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村到中卫社区

时间:2022-10-23 02:42:29

从玉村到中卫社区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以及弟子来到云南进行调查,后来出版了《云南三村》这本书,玉村是其中一个村子,在这几十年中,玉村已经成功的转变为一个社区。在这其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是十分值得我们思考的。

关键词:玉村 中卫社区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云南昆明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又称“魁阁”工作,开展内地农村调查研究,当时,他与他指导的学生张之毅先生分别沿滇池选择了三个不同生活模式的村子进行了调查。其中,玉村是受当时现代工业影响较大的一个村落。如今,与调查当时已经过了70余年。玉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一个农村变为了一个城市社区。在这其中,经历了怎样的深刻变革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与探索的。费孝通有一个著名的“三级跳”论断:经济社会正在经历着由乡土经济(农业时代)到现代经济(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跳跃发展。这段历史里,包含着两个大的跳跃,就是从农业社会跳跃到工业社会,再从工业社会跳跃到信息社会。作为“玉村”来说,在第二时期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又开始融入到第三个时期里去了。如今,“玉村”已无可避免地融入到了城市文明中去,从65年前学者眼中的乡土社会,对比如今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玉村”,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一、玉村的现状

1、抗战时期玉村现状综述

中卫社区地处玉溪市中心城区州城西北部,玉溪大河畔,距离省会昆明88千米。全境地势平坦,河渠纵横,土地总面积233.60平方千米。辖区内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宜种性广,属于中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1

抗战时期玉村人民主要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同时,由于土地肥沃,菜园经济也比较发达,一年四季都耕种不同种类的蔬菜。所以,菜地在玉村农业经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次,玉村人民还经营着一些经济活动,以求来增加收益。织布就是其中一种,但随着后来洋纱,洋布进口后,织户处境就越来越趋于下滑。这也是后来玉村织布没有得到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农业以外,织布是比较普及玉村的生产活动。其次就算养鸭了,鸭户一般都是稍微有些收入,而且也是人口较多的住户。在这之外,由于玉村交通上比较便利,有一部分人进行了贩卖鸦片的活动。其中,发财的一部分人就搬到了镇上,而田地就租给其他人种。当时的玉村整个经济状况一般,农田并不充足。菜园经济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弥补。同时,织布业和养殖业也一定上维持了田地的不足。

2、中卫社区现状综述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玉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村子变成了城市里的一个社区。现在玉村主要以经营商业为主。由于他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被慢慢征用。就在这个转型时期,玉村抓住了机遇,虽然没有了以往的土地,但是他们现在的生活要远远超过以前。首先,人均拥有住房面积从以前的7.40平方米扩大到87.09平方米。使居住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同时,根据玉村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便利,人员往来集中,经济发展潜力大这一优势。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总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可容纳经营户600户左右,年收入达180万元左右的新虹市场,彩虹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形成了由百货,食品,粮食,蔬菜批发等组合的大型综合市场。

富裕起来的玉村人不仅重视物质生活条件,同时,注重精神生活条件。他们注重对教育的投资,也重视老年人的生活,建立了很多活动场所等等。

通过以上的情况介绍我们不难看出玉村从一个农村成功转变为城市社区,这其中究竟存在哪些因素,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二、玉村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成功转型的原因

1、玉村有利的地理条件

玉村处于城乡结合处。可以说,这个位置给了玉村发展的一个必要有利条件。玉村交通比较便利,联系着城市与农村,是农民进入城市的必要之路,也是粮食蔬菜进入城市必须所经过的。正式利用了这一有利条件,他们才有条件建立综合型的蔬菜批发市场,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纽带的作用同时,在城镇发展当中,他们的土地被不断征用的同时,他们的土地价格也在不断地增长当中,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土地由过去的种田,转变为现在的租房。这也占了玉村人收入很大的一部分。

2、玉村历史文化的奠基作用

一个地方在不断变化发展当中,与历史是分不开的。在过去,玉村人就比较善于经营。他们能够充分抓住自己的优点,来弥补他们土地的不足。同时,他们的思想也比较开放,与外界的沟通一直也比较多。早期就有从事一些副业的理念,他们织布,养鸭,同时还从事运输业。这些都给他们积累了一种有竞争力的优势。所以,长久以来,遗传下来玉村人就有一种敢打敢拼的精神,用于进去的精神。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社会转型时期不被淘汰,落后。

3、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个地区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整个国家的发展变化,如果是没有政府的支持,没有政府的引导,玉村人也不可能单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到今天。在发展中卫社区的批发市场时,政府给予了很大资金上的帮助,同时,还经常有工作人员到社区里为居民讲解做生意的基本窍门,玉村人今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帮助,可以说,完全离不开国家这个大家庭对他们的支持与关爱。

三、从玉村到中卫社区出现的明显变化

1、实现了由农村向城镇化的转变

居民的收入除集体分红外,更多的来自第二、第三产业。农民的身份得到了完全的终结。过去,玉村人民依靠种田为生,现在,已经完全脱离了这个职业,更多的是来自于个体经营的收入。他们现在已经是中卫社区的一员,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完全摆脱了以往农民的身份。昔日从事木机纺织,家庭作坊为主的玉村,如今已经跨进了工业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经营,信息网络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副业生产收入从1956年的2.66万元,发展到2003年的6230万元。在中卫社区里,各项设施也已经齐全,例如:学校,商店,卫生医疗机构,等等。而且这里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公路,铁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水,电,通讯等设施配套。如今,玉村的人们业余生活也丰富了很多,他们经常去健身,下棋,而且还有专门的活动中心,可以说,在这70余年里,玉村人的生活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个体私营经济成为支柱产业

据《玉村农业和商业》记载:玉村人主要的农业,就是耕田和种菜。生活来源依靠经营菜地。全村出产菜蔬除小部分(约为六分之一)自给外,其余大部分(约为六分之五,依1940年时价约值18万元)均卖出去。

在农业上,“玉村”人是没有什么积累的,生活支出和收入大小成比例增加。所以说,在农业里由穷到富之路渺茫无期。农业的贫困和商业的富裕,恰好成为一个鲜明的对比。由于玉溪县的商业传统及在我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巨商在“玉村”成批兴起。

自古以来,中卫蔬菜久享盛誉。早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就成为玉溪商品蔬菜主产区之一。建国后,蔬菜仍然是中卫种植业中的一大产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扩建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土地被逐年征用,农民们从土地上脱离了出来,成了彻头彻尾的无土农民。

“田不种了,日子怎么过呀?”面对着巨大的转变,人们彷徨无措。顺应时代的潮流,中卫社区的决策者们本着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理念,以第三产业为主建办了一批专营市场,自1990年起,坚持以市场建设为龙头,旧时改造为条件,新建改扩建百货副食品,蔬菜,粮食批发和商品零售等专业市场。先后建成了百货、蔬菜、副食、商品零售、粮油、劳务等市场,形成了以彩虹批发市场为龙头,集商贸、工业、建材、交通运输、五金加工、通讯器材、商饮服务、汽车修理为一体的综合性集贸市场,成为红塔区乃至玉溪市较大的物资交易中心,由此而产生的集体收益和民房租赁成为社区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4年,中卫社区户均租房收入达7000元。65年来,“玉村”已从一个半商业性的农村向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城市社区转变。截至2004年,中卫社区经济总收入达到40365万元,人均纯收入4580元,全社区上百万元的私营企业16户,个体工商户478户,从业人员5949人。养殖、商饮、汽车运输和建筑业等民营经济成为中卫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比重达到97.9%。

从玉村到中卫社区,玉村的成功凝聚了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云南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如此成功的一个例子,他也为今后云南发展做了一个好的榜样,我们期盼着玉村今后会发展的更好,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云南省玉溪市中卫社区志编纂委员会,《中卫社区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3]宋国恺,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J]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3年,3期

上一篇:浅谈计算机教学中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 下一篇:论广告英语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