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从尿常规检查单看肾病

时间:2022-10-23 05:08:47

以小见大,从尿常规检查单看肾病

医院的化验室中住着“三大长老”:血常规、尿常规和粪常规。要知道,能被尊称为“长老”,还被冠上“几大”这种名头的,都绝非等闲之辈。

其中,尿常规便是这么一位名副其实的高手。

肾脏疾病最捉摸不定的地方在于它的隐匿性。

一开始,患者可能不会有任何症状――腿脚有劲、吃嘛嘛香、干嘛嘛顺心,尿液的外观也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直到某天略感不适的时候去检查,才晴天霹雳般地发现自己存在肾炎、肾功能不全,甚至是尿毒症!

尿常规这位长老,手持“照妖镜”,能够以小见大。在它的面前,许多肾脏疾病都能在早期便被暴露出来。

尿常规中大大小小的项目近二十种,对慢性肾脏病而言,最为重要的有两项指标:尿蛋白和尿红细胞。

尿中有蛋白质

肾脏不但勤劳,而且活儿干得很聪明。

它在帮助人体过滤血液、排除废物的时候,会从中精挑细选出有用的物质留下,比如蛋白质等成分。

正常人24小时尿液中排出的蛋白质,不会超过100mg,尿常规检查单上显示为“-”。如果 24 小时尿液中的蛋白质超过 150 mg,则被称为蛋白尿,尿常规单子上,会标记“trace(痕迹)”或“+”。+的数量越多,表示尿中蛋白含量越多。

但尿液中出现了蛋白,尤其当+超过一个,或多次检查都存在+,说明泌尿系统很可能除了问题,这时候就该上医院找肾内科医生瞧瞧,明确一下原因了。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正常人在剧烈运动、发热、脱水、紧张、大量进食蛋白质等情况下,也可能短暂性出现尿蛋白,这叫生理性蛋白尿。当生活回归常态之后,这个+会很快恢复正常,不用担心。且这种情况下,尿蛋白通常不会超过一个+。

尿中出现红细胞

肾脏过滤血液时,红细胞自然也不能被轻易丢弃。

正常人的尿液中,极少出现红细胞。

尿常规检查中,反映红细胞的指标有三种:尿潜血、流式尿红细胞和红细胞镜检。

这三者中,最易迷惑人的是尿潜血。

尿潜血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尿出血了。它的检测方式是靠试纸是否变色来出结果。但除了红细胞外,如果尿液中存在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甚至在尿检前大量摄入维生素 C,都可能被误判为“血尿”。

流式尿红细胞,检测方式是靠机器数出红细胞,这个方式就比尿潜血要可靠。不是不会出现差错(如果尿液中有的成分和红细胞的形态大小都差不多,可能会被误当成红细胞纳入计数),但临床上,如果它提示红细胞增多,基本上就可以认为是真实的了。

一般来说,流式尿红细胞的检测正常值是 0~25 个/微升。

红细胞镜检则是靠人眼数出来的红细胞计数。眼见为实,如果医生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一定数量的红细胞,则可以确定无疑地认为是血尿!

尿红细胞增多提示可能存在肾脏或泌尿系统的疾病,如肾炎、泌尿系结石或占位性病变、尿路感染等,也需要到肾内科或泌尿外科进一步明确原因。

当尿蛋白和尿红细胞同时出现阳性时,提示患者存在肾脏疾病尤其是肾炎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上一篇:唢呐绝响:《百鸟朝凤》的乡土风格及文化传承 下一篇:我国高龄空巢老人照顾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