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时期下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

时间:2022-10-23 09:52:04

探讨新时期下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

摘 要: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是新时期企业管理的重点所在,是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本文简单探讨新时期下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成本;成本管理;管理体系;体系建立

1 引 言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工程投资量大,技术复杂,涉及面广,为了确保建筑项目投资效益,要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确保工程成本在预定费用内。在新时期下,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实施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

2 新时期构建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当前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是解决成本管理问题的关键。

就目前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来看,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比如建筑企业成本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在建筑企业内部,上到管理层下到普通员工都把成本管理当做企业财务部分或某个项目管理部门的责任,觉得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自己无关。这种财务成本管理观念的落后严重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还有部分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方法不当,只注重企业施工中的成本管理,而忽略了工程前期和工程招投标阶段及工程竣工各个阶段的财务管理,多重视事中和事后核算而忽略了事前控制。鉴于当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动问题,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2)建筑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立完善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建筑企业属于施工行业,这个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一项工程从开始到结束要包含多个环节,要涉及到工程的前期成本估算、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工程施工中所需施工材料的管理、工程竣工阶段的核算等等诸多环节,工程管理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环节都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好坏,如果其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很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加强对建筑企业施工工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营。

3 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

3.1 加强财务成本管理意识,完善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管理安排的持续进行需要的是管理体系制度作为执行基础来予以肯定,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意识和管理体制作为一种公司的软文化和硬规定在对公司的平时运作方面起着无形却强有力的调控作用。正确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财务管理价值观念能够指导财务实践,并且在程度上很好提升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层加强对财务的成本管理意识,能够直接的影响公司的运作和发展方向。具体到操作方法就是,每个工作岗位的人员从自身出发,工作绩效和实际的收入相挂钩,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财务成本控制意识,发挥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3.2 加强项目责任成本管理

项目责任成本,从管理会计的角度讲,实际上是项目利润为零的价格。最终结果有利润,利润越多,说明项目管理越好;反之,亏损越大,说明项目管理就差因此,项目部要按管理责任对其进行分解。现行的施工方式,一般来说,应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项目部的现场管理费用开支,包括项目部开支的间接费用和不能并入间接费用的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第二部分是项目部职工机械工班完成的施工工作量。第三部分是分包施工队完成的分包工作量对项目部开支的现场费用,应根据项目部的人员车辆等情况按费用项目编制开支计划,特别是对办公费车辆使用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通讯费等重点费用要核定标准,实行总额控制。

3.3 严格实施定额计划

对自己项目部职工机械工班完成的施工作业工程,最好由工班长做好施工定额计划,按月核算检查这部分成本控制,关键是抓好两点:一是材料费用,不仅要有金额控制计划,而且要有数量、价格控制计划,防止超耗和损失。二是机械使用费,要充分发挥自有施工机械、车辆的作用。首先在任务安排时要考虑这一因素,防止靠外包队伍完成任务而自有机械闲置情况发生。在施工中如发生闲置,可采用对外包队伍出租等方式提高利用率防止项目部自有机械车辆因费用高而利用率低,导致发生亏损。对分包工程,除了严格对分包队伍的资格审查外,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分包工程价格。严格为分包施工队代办材料出租机械等费用扣还手续,防止对分包队伍工程款超付。

3.4 分段进行工程成本的核算以及工程价款的结算

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安装中的施工周期较长,倘若到工程完成后再成本和造价的核算,很可能会导致建筑企业的资金周转不通,对正确反应各项工程的经营成果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对承接的工程项目首先要分段的成本预算,做好实际的成本核算工作。身为施工单位,应该及时的处理工程价款的结算,才能够及时回收资金。

3.5 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进行分级核算

由于建筑企业的施工流动性大,施工地点也不固定,所以它的施工生产性不集中。建筑企业为了很好的把施工生产和会计核算相结合,利用会计核算来直观的折射出施工生产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它可以采用分级核算和管理的方法,来避免因集中核算的施工生产和会计核算的脱节现象。

3.6 实施订单成本计算

在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应对的每个项目工程的相关特点都分别进行计算,施工企业的会计也务必根据其特点分别采取成本的核算。这样,保证了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相符合性,同时也有助于分析和考核工作的进展。

4 结束语

新时期建筑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中,要全方位、全过程深入到建设现场,将事后监督改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通过落实财务成本管理体系,执行岗位职责,合理控制工程成本,确保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惠新.新时期下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1):42~43.

[2]杨元德.新时期下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3]陈卫,韩旭东.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与成本管理体系[J].价值工程,2010,29(9):13~14.

[4]黄庆双.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

[5]赵瑞红.新时期下建筑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分析[J].广东科技,2012,21(19):176~177.

上一篇:关于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研究 下一篇: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