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时间:2022-10-23 07:17:09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摘要:当前社会的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创新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才必备素质之一。而中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修课,是一门工具性和基础性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学好初中语文,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巧妙的把创新教育融入到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简要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深入和当前教育形式的变化,初中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把课堂的自主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自愿的去学习课本知识。所以,在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初中的语文教学进行相应的创新,尤其是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和创新的氛围

目前,我国的中学教育大都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记。并且很多学校未来提高学生的升学率,许多教师都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对中考题型和研究便捷教学方法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必须从观念上进行教学改革。在初中语文的教学环节,要保障学生的主体性,并且以教学为主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资助创新意识,并逐渐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创设情景,使学生融入课堂

新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出了调整,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也更加密切,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设定相应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来融入到课堂中。如《项链》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课下将课文的内容排练成小型话剧,通过亲身的演绎,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课文的内容,还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到故事的情节和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所揭示的主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学习的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就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课文、文学著作等,在阅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根据提出的疑问再对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和相关资料的查阅,达到进一步学习的目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古语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只有带着问题去阅读,才能得到好的学习效果。

3.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处在从属地位。自实行新课标之后,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新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学习自主性。语文教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历史资料以及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忙等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1.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发散思维不依照常规,而是寻求变异,从多个角度寻找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他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三个思维角度。因此要培养发散思维,就应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入手,让学生养成从多个方面思考同一问题的习惯。

2.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寻求变异思维

在语文课的写作训练课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反面寻求新的立意,这是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寻求变异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如:“近墨者黑”,其反向立意为“近墨者未必黑”这种反弹琵琶,在写作中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有理,教师就应该大力提倡。在教学中,这样的反向立意多了,学生就会不自觉的形成球衣思维的习惯,这也有助于其创新意识的培养。

3.突破固定模式,主张多元并举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会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还有的会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扬自身的特点,而不要单纯的借鉴老教师的教学方法,而忽视了自身风格的培养,在教学中越是具有独特的风格,其课堂的教学方式也是丰富多彩,让学生有“常听常新”的感觉。

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所以,我们要不断强化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抓好教师的队伍建设工作,从而带动整个教学水平的提升。对于教师的素质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只有教师拥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主动性,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二是要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教师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秉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教育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形成师生融洽相处的和谐局面,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建新.《关于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看法》[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1,(2).

[2]杨婷.《浅谈初中语文的创新教育》[J].新一代(下半月).2011,(2).

[3]邓国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创新思维教学探讨》[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8).

[4]王保亭.《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1,(3).

[5]张圣君.《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教学浅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17).

上一篇: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沐浴生活的阳光 下一篇:用一个元件制作的数字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