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公司前10中独占8席 天治核心成长排名倒数第一

时间:2022-10-23 10:25:26

中型公司前10中独占8席 天治核心成长排名倒数第一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尽管到2014年年中还差着那么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但对全市场365只可比普通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净值超越基准增长率的比较,显然能够帮助投资者厘清2014年各基金公司主动管理能力,以及对2014年各基金产品业绩做出某种程度的预估和评判。

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净值超越基准增长率排名前10的基金中有8只属于中型基金公司,占据绝对主力。而天冶核心成长则以-12.5%的成绩在今年以来净值超越基准增长率排名中位居倒数第一,与排名第一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首尾差达到了40%。

中型基金公司前10中占据8席

相对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500亿元的大型基金公司,今年规模中型基金公司的来势要格外凶猛一些。

为了说明今年基金表现与去年的变化程度,不妨先来回顾一下去年的情况。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区间,净值超越基准增长率排名前十的基金分别是银河主题策略(78.25%)、景顺长城内需增长(69.69%)、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68.42%)、华商主题精选(68.16%)、农银汇理消费主题(63.83%)、中邮战略新兴产业(61.39%)、银河行业优选(59.15%)、易方达科讯(58.63%)、汇丰晋信科技先锋(55.31%)、上投摩根新兴动力(52.45%)。

从基金所属基金公司规模来看,公司公募管理规模在500亿元以上的有3家,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公司(1322亿元)、上投摩根基金公司(863亿元)和景顺长城基金公司(600亿元);规模小于10亿的小型基金公司一家也没有。

然而去年净值超越基准增长率排名居前的基金产品能够保持继续领先的仅2家,分别是中邮战略新兴产业、银河行业优选。名次下降最快的是景顺长城基金公司的2只产品。截至6月12日,景顺长城内需增长(-9.3%)、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9.37%)分别在365只可比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在第355名和356名,成为难兄难弟。

具体来看,据Wind数据,截至6月12日,今年以来净值超越基准增长率排名前十的基金分别是中邮战略新兴产业(27.76%)、兴全轻资产(26.25%)、财通可持续发展主题(20.34%)、华商价值精选(19.04%)、汇添富逆向投资(17.7%)、长信内需成长(17.46%)、浦银安盛红利精选(15.5%)、银河行业优选(15.17%)、长盛量化红利策略(14.87%)、国泰成长优选(14.64%)。

从基金所属基金公司规模来看,大公司(公募管理规模排名全市场前10)的基金仅1只,为汇添富基金公司(1035.5亿元)的汇添富逆向投资基金;小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不足10亿)的同样也只有一只,为财通基金公司(8.3亿元)的财通可持续发展主题基金。其余8只基金所在公司公募管理规模均在100亿元到400亿元之间,为中型基金公司。

天治核心成长排名倒数第一

排名前十的基金只有2只保住了位置,排名后十的除了工银瑞信红利仍在“坚守”,别的也全换成了新面孔。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区间净值超越基准增长率排名后十的基金分别是中欧中小盘(-29.95%)、东吴行业轮动(-21.16%)、国富中小盘(-17.54%)、工银瑞信红利(-17.28%)、广发小盘成长(-16.05%)、长信金利趋势(-11.21%)、华安中小盘成长(-7.54%)、博时特许价值(-4.44%)、上投摩根中小盘(-4.26%)、景顺长城能源基建(-3.73%)。

截至6月12日,中欧中小盘尽管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仍然只有-7.47%,区间净值超越基准增长率-5.92%,但毕竟是摆脱了倒数第一的位置,名次往前挪了36名,在365只可比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在第329名。

接过中欧中小盘倒数第一“桂冠”的是天治核心成长基金。这只去年净值增长16.38%、区间(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净值超越基准增长率为15.45%的基金今年明显跑不动。截至6月12日,天治核心成长基金今年来净值增长率为-15.92%,今年来净值超越基准增长率-12.5%。单位净值只有区区的0.4922元。

为什么业绩下滑如此之快?公开资料显示,天治核心成长基金一季度公布的十大重仓股分别为恒瑞医药(232万股)、伊利股份(214万股)、大华股份(222万股)、天士力(148万股)、北京银行(750万股)、掌趣科技(177万股)、比亚迪(113万股)、复星医药(267万股)、金隅股份(804万股)、金通灵(288万股)。

《投资者报》记者依据Wind数据对比天治核心成长基金2013年以来各个季度的十大重仓股后发现,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不强,盲目操作是导致其净值迅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以天治核心成长基金的重仓股之一伊利股份为例。《投资者报》记者发现,据Wind数据,在2013年一、二、三、四季度,天治核心成长基金分别持有伊利股份404万股、324万股、264万股、184万股,显然,基金经理秦海燕并不看好伊利股份的未来,正在逐步淡出该股。但让人奇怪的是,这一趋势在2014年的一季度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据2014年天治核心成长基金一季度披露,其持有伊利股份214万股。这说明了在2014年一季度秦海燕没有再度减持伊利股份,相反增持了30万股。

然而对比伊利股份的盘面表现,伊利股份在2013年10月22日之前,一直在上升通道中,而从2013年11月至今,伊利股份却一直处在下降通道。

公开资料显示,秦海燕一季度末重仓的10只股票中,包括伊利股份、大华股份、掌趣科技、比亚迪、复星医药等5只股票60日涨跌幅度均下跌超过10%以上。

相关公开资料还显示,天治核心成长基金自2006年1月20日成立以来,历经了余明元、吴鹏、吴涛、吴战峰和秦海燕5位基金经理,其中,秦海燕2006年6月加入天治基金公司,历任行业研究员、天治品质优选基金经理助理,是天治基金内部培养的基金经理。其自2010年12月31日任职至今,任职回报-18.2%,并不理想。

此外,天治基金的总经理也数易其主。总经理经历了屈年增、祖煜、赵玉彪(代)、刘珀宏、赵玉彪(再次代职)和目前的常永涛,其中刘珀宏在位仅仅7个月。而现在的总经理常永涛还同时担任天治基金投资总监。

上一篇:关于汽车零部件物流同步化配送的研究 下一篇: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