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幼儿教育思潮的激荡与反思

时间:2022-10-23 07:34:26

当代幼儿教育思潮的激荡与反思

本文所论的“当代”,重点指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30年这一段历史时期。为揭示当代幼儿教育思潮的变化,我们首先勾勒中国现代意义上公共幼儿教育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四次变革。

第一次是1903年湖北幼稚园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小农经济社会“膝前教育”的终结,现代大工业背景下公共幼儿教育的肇始。这既是殖民主义经济和文化侵略的结果,又是当时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放眼看世界变法图强的必然产物。第二次是20世纪20、30年代,以陶行知、陈鹤琴、张宗麟、张雪门等既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领会了西方教育思想的先驱发起的教育运动,其中的生活教育思想等达到了空前的理论水平,开创了幼儿教育的时代辉煌。第三次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教育建设,借助苏联教育经验,在前苏联幼教专家的指导下,中国政府自上而下地对幼儿教育进行了改革,奠定了新中国幼儿教育的理论框架和教学模式,影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第四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幼儿教育理论的蓬勃发展背景下进行的中国特色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这是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转型时期的又一次变革,本文讨论的重点正是这一时期的历史面貌。

通过以上的简单描述可知,中国幼儿教育一开始就在被动接受与主动适应中前行,这一过程是在中西方文化和幼儿教育理论的冲突中不断完成的,体现了教育的保存与更新的双重规定性。

一、在中西幼儿教育理论交汇中碰撞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新的经济基础必然引发新的上层建筑之思想意识的变革。经历了浩劫之后的荒芜,中国幼儿教育界重整旗鼓。随着国门的洞开,世界五花八门的幼儿教育理论汹涌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对这些理论的验证和嫁接此起彼伏,实证成为此期的最大特点。

80年代一个最鲜明的印记就是倡导培养主体性和全面性发展的“完整儿童”的教育理念。与此相关的理论,比如,皮亚杰儿童发展心理学、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美国High/Scope课程认知方案、瑞吉欧教育理念等风行大江南北。事实上,在20世纪初,“南陈北张”对于儿童的认识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准,立志培养整个的、完整的儿童,并以单元教学法、行为课程等形式贯彻这一思想。由于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形势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解放前的有益经验被弃之不顾。当国外理论进入中国大陆的时候,幼儿教育似乎又一次从原点起步,甚至还有历史的倒退。

赵寄石先生回顾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认为,“一些外来的、许多人还一知半解的东西又被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可”,“这种学了又丢,丢了又学的恶性循环使幼教改革再一次走进误区”。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原因就在于此时的幼儿教育一方面还没有作好应对和消化国际流行的“先进理论”的准备,来不及从西学传统的延续中去审视所吸纳的理论的因果关系并予以扬弃;另一方面对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知之不深,无法将西学纳入传统文化中定位,也无法用现代中国的理性眼光来将西学定位和对当下中国幼儿教育走向的认真研究,所以,80年代的国外幼教理论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中国的幼儿教育却难以形成批判的力量。后现代主义等时髦名词和热门话题很快吸引了幼儿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兴趣。

二、在碰撞中沉淀和梳理当代幼教的时代主题

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契机结束了80年代的冲动与盲目,那就是“人的解放”这一口号的响亮提出,紧迫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即需要建设性地张扬一种思想立场来匹配改革开放的社会运动进程。虽然,这在80年代的历史发展中已经萌芽,但它只是萌芽,远没有被重视,也不可能被重视。因为80年代的浮躁,人们普遍缺少耐心,因而也显得没有时间。当然,也只有躁动才会有沉淀,社会正是这样以自己的躁动呼唤着时代精神。

在这面旗帜下,围绕“人性觉醒”、“人性丰富”等主题,90年代的幼儿教育更加突出了人的意义。尊重儿童主体性、回归生活、建构学习等一些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体现在幼儿权利、师幼互动、组织管理、环境创设、课程设计、家园共育等方面。

1 尊重主体性发展

80年代末90年代初儿童主体性及其权益提高到了空前的程度并以国际法加以保障:一是1989年的《儿童权益公约》,把儿童视为行使自己权利的主体;二是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发表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向全世界紧急呼吁:“让每个儿童有更好的未来”,使全世界关注尊重儿童的生存、权利和福利。为此,我国政府制订了《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主体性教育被称之为教育领域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人的主体性更被推为21世纪新人的最基本素质。与之相呼应,幼儿教育认定,幼儿是发展的主体,幼儿主体性的培养是幼儿教育追求的高层次目标,幼儿教育的全部使命在于发展儿童,服务于儿童,这代表了当代儿童观和幼儿教育的最高水平。

2 崇尚幼儿教育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并非回归生活的杂乱无序,而是代表一种哲学理念,体现一种生成的、开放的、人性的、超越的思维方式。“回归生活”理论将人与生活看作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认为人的活动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教育的过程就是个体生命展开的过程,是过程和体验的统一,并以个体的幸福生活为教育的重大使命。幼儿教育回归幼儿的生活,重要意义在于尊重幼儿的生命价值和主体地位,关注幼儿的生存空间和生活事件,确立了幼儿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回归生活”是人的主体性价值日益凸显必然喊出的口号,因而,幼儿教育回归生活是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3 倡导幼儿建构的学习方式

建构的学习方式反映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反映了从重视知识的获得到重视态度、能力的形成,从静态的知识到动态的活动,从表征性知识到行动性知识,从“掌握”知识到“建构”知识的变化。自我的主动构建成为世界幼教的基本精神之一。“主动”表现为儿童学习动机是发自内心的强烈的探究欲望;“建构”表现为儿童的知识在行动中的理解和构筑,在这种富于个人情感体验与环境交互作用中,学习者与学习融为一体,从而自觉地、体验地获得个性化的知识。建构的萌发和结果充分展现了学习者的学习意义和存在价值。3-6岁幼儿的智慧条件决定了建构的学习方式在此阶段必须充分运用、恰当设计和组织,这是对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尊重,更是对幼儿主体地位的尊重。

总之,这三个主题在逻辑上是彼此密切相连的,即经由建构的途径和回归生活的方式实现主体性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一认识是幼儿教育在世界幼教发展背景下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

三、在重整中建构有中国特色幼儿教育理

论体系

进入21世纪,根本问题已不在于怎么做,而在于弄清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的出路究竟何在?

回到传统?雅斯贝尔斯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春秋战国时期,在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论基础上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愿景,体现了儒家强烈的教化精神,当今世界的“全人教育”与之遥相呼应;亚圣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开创了中国良好的慈幼传统。儒家以“生”为“绝对的善”之取向,天人合德而物我圆融、生机流畅,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本位特质和古老的东方思维。但是,面向过去的教育传统只给了我们部分的生存智慧,幼儿教育的命运只能在现实中延续。

照搬西方?人类发展生态学家勃朗芬布伦纳“雀巢”式的生态理论认为,每种文化都有自身各级生态系统的独特的构建蓝图,发展主体在大系统所属的各级生态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实际上也是大系统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具体表现,任何关于人的发展的研究都必须考察大系统的影响作用。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能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而各种不同教育方案能很好地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儿童。比如,发端于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或瑞吉欧教育理念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因为它们是民族的,其次才是世界的。在“人”的复活征程中,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而最终实现。随之而来的十七世纪科学大发现,刷新了西方对人的地位和价值的认识。可见,意大利的人本思想不自今日始,热爱自然、热爱儿童、追求独立自由、崇尚个性解放的精神深深嵌入民族文化之中,决非一日之功。长期的熏陶和习染深刻地影响着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意大利,儿童作为一个人的意识被反映在以儿童观为核心的幼儿教育中。思想史可能有两种形式出现在历史上,原本的思想史可能要演化几百年,但模仿的思想史却只要短短的几年。脱离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土壤和历史氛围,尊重儿童、发现儿童无疑是空话和套话,以致于“生于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缺乏持久的生命力。

历史像―个钟摆,思想史的不成熟直接导致历史的动荡并反受其累。经历了从温和到激烈又走向温和的一个历史循环,中国幼儿教育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才从大的方向上深切体悟到中西融合的极端迫切性,才体悟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对一个有巨大的历史遗产的民族来讲具有的迫切意义。正如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中所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人类历史始终是一部冲突史,交流的过程就是各种价值倾向左冲右突的激荡和磨合。

那么,当代中国幼儿教育如何才可能在民族传统与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的冲撞中立身?立德?立言?中国幼儿教育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思想只能产生于现实,今天幼儿教育理论建树只能在当下中国之命运中。因此,陈帼眉教授指出:“我们所谓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是从两个方面理解的:一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学前教育理论,另一是由中国人提出的、没有国界的、符合普遍规律的学前教育理论。当然,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这是远见卓识之语,守先待后,兼收并蓄才能为中国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找到出路。

当代幼儿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大胆探索,除去“”时期的停滞,自现代意义上幼儿教育传人中国以来,本土化、科学化、民主化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脚步。不过,由于中国幼儿教育自身的稚嫩,历史注定中国的幼儿教育还要走一条模仿之路,然而又同时是变革的必经之路。只有走过荆棘丛生的矛盾与困境,才是中国幼教立身、立德、立言之时。

上一篇:怎样实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有效生成 下一篇:怎样做“智慧型”的体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