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xt War整合市场的下一场战争

时间:2022-10-23 04:23:20

The Next War整合市场的下一场战争

刚刚进入2008年,AMD就点燃了新一轮的整合芯片组大战。2008年1月23日下午,AMD新品会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会以“浴火芯生 天作之合”为主题,AMD了最新的业界首款整合DX10图形核心的780G芯片组及HD3000系列显卡,其中包括旗舰级HD3870 X2、中端HD3690/HD3650、低端的HD3470/3450。无论过去的一年,AMD 690G整合芯片组取得了怎样的成功,又面临着哪些困难,新一年的大战又拉开了序幕……对消费者而言,新一轮的技术对决中,我们又该怎样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呢?《电脑爱好者》对新一轮的技术、市场之争又有怎样的看法?

新闻链接:

2007年11月20日,AMD正式了蜘蛛平台,这其中包括Phenom四核心处理器、7系列芯片组、ATI Radeon HD 3800系列显卡三大产品,以及HyperTransport 3.0(AMD传输总线)、DirectX 10.1、CrossFireX(混合交火)等技术,还有蜘蛛平台专用系统性能优化软件OverDrive。但是,随后不久Phenom被发现有缺陷而延期发货。据消息称,到今年上半年消除隐患的Phenom四核心处理器才能够正常供货。随后不久,Intel的45nm Penryn Yorkfield四核心处理器也发现了存在一个缺陷,双方在高端处理器市场上都因为抢先而有所损失。 随后的报道称,导致AMD K10 Phenom/Opteron延期出货的原因是由于芯片级的转换后备缓冲器(TLB)和三级缓存中存在底层错误,问题发现之后AMD一方面准备通过更新BIOS修正,另一方面打算在消除错误后重新包装推出新型号产品。

独立平台尚需努力

整合先行披荆斩棘

在整合市场,虽然AMD此次AMD 780G整合芯片组大有抢时间的味道,不过情况要比当时好很多―唯一的麻烦是驱动程序中对混合交火技术的支持尚无法实现。但是,此次会上并没有太过强调整体平台概念,我们认为,很有可能是由于时间过于紧张(前后仅两个月时间,加之Phenom四核心处理器出现了问题),所以无法提出一个整体平台的宣传概念而作罢。不过,随后我们在与AMD产品公关经理刘艳丽的交谈中,却得到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AMD将在今年第一季度内全面推广传闻已久的Phenom三核心处理器!此外,刘艳丽女士还表示,AMD还将推出一款低功耗版本的Phenom处理器9100SE,如果用其搭配AMD 780G,将能为不少高清玩家提供最好的HTPC平台。

不可否认,在Intel酷睿2 E8000系列强大的攻势下,AMD以现有的上一代产品Athlon 64 X2系列是绝对不可能抗衡的。无论Intel、AMD在四核心之争下双方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消费者至多只是静观其变。在主流市场端,买得起的平台才是最被消费者关注的。

与(Phenom三核心处理器)配套的芯片组现阶段来看自然是AMD 780G最为合适。相比之下,Intel整合图形芯片的颓势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而AMD则在整合市场更如鱼得水。主流性能的芯片组市场上,Intel自家的P35在2007年风生水起,无论从功能上还是性能方面都有着AMD平台难以抗衡的优势,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状。尽管AMD承认自己在收购ATI时开销过大,但以现在的表现来看,没有收购ATI可能问题会更多。毕竟在整合产品中,尚无一款产品能像AMD 780G这样,集成DX10核心,同时具备高清编码完全硬解压的产品。

新旧两代高清整合芯片组规格对比,显然,在技术规格方面Intel平台很吃亏,无论是自家产品还是第三方芯片组,都不及AMD平台更有优势。

从处理器的竞争来看,Intel目前是占有一定优势的,毕竟酷睿2 E8000系列的性能表现已让很多消费者为之折服了。而在主流性能平台上,暂时还没有能对Intel P35构成威胁的产品出现。而在整合芯片组市场上,无疑AMD 780G是最出色的,可以预见,它将延续AMD 690G芯片组的强势地位。当然,我们对三核心Phenom处理器也非常感兴趣,谁都想知道这样一个奇特的处理器性能如何。

重现历史 再造辉煌?

AMD在显卡部分也做了大幅度更新,继2007年11月20日AMD蜘蛛平台时的HD3800系列后,此次又了HD3000系列的新产品。不过,此次的产品中,让我们感到一些重回历史的气味儿……在未被AMD收购前,ATI有两款产品值得纪念,第一款是ATI Rage Fury MAXX,另一款则是当年大红大紫的ATI Radeon 9550。

ATI Rage Fury MAXX

1999年,ATI决定开发一款具有双Rage 128 Pro芯片的显卡,它就是大名鼎鼎的“Rage Fury MAXX”。但因其采用双芯片再加上复杂的板卡设计,导致生产难度大,成本也无法降低,同物美价廉的GeForce256相比毫无竞争力可言,最终被ATI放弃。

ATI Radeon 9550

2004年4月,ATI了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TI Radeon 9550,根据某数据调查机构统计结果,采用Radeon 9550芯片的显卡产品的用户关注比例已经超过整体市场1/4,达到26.2%。正是由于在市场上大获成功,ATI最终改变了策略,将Radeon 9550推广到全球市场。

此次会中,HD3690就是被称为下一个9550的显卡――AMD方面表示,这款产品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显然,AMD也想重现ATI当年9550的辉煌。而HD3870X2则与ATI Rage Fury MAXX一样是采用单板卡双芯片的方式。自2007年来,面对NVIDIA一波又一波的强大攻势下,高端性能之王的称号一直被NVIDIA所占有,ATI总是差了那么一步,无论是HD2900系列还是HD3870系列都是如此,此次单卡双芯片HD3870X2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取巧的方法――利用双芯片冲击性能之王8800GTS(G92核心新版)。我们当然乐于看到一个新的显卡性能之王出现,但从技术角度来看,双芯片设计也透射出单芯片性能有限的弊端。

尽管技术上ATI可能不占有绝对优势,但在市场策略方面,AMD可谓是个精明的卖家。HD3650和HD3690定位于主流玩家市场,售价不会超过1500元;入门级用户则可以选择HD3400,定价不会超过599元;高端当然是HD3870X2,定价4000元以内。AMD的策略颇有“田忌赛马”的味道――同价位对手产品性能不及我,同性能下又能比对手价格更低。有技术优势的公司很多,例如早年的Power VR、3DFX,但在市场策略上的失败让他们淡出了市场,走入历史。而AMD在市场上的策略无疑是非常精明的。

上一篇:数据拷贝软件中,谁是悍马? 下一篇:CFan读者抢鲜评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