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

时间:2022-10-23 06:57:55

高三物理复习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

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有其特定的要求和目标,帮助学生建构高中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涉及基本知识和概念的复习教学中,为了节约时间,教师往往通过讲授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格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试图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而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解题方法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或技能”后,立即展示数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变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这样,学生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对规律应用能力培养的过程,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住,就出现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这是当前物理复习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在高三物理复习教学中,教师要以导促学,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一、实施有针对性的导学目标

高三物理复习教学要依据考试大纲开展教学目标的设计.在复习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是已经不陌生的物理概念、规律,如果教师仍然重复这些内容,学生当然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例如,在设计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复习专题时,教师如果先将其归纳后让学生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学生当然会用这种方法解题,可是面对一道不熟悉的习题,学生能从众多物理方法中作出更快和便捷的选择吗?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选择.

例如,甲、乙两个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量分别为q和-q,两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甲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的空间有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平衡时细线都被拉紧.平衡时,可能位置是下图中的().

教师可以先不讲两种方法的结合.学生若完全用隔离法分析,那么很难通过对甲球的分析来确定上边细绳的位置,好像A、B、C都是可能的,只有D不可能.教师要容忍学生的迷茫给其时间去思考.先用整体法分析,把两个小球看作一个整体,此整体受到的外力为竖直向下的重力2mg,水平向左的电场力qE(甲受到的)、水平向右的电场力qE(乙受到的)和上边细绳的拉力;两电场力相互抵消,则绳1的拉力一定与重力(2mg)等大反向,即绳1一定竖直,显然只有A、D可能对.再用隔离法分析乙球受力的情况.乙球受到向下的重力mg,水平向右的电场力qE,绳2的拉力F2,甲对乙的吸引力F引.要使乙球平衡,绳2必须倾斜,如右图.答案为A.这样,激起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探求新知识,进而巧妙完成复习教学目标.

二、精心设计具有灵活性的导学内容

教学内容往往要经过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但是教师无法把课堂上所有的情境都预设和考虑到.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堂上的情形,及时搜集学生讨论和提出的问题,把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例如,在讲“光的偏振”时,教师介绍为了防止拍摄玻璃橱窗里的物品时反射光线的影响,镜头上往往使用偏振片,这样是为了削弱反射光的强度.在小组讨论时,有个小组讨论热烈,原来有学生在思考时提出了之前复习教学所复习的“光的干涉”中相机镜头上的增透膜,并且试图将两者完全等同.本来这不是本节课所计划的内容,但是复习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我马上调整教学安排,设计表格,让学生进行探究,从其内部的物理规律,再到对透射光来源进行逐一分析,把这个问题彻底弄清楚.

三、把握以导促学的契机,使学生学有所获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教育者要抓住学生需要引导的契机.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调整急切的心态,促使学生进行连续不断的思考和主动探究.

总之,高考把考查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越是复习教学,教师越是不能越俎代庖.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金钥匙.高效课堂的精彩,不在于教师的精彩,而在于学生的精彩.教只有通过善导、妙导,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下一篇:用DIS技术探究钢铁的电化学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