,提示规则的负面效应也远远大于还存在争议的潜在利益。14

首先,从边际成本的角度考虑,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需要对他们传播的信息承担潜在的责任风险,他们将会限制他们愿意提供的信息种类。假设一个网站上公布的每一条额外信息只带来极低或几乎不存在的额外责任,那么网站上每增加一条新信息,他的边际成本将会下降甚至接近于零,至少当他们需要为一定数量的新信息提供新服务时,他的边际成本将形成可以预计的曲线效益。用户每上传一条新信息或标签,成本都将都将少于之前的信息。因此,网络服务提供者也就可以向整个系统的每一个新的信息分配固定的开发成本。而这也正使Web2.0的“长尾效应”成为可能,使网络上数以十亿的网页成为可能。事实上,搜索引擎可以处理数十亿的搜索请求与数十亿网页之间的链接,而像Craigslist这样的网站可以维持总容量超过100万种7500万张贴的电子留言板。15相反,在“提示―删除”规则之下,因为每一个信息都代表了一定比例的法律责任风险,加上删除违规信息的合规成本,每一个信息的边际成本就不可能趋于零。尤其对于像Craigslist这样对单独信息不收取费用的广告网站来说,“提示―删除”规则的影响将是巨大的。由于边际成本的持续增高,一些网站不得不信息的数量,从而导致整个网络发展的阻滞,损害所有网络参与者的利益。

其次,从言论自由和违宪性审查的角度来说,《数字千年版权法》规制是侵犯版权的行为,而《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豁免的的第三方侵权行为的是除知识产权侵权之外的其他侵权行为,这一侵权种类的不同导致提示规则在《通信规范法1996》第230条适用上的失灵。《数字千年版权法》所规定的删除文书是极易准备的文书,文书接收方只需进行较少的判断就可以做出回复(版权的权益明晰)。尽管如此,实践还是证明超过四分之一《数字千年版权法》所规定的删除提示通知缺乏有根据的法律依据或在后续案件审理过程中没有发现侵犯版权的事实。相较于花费大量资源来调查这些删除信息的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宁可不经调查判断直接删除相关信息,从而避免陷入冗长的司法程序。基于此,有人设计出一种通过一个页面按钮可以让用户自己删除网络信息的自动系统,甚至不需要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内容提供者或其他用户的同意。提示删除规则受到了联邦最高法院的质疑,他们担忧这一规则将会创造出一种极端的、不被允许的“反对者否决权”,而这一权利的创设会激发人们对于干涉或封锁他人言论自由的能力的渴望,并且会让网络服务提供者陷入无尽的司法程序之中。不过,如果在案件审理前要求原告宣誓证明他们具有真实、合法的权利依据,如果作假将会受到伪证罪的处罚,或者建立一种“抗议―提示”规则(即允许真正拥有法定请求权的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异议),那么《数字千年版权法》的提示规则的弊端将会有所减少。除此之外,提示规则仍存在大量负面性,由于网络的及时性特征,删除信息会极大地侵犯言论的自由。就像联邦最高法院指出的那样,在处理那些删除或禁止有争议信息的案件中,一旦涉及言论自由的问题,任何法院都应该审慎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的平衡各方的利益。16考虑到法院处理此类问题的难度,如果将这一复杂的宪法性问题交给非法律专业人士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将会给其带来极大地负担。即使网络服务提供者雇佣了庞大的律师军团,那也不可能分辨所有信息中哪些可以保留,哪些应该删除,最终可能导致网络服务提供者盲目的限制言论自由以求自保。

参考文献:

发生在俄克拉荷马市Alfred P. Murrah联邦大厦的爆炸案导致168人死亡。

2 See, Republic Ins.Co. v. Culbertson, 717 F.Supp. 415, 418 (E.D.Va.1989)

3 47 U.S.C. § 230. Section 230(c)(1) provides immunity from liability for providers and users of an "interactive computer service" who publish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others:No provider or user of an interactive computer service shall be treated as the publisher or speaker of any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nother information content provider.

4 Zeran v. AOL, 129 F.3d 327 (4th Cir. 1997)

5 Stratton Oakmont, Inc. v. Prodigy Services Co., 31063/94, 1995 WL 323710, 1995 N.Y. Misc. LEXIS 712 (N.Y. Sup. Ct. 1995).

6 Section 230 of the 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en.省略/wiki/Section_230_of_the_Communications_Decency_Act,

7 Stratton Oakmont, 23 Media L. Rep. at 1796.

8 Blumenthal v. Drudge, 992 F. Supp. 44, 49-53 (D.D.C. 1998)., Carafano v.省略, 339 F.3d 1119 (9th Cir. 2003).,Batzel v. Smith, 333 F.3d 1018 (9th Cir. 2003).,Green v. AOL, 318 F.3d 465 (3rd Cir. 2003).

9 Delfino v. Agilent Technologies, 145 Cal. App. 4th 790 (2006), cert denied, 128 S. Ct. 98 (2007).

10 MCW, Inc. v.省略, L.L.C. 2004 WL 833595, No. Civ.A.3:02-CV-2727-G, (N.D. Tex. April 19, 2004),被告www.省略是一个提供商业信息的网站,在该网站网络用户可以下载被告提供的关于原告经营活动的报告。

11 MCW, Inc. v.省略,418 F. Supp. 2d 1142 (D. Ariz.省略/blog/2011/03/30/why-sec-230-of-the-communications-decency-act-needs-amending/。照片提供者Mark Musarella是名急救人员,在工作中获得了受害者的照片,他已经因为在face book上这一照片而被解雇并被吊销了内科急救专家执照。

13王利明:《在“网络侵权与〈侵权责任法〉的制定”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国民商法律网,www.省略/article/default.asp?id=43598

14 Cecilia Ziniti: The Optimal Liability System for Online Service Providers: How Zeran v. America Online Got It Right and Web 2.0 Proves It,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Annual Review, 2008,23 Berkeley Tech. L.J. 583

15 同上

16 Christopher Butler:PLOTTING THE RETURN OF AN ANCIENT TORT TO CYBERSPACE: TOWARDS A NEW FEDERAL STANDARD OF RESPONSIBILITY FOR DEFAMATION FOR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 Michiga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Law Review,2000,6 Mich. Telecomm. & Tech. L. Rev. 247

简历:

陈瑛格,女,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09级研究生,比较民商法学专业,政治面貌:党员

上一篇: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对居住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浅议村级债务形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