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声乐因材施教策略

时间:2022-10-23 04:43:04

略谈声乐因材施教策略

教学方法的因材施教

1.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在那些学习声乐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从未接触过专业的训练的,对那些初次接触声乐学习的学生,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对症下药。教学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各项技能。(2)对于那些接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学生,老师要让他们进一步接收系统的声音训练,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充分调动他们的演唱特点。老师如果不注重学生各自的特点,以为的寻求难度的提升,这样,不仅发挥不了学生自己的声音特点,也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受阻,歌唱水平也不会得到有效地提高。因此,老师要注意不同学生的歌唱特点,根据不同的个体选择不同的曲目,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不同学生的才能。(3)在声乐学习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经过专业的声乐训练的,对于这部分学生,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其长处,并尽量做到救其之短。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能发展这部分学生的自身特长,还要帮助他们纠正自己发声的不足。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讲,老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作品,从而提升他们的演唱素养,以使他们获得更加精湛的歌唱技能。

2.对不同才能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那些才能不突出的学生,往往学习接受过程较慢。这就给老师的教学进度提出了要求:适当控制教学节奏。对于这部分学生,老师要多给予鼓励和帮扶,从而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使得收到良好的效果。(2)对于那些较聪慧的学生,他们学习往往接受较快。因此,要是他们注意大好基础,老师在布置祖业和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反复的斟酌,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态度,循序渐进,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3)对于那些对声乐学习很有天赋、基础知识又比较扎实的学生,往往要注重他们在曲目演唱技巧和现场表现水平上的提高。不同的曲目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因此,老师在引导学生表演一首曲目时,应该详细的分析曲目的结构艺术,了解曲目的主题等,对不同的曲目,老师都要做详细的分析,久而久之,使得学生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曲目表演的能力。

教学手段的因材施教

教学手段是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手段的使用,往往会使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学生群体,由于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所养成的生活习惯、智力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因此,同一种教学手段,运用于不同的个体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每一位声乐老师,往往都会采取示范的手段用以教学辅助。老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亦是声乐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当然,每个学生的模仿能力、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往往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这就要求老师采取不同的示范手段。

气质差异的因材施教

气质是一种具有天赋的性质的个性心理特征,不同的个体往往具有鲜明的气质差异。气质的特点及其差异性在一些出生不久的婴儿身上也会有表现。例如,一些婴儿爱哭,一些则活泼多动,一些则会显得安静。不同的声乐学习者也会具有不同的气质差异。那些活泼好动、思维灵敏的学习者,往往更能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但是,他们总是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为不全面。每一种气质类型的背后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也有它的消极因素,作为声乐教学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不同个体的气质差异,从而肯定和表扬学习者的有点,克服其不足,从而合理科学的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本文作者:张琼莹作者单位:长治学院师范分院

上一篇:谈发声训练的反射思维 下一篇:反恐治安体系建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