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除打孩子

时间:2022-10-23 10:20:00

记得女儿刚出生时,我们夫妻谈起打孩子的问题。妻子直截了当地说:“你要敢碰她,我就打电话叫警察。”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她当然不需要叫警察。因为我也反对打孩子。不过,打孩子对不对,远还没有定论。美国大部分州是禁止打孩子的。但在许多州,对孩子体罚还是合法的。根据一个调查,在巴西,19%的人相信合理的打屁股是必要的,这个数字在美国是55%,希腊是87%,全世界平均是52%。当然。这种调查未必准确。但是,说世界上大致一半的人口支持体罚,恐怕不过分。2006年10月,《今日美国》采访了20位企业总裁,发现他们都是在体罚中长大的。甚至有人说,体罚使人懂得守纪律,办事严肃认真,尊重权威,有组织性,这些都是企业总裁的必要素质。有世界经理之誉的前GE总裁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很感念母亲的教育。他的母亲,是个动不动要用鞋子来揍他的严母。Sara BlakeIy从小经常被打屁股,甚至把所有的内裤都穿起来作为防护。如今她长大成人,成为内衣公司的总裁。她做的内裤也许并不为防止打屁股而特别设计,不过,她有1亿美元销售额的公司的名字叫Spanx,就是从打屁股(Spank)中来的。

然而,我们需要知道,这些企业总裁,大多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长大。当时体罚很普遍,他们受体罚并不能说明他们有什么特殊,更不能说体罚造就了企业家。我说这些,无非是想提醒大家,体罚的事情尚无定理,即使在美国。信奉“不打不成才”的理论的人大概还是多数。我作为少数派,只想把反对体罚的道理讲清楚,并且以我的孩子为例,展示一下不体罚的好处。

体罚是建立在大人和孩子之间体力不对等的基础之上的暴力行为。当你体罚时,你就是向孩子灌输了以强凌弱的合理性。这有两个后果:第一,孩子接受暴力原则,长大了会欺负人,甚至会欺负到家人身上。我上中学时,坐在我后面的一个男孩,上课来总是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是和他爸爸打架。我很吃惊:“怎么敢和你爸打架?”他回嘴说:“你懂吗?这叫独立战争!”后来他个子长高了一头,也不带伤来上课了。再问他家里“独立战争”的进展,他得意地说:“那老东西再不敢碰我了。”我猜,长满青春期肌肉的他,不教训一下他爸爸就算不错了。

这种例子比较极端,并不多见。但第二个后果,对现在的父母来说就非常实际了。从体罚中,孩子知道大个子可以欺负小个子。以后在外面碰到大个子,就会有恐惧感,觉得人家可以合理地欺负自己,影响其自信心。我女儿身体娇小,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学校,都是班里体重最轻的。孩子之间,推推打打在所难免。这个问题对她就特别重要。我们在家里。对她还是该严就严,但从来不体罚。我们教给她的信条很明白:没有人有权打你!她上幼儿园时曾有一段时间经常被一位男孩儿推搡,心里很害怕。我们也马上找到老师交涉,杜绝这种事情再次发生,保证她的心理安全。如今她已经8岁了,在学校非常自信,学东西也很快。而她在幼儿园时最好的一个朋友,是个犹太男孩,父母学习抓得很紧,恨铁不成钢,不时会打他。结果呢,个头不小,却畏畏缩缩,学习比我女儿慢至少一年多。

当然,仅仅坚持不打孩子,但不知道在不打孩子的情况下怎么教育孩子,也是不行的。打不打孩子其实涉及一个更深的哲学问题: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相对平等的,还是权威式的?这直接关系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打孩子,其实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权威关系的一种表述。如果仅仅放弃打孩子,却保持这种权威关系,并用其他的形式表述或重申这种关系,那么孩子的成长还是会受影响。

(选自《一岁就七常青藤》中国青年出版社)

上一篇:母亲的使命和成长 下一篇:玉臂美人,5招优雅去赘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