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时间:2022-10-23 06:15:46

一般而言,教育有三个发展状态:一是接受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二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学习,三是普遍接受个性化教育。这三个过程既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有关,也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政府的决策行政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群众接受教育意识增强、机会增多,教育的公益性特征日益显现,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水平、更多形式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便利条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实力、信心和认识,十报告提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说明了我们党对教育重大责任的担当,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也昭示了教育必将迎来繁荣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让人人成才的科学理念和战略部署,是一种更宽广领域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首先,体现了一种更宽、更新、更高的教育理念。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各项教育民生措施的落实,我们已基本解决了孩子们接受基础教育的重大问题,同时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教育服务转变的基础上,提出了为每个人成长提供条件的庄严承诺和重大责任。

其次,让人人成才是符合人的心性发展和社会未来的个性化教育。人由于先天、地域、家庭和禀赋的不同,其能力发展和人生前途各不相同,而社会发展和分工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也各不相同。理想的教育在教育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交往礼仪的同时,应该满足不同心性禀赋的人对教育的多样化要求,而这种要求就是所谓的个性化教育。教育的老祖宗孔子有两个观点很值得学习和玩味:一是有教无类,在教育的门槛上对每个人的公正平等,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因材施教,根据人的特点和心性,施以针对性教育。前者的意义在于教育的公平,后者的价值在于教育的目标。把这两个问题都解决好了,就是把对多数人的要求和个性化操作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使人人成才不仅是长远的目标要求,更是一种现实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这也意味着,在更多民生问题得到解决的前提下,教育将为更多数人提供更多形式和更高层面的服务。当然这种个性化不是想当然、想咋样就咋样的教育,而是可供个性化选择的机会多了,条件好了,使每个人都能通过接受教育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需要构筑人人成才的教育体系和评价标准。衡量教育的优劣和效果,理念、目标和要求固然重要,但是机制和评估更为关键。机制是先进理念和要求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既需要来自顶层高瞻远瞩的设计,又需要来自底层有切肤之痛的要求。只有这两个方面形成一种合力,就会推动科学机制的形成和进步。

第四,构筑人安其位、人尽其才的岗位职业结构创新体系。人人成才最终的衡量标准是才落其位、才尽其用。都说现在就业难,但只要理性地分析个中原因就会发现,除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外,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是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教的不管用的,用的管不了教的,学用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如何使育人的和用人的形成良性互动,有必要形成社会用人的合理结构,不仅使用人的总体规模和人员有了具体着落,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和使用做出反馈和调整,还能对长远目标做出战略预测和规划,使学校在育人的实践中既充分地照顾到每个人的个性,又充分地体现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实现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在育人问题上的高度协调和统一。

人人成才,是一种最大限度满足人人发展的美好理想,更是实现人尽其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也许不能做到每一个人都能成长,却能营造一个人人成才的导向、环境和氛围。从解决人人受教育的问题,到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再到人人享有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的社会和个体就是在这么一种发展中,不断追求教育的和完美境界,进而实现充分而自由发展的最高追求。

上一篇:把使命装在心中 下一篇: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