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不愁的“成长护照”

时间:2022-10-23 10:49:53

让德育不愁的“成长护照”

走进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每位学生身上都怀揣一本《综合实践活动护照》(以下简称“护照”)。它深得学生喜爱,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成长护照”,视其为高中时代收到的最珍贵、最美好的礼物;被教师称为“魔法护照”,视其为教育教学管理的神器。作为学校“生态德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护照”拉近了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距离,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缘起

为什么想到开发这样一本“护照”呢?2010年,武汉市实施“有效德育”工程,武汉市第十一中学适应德育改革的需要,基于对高中德育现状的反思,在对传统理念和办学思想扬弃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德育”理念。“生态德育”将“以学生为本,涵养其德性,尊重其个性,舒展其生命”作为德育工作目标。它的内涵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着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优良品德养成和健全人格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精神家园,改善德育评价,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魅力和活力,真正提高学校德育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总体要求是,回归生活、创设情境、凸显体验、关爱生命、改善评价、和谐共生。“生态德育”理念在具体实践中,促使德育工作在诸多方面做出改变,而这些改变亟须一种或几种内涵丰富、形式新颖、乐于接受、便于操作、作用明显的评价机制和物质载体做支撑。“护照”应运而生。

特色

“护照”的实质是一套规划学生全面发展,引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性评价手册,它的独特之处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课程制管理。“护照”实际上是一门德育校本课程的成绩单。学校以《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规定的综合实践课程为依托,创新开设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校本德育课程,采取弹性的课时制,设置了包括社会实践、人际交往及自主管理、劳动服务3大类23种德育课程项目,这些课程又根据实现的难易分为11种选修课和12种必修课。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同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学分制管理。学生每学年按照“护照”所设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行学习,必修课必须获得23学分,选修课必须获得7学分。两种课程的学分取得方式为每按照课程认定方式完成课程内容要求一次即可获得相应数量的印章,根据印章数量计算学分。课程的得分只设置下限,学生自主选择课余时间来完成。课程得分将作为每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授予各种荣誉的基本指标、高三自主招生推荐的重要参考以及高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

导师制管理。“生态德育”理念倡导“五位一体”的德育主体模式,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网络、自我的合力育人。学生会根据自己所实践的内容来邀请导师指导帮助,导师应给予知识和方法的指导,并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学校为每位教师配置了一枚印章,教师可以用印章来认定学生的成绩。而对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好人好事则有家长和社会导师以签字的方式来认定。同时,学生自身也是相互间的德育导师,我们设置了互帮互助结对课程,提供帮助的同学可以得到受助同学的认证。

升级制管理。“护照”以一学年为单位,随着年级的升高“护照”的等级也会升高。升级的前提是必须完成上一年度的所有规定学分。否则视作留级。三本“护照”全部过关者为绿色通行者,可算作圆满地完成高中学习生活的凭证。

成效

“护照”作为十一中学子的标识,是同学们在高中阶段一张最具特色的成绩单。一枚枚印章不仅记录着同学们花季雨季的美好时光,而且带动了学校德育的大发展。

“护照”是一盏灯,照亮了学生的心。“护照”这种过程性、日常性、动态性的多元评价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改变自我的信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让他们变得更加阳光,学校由此涌现出大批优秀学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应邀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的全球唯一的中学生代表刘汉生同学,“护照”上面的一片红色就是他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体现;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卢仰泽同学“护照”上面一个又一个红章记载了他的多才多艺、博爱善良;在学校留学的瑞典学生E-mil在个性特长和社会实践上的满满红章,见证了他从完全不懂汉语到半个中国通的求学历程;拯救一个家庭送迷路孩子回家的汤福乾同学在面对家长重谢的时候,只拿出“护照”请家长签字作为留念……

“护照”是一面镜,折射出班级生态的改善。“护照”不仅成就了优秀学子,而且激励每一位同学主动改变。高二(15)班每周开展“晒护照、赞人品”活动,谁的“护照”上印章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这种生生互动有效地促进了“班级土壤”的改良。

【陈顺平,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华林飞,武汉市第十一中学副校长;宋迪,武汉市第十一中学团委书记】

上一篇:打造充满活力的“绿色教育” 下一篇:《德育工作协议书》中德育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