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制造业面临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3 04:03:24

略论制造业面临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中国制造业整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相对于国内其他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发展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制造业人均增加值低。虽然中国制造业目前发展迅速,但其增加值的总量及人均占有量仍旧与制造业强国有很大距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最新报告指出,按2000年美元的固定价格计算,2009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MVA)的15.6%,而日本占15.4%,美国仍保持19%的份额名列第一。这三个国家的总产值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一半。但在人均制造增加值方面,中日的差距仍然悬殊,2008年,日本人均制造增加值接近9000美元为世界最高,而中国仅约为700美元,是中国人均制造增加值的13倍,说明中国制造业的获利能力不强,制造业技术水平较低。

2.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一直是阻碍我国制造业提高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比较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多数行业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大部分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的机制和优秀人才,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甚少,自主开发能力薄弱。

3.竞争优势的层次低下。目前中国制造业大多集中在低水平层次上,增值能力有限,附加值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高技术产业严重不足。在我同外贸领域取得领先竞争优势的行业80%以上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高技术领域中,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的竞争力指数均非常低,“世界制造工厂”实际上是世界低端产品及零部件的廉价供应商。在重装备制造业,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一路下跌。比如机床出口,我们十台还卖不上一台瑞士机床的价格。

4.产业组织的不合理。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制造业产业组织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结构依然过于分散,企业竞争过度集中于价格竞争;企业进入和退出存在障碍,影响了产业竞争效率的提高。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缺乏,合理的分工合作秩序尚未形成,企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仍较低。

二、形成当前中国制造业整体发展问题的原因。

1.资源和环境的约束。随着国际环保指令的不断增加,国内“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成本)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已经直接影响到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2.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以及面向全球市场的销售渠道。

3.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价格上涨,使中国制造业的成本急剧上升。

4.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导致外贸出口成本上涨。

三、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1.由硬实力向软实力转移。中国制造业能在前20年内快速发展,大部分是凭借国家大面积的闲置土地、大量人口、低廉的甚至免费的自然资源。在参与竞争的企业中,更多的企业忙于扩充生产能力,不惜用高投入来支持低产出,导致中国企业重硬件、轻软件,重规模扩张,轻技术创新。企业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在于创新技术,中国以往重硬实力。但现在的市场已经转变为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仅依靠严格的成本控制、规模效应已无法参与竞争。

2.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进步主要靠创新,创新的载体是人才。培养从设计、制造工艺到操作、管理的各类、各级优秀人才,才能使中国的制造业实现工业化。通过政府的引导建立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联系,要把产、学、研紧密地连接起来,做到不脱节,使科技创新体系内各个要素互动,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人才能够尽其所用。

3.价值链由底端向高端挺进,优化产业结构。中国制造业要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竞争优势,一方面必须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建立符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抢占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生产环节,加强优势产业的技术含量,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优势产业结构自身的升级。

4.加大国家政策的引导扶持力度。首先,政府要保护知识产权、技术和专利,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孕育更加具有激励作用的外部环境。其次,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强化企业的研究开发投资,并给予一些拥有核心技术的民族企业税收和技术上的支持,使企业能尽快切实享受到我国创新战略的优惠措施。最后,政府应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培育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市场竞争,利用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压力迫使跨国公司引进新产品、新技术,进而推动国内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上一篇:运动用品公司实习报告文稿 下一篇:略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地方政府成因与政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