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钢琴演奏分析

时间:2022-10-23 04:51:08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钢琴演奏分析

摘 要: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他的一生在音乐的道路上获得让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晚期重要的钢琴作品之一,本文就以该作品的演奏分析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首先对《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创作背景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对该作品钢琴演奏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对作品的研究,为我们演奏拉赫玛尼诺夫作品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53-02

一、《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简介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为拉赫玛尼诺夫后期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934年,以“死亡”这一形象主题贯穿始终。作品以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名匠帕格尼尼一百多年前所作的第24首小提琴随想曲为取材,在一个音乐主题上展开24个变奏,繁衍成一步气势辉煌的大型作品,将24个变奏分为三组,犹如三个连续的不间断演奏的协奏曲,如图1所示。整部作品将作者辉煌的创作技巧和个人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复杂的结构形式完整统一,音乐动人心魄,感人至深。在这部作品的第18个变奏处最让人难忘,节奏突然变缓,一曲舒缓柔情的曲目缓缓奏来,优美动人,令人难忘,隐含着古老而新潮的“俄罗斯忧郁”,用钢琴弹奏出的这部作品质朴纯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热情推向高潮,成为十九世纪风靡一时的浪漫主义音乐的绝响。

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创作者生平简介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创作者是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v, Sergei- Vasilyevich)。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生于1873年,出生于俄罗斯的一个贵族家庭,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个音乐世家,因而拉赫玛尼诺夫受到父辈的影响对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热衷,加之父辈对拉赫玛尼诺夫潜移默化的熏染,使其在音乐的道路上获得巨大的成就。拉赫玛尼诺夫在学生时代就相继创作了《第一钢琴协奏曲》、《科雷里主题钢琴变奏曲》,展示出极强的艺术天分,随后又相继创作《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科列利主题变奏曲》等优秀的音乐作品。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由拉赫玛尼诺夫在1943年在瑞士雪纳创作的钢琴和管弦演奏作品,《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结构形式,该作品打破了拉赫玛尼诺夫以往作品中奏鸣交响套曲的形式,在《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的24个章节分别用24个变奏的形式进行展现。该作品通过变奏形式的协奏曲,使作品的24个章节相得益彰,既使每个章节都各自独立,有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当每个章节的变奏出现都使我们充满新鲜感。

三、《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创作背景理解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继承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拉赫玛尼诺夫在67岁的高龄仍然保持高度的创作热情,虽然身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但并没有被新的艺术思潮所影响,构思扔停留在19世纪的浪漫派风格,将内心的感触直观的表达出来,集抒情性与歌唱性于一体,用复调的手法配以和声语言将俄罗斯的民族色彩展现出来,写出了这一堪称经典的杰作。这一作品与小提琴名匠帕格尼尼的心有灵犀绝非偶然,作者周游列国的所看所闻、所思所想以及创作、排练、演出的经验为其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旅途中不断征服自我、提高自我、克服自我,拜托庸俗,走向清新脱俗的境界。

四、《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演奏分析

作为钢琴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拉赫玛尼诺夫在其华丽的音乐、纯熟的技巧、高水平的创造力之下,征服了世界音乐界和所有的观众。这首曲子无论从结构设计还是调性的组合上都非常的复杂,本曲的第一部分(变奏一到十)一直停留在a小调上,引子简短而有力,为活泼的快板,2/4拍,用高昂饱满的感情揭开全篇序幕,高低不同的持续音、伴随着半音、主音在一种不稳定的心理情绪之下逐步引出主题,在第一变奏之处便将全曲的主题锁定,突破常规,与引子部分完美的融为一体,形成稳定的过渡。全曲以简洁干净的f开始,以p结束,头尾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部作品的核心是帕格尼尼与魔鬼之间的契约,用强拍上的主属交替将帕格尼尼主题框架清晰的呈现出来。变奏1由乐队演奏出,小提琴将帕格尼尼主题引出,钢琴的演奏简单、随和,触键简短有力,让人进入到一种神秘而紧张的氛围当中。变奏1的后半部分由乐队将帕格尼尼主题更加突出的演奏出来,在钢琴这一主题的框架当中填充上丰富的情感。

本曲在一部分素材保持不变的基础之上,在变奏2、12、13、23中作者运用变奏、速度、音区、调性、力度等将帕格尼尼主题用不同的造型展示出来。变奏2的演奏速度与1相同,是在圆号、长号的伴奏之下,突出了钢琴表现主题的主角性,流畅的十六分音符琶音将主题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这一变奏的弹奏要求演奏者必须保持心态平和,在稳定中求均匀。

变奏3和4采用环绕的形式、倒影的手法继续表现帕格尼尼主题。变奏3采用小提琴和长笛交互演奏16分音符,钢琴奏对位的形式将主题的片段表现出来,变奏4较3活泼,用钢琴来演奏主题,将主题分解成为小的片段,用木管和弦乐来表现片段,用跑动的技巧将主题的内容进行扩展,双手交替与重音相互辉映,将主题更加突出。

变奏4、5、6均采用钢琴表现主题。变奏4后边的几个变奏轻快有力,变奏5以全新的节奏在钢琴的高低音中将粗犷豪放的风情表露出来,频繁的强弱转换,将音乐天然的动感和张力增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变奏6在钢琴的演奏中加入装饰音,速度明显放缓,木管乐器演奏出一丝忧伤,在忧伤的变奏下暂时结束帕格尼尼主题。

变奏7为安静而低沉的旋律,将“死亡”主题引入进来,由钢琴奏出,并用低音管、大提琴、低音提琴为背景弦乐来烘托主题,在二拍子和弦中被丰富化,将庄严肃穆、震撼人心的“死亡”主题形象塑造出来,使得两个主题交相辉映。

上一篇:勃拉姆斯《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和声... 下一篇:海德格尔美学思想哲学源流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