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胜:治愈“三叉神经痛”誉圣手

时间:2022-10-23 01:42:35

彭胜:治愈“三叉神经痛”誉圣手

【专家简介】

彭胜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全国三叉神经痛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理事,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联合会副会长,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委员,中国医院品牌联盟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百佳“百姓放心医院”院长荣誉称号获得者,首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者,“无痛介入新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研究者,“外科实用疼痛杂志”编委。

彭胜出身于医学世家,专心研修临床神经外科,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几十年潜心致力于三叉神经痛的研究和治疗,曾先后两次去美国,英国知名大学进修学习深造,获得了较高的造诣,对三叉神经痛诊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深入的研究,擅长应用无痛技术,微创技术,镇痛技术。

运用独创的“无痛介入新疗法”,成功治愈了各类三叉神经痛患者2万余例。曾主持3个科研项目,撰写医学论文60余篇,主编“三叉神经痛”专著一部,参编了“脑立体定向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获得2项市厅科技成果奖,一项国家专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彭胜和他的团队坚信,“科技验证实力,疗效铸就品牌”。

认识彭胜院长,源于今年7月7日启动的全国首个三叉神经痛患者大型康复救助平台——全国三叉神经痛患者“三个一”康复救助工程活动。通过该活动,由此引发了记者对他治疗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的强烈兴趣。

面对“全国首家治不好不收费的医院”及“全国首家一次治疗终生免费的医院”的强势承诺,带着好奇和期许,记者走进了北京嘉泽东博三叉神经医学研究院。

第一次和彭胜的正式见面,不是在他的办公室,而是在肃静的手术室内。此时,他正穿着沉重的隔离铅服,神情专注地给患者做手术。没有招呼和寒暄,记者就在一旁静静地观摩他有条不紊的手术。

手术完成 成痛即止

一根纤细的导管,一根银针,一台仪器和影像仪,这几乎囊括了整个手术的全部设备。没有想象中的切口,更没有传统治疗中鲜血淋漓的开颅情景。

随着一名医务人员为患者注入麻醉制剂后,患者也就慢慢地进入了沉睡的状态,彭胜的手术也就此开始了。在为患者进行消毒后,当旁边的仪器清晰地扫描到患者病灶的准确位置后,只见彭胜将一根长约15厘米的导管了患者的下颌部。而此时,旁边的仪器再次清晰地显示出了该导管的插入的深度,甚至每根血管都看的很清楚。彭胜在助手的协助下,将银针随着导管顺势而下,进行微创治疗。

此后,该程序一直往复几次,虽然记者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医学原理,但深知在大脑里面做的手术,绝非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别看这是一台很小的手术,但对医生全面把控的要求却是至上的。”彭胜事后告诉记者,尤其是在病灶的准确度和导入的深浅度把握上,需要医生技巧与经验都相当娴熟,否则,手术过程中就会导致失败和意外。

记者掐算了一下,整台手术过程接近一个小时。就在手术即将完成的时候,患者也开始苏醒了,时间的把握上也是恰到好处。醒来之后,未见到患者有任何痛苦和不适,起床之后就可以行动自如了。

“手术完成了,三叉神经痛也就治好了。”彭胜特别自信地说。

彭胜强调,医术永远是医院发展的“硬指标”。因此,他对自己手术的要求就是“杜绝复发”,但因个体差异,出现意外复发者,他也承诺“免费为患者终身治疗”。

在记者跟诊的两个小时里,彭胜一共做了两台手术。其中有一名患者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今年36岁。“疼痛已经折磨我10多年了,跑了很多家医院,也尝试了各种治疗方式,一般都是缓解几个月就又开始痛不欲生。”该患者告诉记者,疼痛时就流眼泪、鼻涕、唾液等分泌物,后来发病的时候,就尝试用针灸、中药等治疗,也只能缓解一时。

“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中央电视台上看到彭胜院长治好了一名多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后来通过在网上了解,彭院长是一名专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专家,所以是慕名而来。”该患者说。

彭胜的助理栾留伟告诉记者,患者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大多数都是慕名来的,经彭胜治愈的患者已达2万多例。

雪中送炭口碑扬

2012年11月4日,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栏目播出了题为《圣洁的哈达》节目,报道了一名被彭胜成功救治的患者,并对彭胜进行了专访。

据CCTV报道:患者名叫更羊,来自青海省玉树地区,藏族人,患有三叉神经痛已有17年,17年问疾病反复发作,疼痛难忍。以前更羊还能靠一些药物暂时缓解疼痛,然而,随着2010年4月14日灾难降临,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瞬间的灾难让更羊在地震中失去了老伴。亲人的不幸加上灾区艰苦的条件使这位患者的疾病反复发作,药也吃地更多了。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导致吃饭胃口不好,耳朵也听不见了。

有一次,更羊老人的儿子尕玛扎西在上网时看到,北京嘉泽东博三叉神经医学研究院彭胜院长能治疗父亲的这种病。由于他们对北京不熟识,让他们很快联想到当年在地震时,有一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给他们提供过心理援助,于是,便请他帮忙联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很快联系上了彭胜,彭胜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情况,决定为患者免费治疗。

“原来吃饭的时候很困难,刚刚开始吃,就疼上了,然后一直这样待着不能动,稍微好一点,才能慢慢吃。现在经彭院长治好后,吃饭已经是一件幸福的事了,以前揪心的疼痛感觉再也没有了。”更羊老人比划着在接受记者的采访。

三叉神经痛治好了,更羊老人的儿子尕玛扎西为了表达谢意,特意用藏文为彭胜写了一封感谢信。

无复发再送锦旗

至今,北京嘉泽东博三叉神经医学研究院的医务人员还记得让他们记忆犹新的一位患者:他是一名严重的三叉神经痛外地患者,跑了很多大医院也没有治好,后来在网上得知彭胜专门治疗三叉神经痛,于是在妻子的陪同下前来治疗。

没想到,该患者经彭胜医好疾病后,却犯了“心病”:实在难以置信这么顽固的疼痛就这么快被治好了。这不得不让他心存疑虑:手术治好了,以后是否还会复发呢?看出了患者的顾虑,彭胜就开玩笑地对患者说:“如果一年后没有复发,那时欢迎你给我送一面锦旗吧!”。

一句玩笑之言,却让医院想不到的是,一年之后,患者竟真的带着自己的亲友一行四人,专程来到北京把锦旗送到了彭胜的研究院。为了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彭胜还为他们免费提供了北京旅游。

直到现在,彭胜和他的团队还很珍惜这面锦旗。因为,这不仅是患者对自己一句话的承诺,更是对他和医院疗效的肯定。

彭胜说,当无数患者获得成功救治的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他的科研成果“无痛介入治疗法”的疗效。与此同时,在彭胜的带领下,“治不好不收费的医院”、“一次治疗终生免费的医院”、“北京首家24小时专车免费接送患者的医院”也成为了他的金字招牌。

30年心血 誉“圣手”

彭胜出生于医学世家,祖父是当地名医,技艺精湛,医德高尚,耳闻目染使他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8岁那年,从医大半生的曾祖父不幸患了三叉神经痛,看着自己的亲人被疼痛折磨的痛不欲生,彭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从此,他便立志要攻克三叉神经痛这一顽疾,完成老人未完的事业。

谁知,彭胜这个愿望得以实现,他耗费了整整30年……

1992年,彭胜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潍坊区第二中心医院,他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在临床中探索,寻求三叉神经痛真正花钱少、效果好、无痛苦的有效治疗手段。

1995年,为潜心致力于三叉神经痛的专研,彭胜不顾重重阻力,辞去工作,外出求学。特别是向三叉神经痛方面有研究的知名专家请教,专家们无不为他的一腔热情所感动,纷纷真诚相授,纳为得意门生。

1997年彭胜先后游学于英国、美国的知名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较高的造诣。

1999年,学成归国的彭胜,以自己姓名命名的“彭胜三叉神经痛研究所”正式成立,成为“三叉神经痛”的科研、临床的领军研究机构。在事业上逐渐取得成功的同时,彭胜成功组建了“北京嘉泽东博三叉神经医学研究院”。

近年来,在彭胜的带领下,该所勇于攻关,不断创新,终于完成了针对三叉神经临床治疗的“颅底卵圆孔立体定向治疗技术”和“无痛介入治疗法”。运用先进的物理疗法,不开刀、微创治疗、痛苦小、一次性阻断神经传导,标本兼治。

儿时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年轻的彭胜被患者誉为“圣手神针”。

随之,“三叉神经痛,治愈找彭胜”广为流传。

勇推公益淡名利

“为医救人,慈悲心怀”。在事业上已经取得成就的彭胜,却始终抱有一份公益情怀。

近年来,在彭胜这里接受免费治疗的患者不计其数,“看到那些经济上有困难、又被疼痛困扰的患者,能帮就帮一把吧,谁让自己是一名医生呢?”彭胜总怀有一颗爱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为了让更多地患者受益,今年7月7日,全国首个三叉神经痛患者大型康复救助平台——全国三叉神经痛患者“三个一”康复救助工程,在京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贫困三叉神经痛患者将得到首个公益机构给予救助。

据了解,三叉神经痛被称之为“天下第一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该病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多在人生的黄金时期——40岁以后。病发时患者说话、刷牙,甚至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痛如放电、刀割般的疼痛症状,系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在此背景下,彭胜联手国内多位专家,倡议设立“全国三叉神经痛患者‘三个一’康复救助工程”。该项工程办公室计划通过服务热线、公益救助网站、爱心微博、患友交流会等立体化、全方位的沟通形式,对全国三叉神经痛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医疗救助与服务。

据彭胜介绍,全国三叉神经痛患者‘三个一’康复救助工程将以北京嘉泽东博三叉神经医学研究院为唯一定点医疗机构,以全国三叉神经痛研究中心为技术支撑,联合国内知名的神经外科、口腔科及疼痛科专家组成专家顾问团队,计划用3年时间,免费救助100名特困患者,免费培训1000名基层医生,减免救助10000名贫困患者,切实解决患者饱受“疼痛”的长期困扰。

同时,作为“三个一”康复救助工程唯一定点医疗机构的国内三叉神经痛诊疗的“航母”——北京嘉泽东博三叉神经医学研究院,为解决基层医生“缺技术、缺扶持”的问题,研究院将联合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联合会、中国医院发展联盟等机构,共同成立了国内首个专业三叉神经研究机构——“全国三叉神经痛研究中心”,该中心将联合国内更多的知名专家参与进来,共同推进三叉神经痛的诊疗技术,造福天下所有三叉神经痛患者。

上一篇:第4届狗节嘉年华热闹开园 下一篇:力量与速度的完美结合