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识破购瓷“陷阱”

时间:2022-10-23 11:01:30

享誉中外的景德镇陶瓷,一直是人们居家、收藏和送礼的佳品。然而,一些不法商贩将假冒伪劣的景德镇瓷和真正的景德镇瓷器混杂销售,让普通的消费者真假难辨。到瓷都景德镇购买陶瓷制品时要谨防“三大陷阱”。

陷阱一:外地制瓷假冒景德镇制瓷。各地陶瓷市场的不法经营者,往往抓住广大消费者喜爱景德镇制瓷的心理,用一些低劣的外地瓷与景德镇陶瓷混杂在一起销售,不少消费者因难辨真伪,结果上当受骗。虽然有关部门多次采取措施打击陶瓷市场的假冒伪劣,但这类现象仍不时出现,有的人还擅自雕刻“中国景德镇”、“中国瓷都”、“南国瓷都”、“景德镇监制”等字样的图章,作为一些外地瓷的底款。

陷阱二:利用假证书将低档次陶瓷冒充高档次陶瓷销售。曾经有专业人士在几个大的陶瓷市场做了一次暗访大调查,发现艺术陶瓷市场各种证书五花八门,这些证书,少说也有十来种,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陷阱三:对作者的身份任意拔高以抬高陶瓷作品身价。在景德镇陶瓷市场,一些作品证书对作者的简介、学历、职称、获奖作品等内容任意拔高,随意编造。一些民间艺人在证书上摇身一变成了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一些市级工艺师变成了省级高工,有的在作品证书上还编造作者获得所谓“国家一级画师”称号,有的还臆造作品获得各级别的奖项等等。

如何识别真品景瓷,避免各类购瓷者受骗呢?笔者总结以下三招:

第一招:仔细看,认真试。仔细看。景德镇瓷器素有“白如玉”的美誉,挑选时先看瓷器里面是否白里泛青,如果是白里泛黄,或透出其它的杂质,基本可以判定是质量不过关的低档瓷器。认真试。一试瓷器敲起来的声音,景德镇的瓷器敲起来“声如磬”,轻轻一敲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二试瓷器是否够硬,景德镇瓷器都是高硬度瓷,用金属器具在瓷器上一划,应该毫无痕迹。三试导热速度,景德镇瓷器是高密度瓷,与其它瓷器相比更加厚重,导热速度较慢,对于陶瓷容器,可在瓷器内导入温度较高的水,若是景瓷,瓷器周身温度变化不大。

第二招:从作品证书下手辨别真伪。景德镇陶瓷协会印制A、B两个不同版本的《景德镇艺术作品证书》,对景德镇市具有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以上职称的作品,统一配发此证,并施行一品一证。A版《景德镇艺术作品证书》为硬皮精装本,外形尺寸为10×17厘米,另加一张活页式内芯,对开对折,封面以象征“高岭土”的灰白色为底色,在二分之一处,套有两厘米宽,象征陶瓷色彩的紫降色缎带横中央,正上方一角有硬币大小的陶瓷协会所写徽记。证书内印有郭沫若先生1965年来景德镇时留下的“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手写字样。B版《景德镇艺术作品证书》为纸制简装本,对开四折,外形尺寸略小于A版,为10×16.5厘米。正上方四分之一处,选择了青花缠枝莲图案,与下面的“景德镇制”注册商标底款连为一体。证书内页,除印有中英文对照的景德镇陶瓷艺术简介、作者姓名、职称、作品名称、创作时间、作者签名、发证机关、发证日期及编号等相关内容外,白色底纹上还印有“陶制图”局部图案。仔细观察证书内页印在作者近照上的钢印,真证书的钢印应该有“景德镇陶瓷协会”的字样。

第三招:电话确认。在商讨好价钱后,要先付部分货款,买下瓷器后,在店主面前刮开证书封三下的银粉,拨打800免费电话查询,确认是真品而非赝品后,再付剩下的货款。

(鲍利军)

上一篇:陶艺家当学会感动 下一篇:阅读《景德镇陶瓷》感到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